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7卖爆了,8天小定突破19万台,余承东再次兑现自己说过的话,显示华为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绝对优势逐步打破传统豪华品牌的垄断格局

问界M7一出,真就像甩了一段关灯秒变舞台灯光的特技,没有错,它的爆火程度我都没想到。8天,破19万台的订单,估算一下,平均每小时超过1台,当然还不算排队等车像看电影买票那么疯狂(这段先按下不表)。想象一下,放在生活场景里,它就像那天早上突然出现的超长排队,店里的人都在猜,这次会不会让销售员累惨了。

我曾经跟一线销售聊天,他说:这次是真的出乎意料,每天的订单都比前一天快了好几倍。我也好奇问:那客户是不是都被得到了价格,甚至优惠都跟不上?他点点头:反正我们也忙不过来,订单像滚雪球。保守估算,渠道库存,也就是说不重复的真实订单,应该已经超出20万了。

问界M7卖爆了,8天小定突破19万台,余承东再次兑现自己说过的话,显示华为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绝对优势逐步打破传统豪华品牌的垄断格局-有驾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怎么才能区分这些订单,准确性有点悬?但我觉得其实也不用过于追究细节。大部分客户可能就是冲着华为的科技感跑的。过去几年,华为能在手机市场掀翻苹果三星,现在转战车市,似乎也没差,钱都一样。

这里我得问个问题,同样价位的宝马5系、奥迪A6跟问界M7,你觉得它们的用车体验差别在哪?我试驾过两辆,感觉宝马风格更偏运动,调教更偏硬朗;奥迪呢,内饰细节打磨更细腻,是那种温柔的科技感。问界M7呢?那个空间大得出奇,座椅软硬适中,噪音控制也不错。其实我发现,以用一下子,问界M7的悬挂硬度比同级别迈腾或凯美瑞稍微舒服点,但我不敢说比奔驰S级的空气悬挂好多少。只是在城市里跑,平顺性还不错。

问界M7卖爆了,8天小定突破19万台,余承东再次兑现自己说过的话,显示华为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绝对优势逐步打破传统豪华品牌的垄断格局-有驾

供应链上,我一直觉得,华为后来居上,就像是突然找到秘制酱料,在做饭里加点快手秘诀。你知道,空气悬挂、智能驾驶辅助这些,除了用的零件别的厂商都差不多,但调校、算法优化、整车匹配,才是真正的秘方。华为的研发团队,深谙汽车DNA,就像成了生活中的调味师。说到这,之前还没想过,华为是不是无意中用了点半成品技术,给了国产车一个突破口?我承认这个猜测可能太天马行空。

刚才我翻了下笔记,看了一下相关调研数据:问界M7的交付成本,估算每辆大概花个第一级供应链的成本占比在35-40%,算上研发、渠道费用,实际上毛利润可能在8-12%之间(样本有限,估算也偏保守)。这算盈利空间还挺大,尤其是销量到了一定规模,有点像卖批发米,总量大,利润薄,但你得渠道稳、补货快。

我随口问了个销售:你们觉得,知道问界M7这么火,压力大吗?他笑着说:压力?倒也不是,反正出货都给华为做保障,我们自己不太担心的事。这让我想到,以前做手机时,苹果、三星争夺市场,背后也是供应链的博弈。现在车市,华为占了风头,其他厂商也不得不跟着学:要么合作,要么被甩在后面。

问界M7卖爆了,8天小定突破19万台,余承东再次兑现自己说过的话,显示华为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绝对优势逐步打破传统豪华品牌的垄断格局-有驾

说到这,我突然想到,除了问界,华为自己旗下的蜂鸟智能系统,能不能替代掉别的品牌自定的系统?可能性很高吧。我还在想,所谓的硬件护城河—比如电池供应链、芯片布局,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天衣无缝。就像装了好看的门面,里面其实还藏着进攻要点。

真的能连续爆发,靠的还是用户对科技感的渴望和品牌认知的升级。比如我朋友圈里有人微信里问:这车的门关得挺漂亮,是不是用的进口门锁?你说是不是有点技术在里面?但实际体验感,是很重要的。你要怎么告诉客户,相较燃油车,纯电的拉风程度,是不是说得明明白白的?他的心理变化,可能是从好奇到信任,再到心动。

问界M7卖爆了,8天小定突破19万台,余承东再次兑现自己说过的话,显示华为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绝对优势逐步打破传统豪华品牌的垄断格局-有驾

想想当年奔驰、宝马搞智能互联,也曾被喷噱头多、成本高。但你走在街上,那灯光、配置、简便操作,是实实在在让人有感的。问界M7现在带来这样的体验,感觉很像坐在次世代的飞行器里,虽然还没有完全飞起来,但毫无疑问,未来已然变了。

我有点不想多说未来零排放智驾革新这类空洞词,啥时候我们能真在一款车上体验到自动泊车带我去吃晚饭的便捷?是不是还要几年?这也是个问题。你会不会觉得,技术越先进,车反而越复杂了?有时候我真想,开着车不要翻好几层的菜单,简简单单,顺顺利利。

问界M7卖爆了,8天小定突破19万台,余承东再次兑现自己说过的话,显示华为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绝对优势逐步打破传统豪华品牌的垄断格局-有驾

放眼国内,像华为这样既懂手机又会造车的公司,未来的划分一定会像苹果Macbook那样,成为一种标签。但你要问我:你觉得,问界M7的火,能持续多久?这个问题,我还真没太想过。哪天这些爆款变成了常态,那才叫真本事。你有没有觉得——那一瞬间,从车尾看去,驾驶员的背影,像极了未来的自己?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