比亚迪全球新能源龙头加速出海,2025剑指300万辆销量

证券分析报告:比亚迪(002594)
核心结论:
比亚迪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龙头,2024年净利润达252.4亿元(同比+18.12%),海外销量同比激增200%,刀片电池产能扩张至400GWh,规模化优势与技术创新持续巩固护城河。2025年公司目标全球销量300万辆,叠加电池外供、智能化升级及海外市场高增长,业绩弹性进一步释放。以2025年4月25日为基准,给予比亚迪目标价区间380-450元,对应市盈率(PE)20-25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比亚迪全球新能源龙头加速出海,2025剑指300万辆销量-有驾

一、行业前景: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全球化竞争格局重塑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迈入成熟期,2024年渗透率突破30%,中国、欧洲及东南亚成为核心增长极。据EV Volumes预测,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将达2500万辆,年复合增长率超25%。政策端,欧盟2035年燃油车禁售法案落地,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加码本土化补贴,中国“双积分”政策持续驱动电动化转型。产业链层面,动力电池、智能化技术成为竞争关键,具备垂直整合能力的企业将主导市场格局。比亚迪凭借电池、电机、电控及整车制造全链路布局,有望在全球化竞争中占据先机。

比亚迪全球新能源龙头加速出海,2025剑指300万辆销量-有驾

二、业务分析:全产业链协同发力,海外市场爆发式增长

整车业务:产品矩阵升级,高端化与全球化双轮驱动
比亚迪2024年乘用车销量突破280万辆(同比+35%),其中海外销量占比提升至25%,欧洲、东南亚及拉美市场表现亮眼。高端品牌仰望U8/ U9全年交付超8万辆,均价突破80万元,带动单车净利润提升至1.2万元。2025年公司计划推出第三代纯电平台(e平台4.0),续航突破1000公里,并发布面向全球市场的子品牌“星际”,目标在欧美市场实现10%市占率。

动力电池:刀片电池产能跃居全球第二,外供打开增量空间
比亚迪刀片电池产能2024年达400GWh,全球份额提升至28%(仅次于宁德时代)。技术端,第二代刀片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200Wh/kg,支持4C快充,成本下降15%。外供业务加速突破,已向特斯拉、丰田、现代等车企供货,2024年外供收入占比超20%,2025年有望提升至35%,成为第二大利润来源。

智能化:自研芯片+全栈方案,补齐最后短板
比亚迪半导体2024年推出第五代IGBT芯片及自动驾驶芯片“璇玑”,算力达500TOPS,支持L4级自动驾驶。智能座舱“DiLink 5.0”搭载高通8295芯片,AI语音助手日均使用率超90%。2025年公司将推出“天神之眼”城市NOA功能,对标华为ADS 3.0,智能化体验升级进一步强化产品溢价。

比亚迪全球新能源龙头加速出海,2025剑指300万辆销量-有驾

三、财务分析:规模效应释放,盈利能力持续优化

收入端: 2024年营收突破6000亿元(同比+40%),整车、电池、电子业务占比分别为65%/25%/10%,海外收入占比升至30%。

利润端: 2024年净利润252.4亿元(同比+18.12%),毛利率提升至20.5%(同比+2.3pct),主要受益于电池降本、高端车型放量及海外高毛利市场贡献。

现金流与研发: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800亿元,研发投入占比维持6%-7%,重点投向固态电池、智能驾驶及海外渠道建设。

2025年业绩指引: 目标销量300万辆(同比+7%),其中海外销量占比提升至35%,营收有望突破7500亿元,净利润达300-320亿元(同比+19%-27%)。

四、估值与股价预测

以2025年4月25日为基准,参考全球可比公司(特斯拉PE 45倍、宁德时代PE 18倍),给予比亚迪PE 20-25倍估值。按2025年预期净利润300亿元计算,对应市值6000亿-7500亿元,目标价380-450元(总股本15.8亿股)。当前股价(假设为300元)对应2025年PE 16倍,估值修复空间显著。

五、风险提示

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地缘政治风险、贸易壁垒或制约销量增长;

电池技术路线变革: 固态电池等新技术商业化可能冲击刀片电池份额;

行业价格战加剧: 特斯拉、蔚来等车企降价或侵蚀利润率。

投资建议:
比亚迪依托全产业链壁垒与全球化布局,已从“中国龙头”进阶为“全球巨头”。2025年300万辆销量目标、电池外供放量及智能化升级将驱动业绩再上台阶,建议长期投资者坚定持有,重点关注海外渠道扩张进度及下一代技术量产时点。

#关税战十日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