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MEGA路上自燃,厂家称门能开,车主说后门没开

嘿,哥们儿,来,坐。

这酒先满上。今儿不聊别的,就盘一盘最近这件让人后背发凉的事儿。

上海,一辆五十多万的理想MEGA,没招谁没惹谁,自个儿在路上溜达着,突然“砰”一声,就着了。不是那种小火苗,是七秒钟之内,一辆移动的“公路头等舱”直接变身成一个巨大的、冒着黑烟的铁架子。

你猜怎么着?

事儿一出,厂家那边反应神速,公关稿立马就跟上了。洋洋洒洒一篇,我扫了一眼,差点没把嘴里的酒喷出来。满篇看下来,最显眼、最加粗、最大号的重点是啥?是——“事故发生时,车门顺利打开,驾乘人员安全离车”。

我当时就愣那儿了。

我寻思着,我是不是穿越了?还是我这十几年网白上了?什么时候开始,一辆车发生自燃,“车门能打开”居然成了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甚至有点邀功请赏味道的“优点”了?

这感觉就像什么呢?就像你花大价钱去一家米其林三星,结果端上来一盘焦炭,厨子跑出来跟你说:“先生您看,虽然牛排烤糊了,但我们用的盘子是爱马仕的,而且绝对干净!”

理想MEGA路上自燃,厂家称门能开,车主说后门没开-有驾

你什么心情?你是不是想把那盘子扣他脑袋上?

“车门能打开”,这不应该是造车这个行当里,最最最基础、最不需要讨论、写进法规焊死在底盘上的底线吗?这玩意儿也需要强调?这潜台词不就是说:“嘿,你看,虽然我的车会自己着火,但我比那些着了火还打不开门的同行强多了!快夸我!”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是一种典型的“比烂”精神。我不求做到最好,我只求不当那个最烂的。大伙儿都在泥潭里,我只要比你陷得浅一点,就算赢了。

这事儿魔幻就魔幻在这儿。

可你以为这就完了?魔幻的还在后头呢。

厂家这边刚把“车门顺利打开”的锦旗给自己挂上,那边车主的律师声明就出来了,一巴掌呼脸上,那叫一个清脆响亮。声明里说得明明白白:后排电动门根本没打开,人是从后排连滚带爬搞到副驾驶才逃出来的。

好家伙。

我直接好家伙。

唯一的遮羞布,刚扯过来盖上,还没捂热乎呢,就被人当众给撕了个稀巴烂。这就不仅仅是公关的愚蠢了,这已经是在挑战所有人的智商和诚信的底线。你撒谎可以,但你好歹撒个高级点的,别把别人当傻子行不行?

理想MEGA路上自燃,厂家称门能开,车主说后门没开-有驾

视频里那个画面,我看了好几遍。那两个人从车里逃出来,狼狈不堪,惊魂未定。其中一个还想回头去拿点东西,结果火势大到根本没法靠近。我当时就一个念头:幸亏,幸亏车上没个腿脚不便的老人,没个还在安全座椅里哭闹的孩子。不然呢?后果是什么?五十多万买回来的,是随时可能吞噬一切的移动焚化炉吗?

说到这儿,我就特想跟那些工程师、设计师、产品经理们聊聊。

你们在发布会上,PPT做得那叫一个漂亮。什么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什么130项安全设计,什么951项安全测试……一串串数字砸下来,听得人云里雾里,感觉这玩意儿别说在地上跑,扔进火山里都能安然无恙。

结果呢?

低速,无碰撞,七秒起火。

这就像一个学霸,门门功课考第一,拿满了各种证书奖状,结果你让他去市场买棵白菜,他能给你算上半天函数,最后空手而归。那些测试,那些数据,到底是在实验室里自欺欺人,还是真的能应对现实世界里这该死的、无处不在的“万一”?

国标说了,热失控得给车主留5分钟逃生时间。明年新国标更狠,要延长到2小时。听着是挺美的,可现实呢?现实是7秒钟。7秒钟你能干嘛?你可能刚解开安全带,骂一句“我X”,火就舔到你后脑勺了。

理想MEGA路上自燃,厂家称门能开,车主说后门没开-有驾

法律和标准,永远是兜底的。它规定了最坏的情况你不能低于这个水平。但现在很多车企似乎把这个底线,当成了天花板去宣传。这就很离谱。

咱们再往深了扒拉一下。

为什么现在电车起火这事儿,大家反应这么大?网上总有些“理中客”跳出来说:“燃油车也着火啊!你们这是双标!”

理想MEGA路上自燃,厂家称门能开,车主说后门没开-有驾

是,燃油车也着火。但你见过几个燃油车在没碰撞的情况下,七秒钟烧成骨架的?燃油车着火,大多是线路老化、漏油,它有个过程,火势蔓延相对慢,给你反应的时间。而且,灭火也相对容易。

新能源车呢?那玩意儿叫“热失控”。说白了,就是电池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在内部搞起了化学反应大爆炸。一旦开始,几乎无法扑灭,只能眼睁睁看着它烧完。那温度,那速度,那毒烟,完全是另一个维度的灾难。你开个车,屁股底下坐着一堆“化学炸药包”,这才是大多数人真正恐惧的地方。

所以你看,现在储能电站、公交车,国家都强制不让用三元锂电池了,为什么?不就是因为它不稳定,爱“发脾气”嘛。相对安全的磷酸铁锂成了主流。可即便如此,为了追求更高的续航里程,电池的能量密度越做越高,安全冗余就越做越薄。

这是一场豪赌。

车企在赌,赌那个“万一”不会发生在自己头上。消费者也在赌,赌自己买的这辆车,不是那个不幸的“万一”。

从前阵子的小米SU7车祸,到这次理想MEGA自燃,整个行业都弥漫着一股浮躁气。大家都在卷,卷屏幕有多大,卷零百加速有多快,卷冰箱彩电大沙发,卷谁的发布会PPT做得更炫。好像汽车的核心,不再是安全和可靠,而是一个可以移动的电子娱乐产品。

可汽车终究是汽车。它承载的,是活生生的人,是一个个家庭的幸福。

理想这个品牌,它的用户画像特别清晰:中高端家庭客户。买你车的人,图的是什么?不就是图个空间大,坐着舒服,能拉着老婆孩子爹妈,安安稳稳地出门,开开心心地回家吗?

他们买的不是一个冰冷的机器,他们买的是一份对家人的责任和承诺。

结果,这份承诺被一场大火烧得干干净净。而你给出的交代,居然是“车门能打开”。这不光是伤口上撒盐,这是往人家心里捅刀子。

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汽车工业,需要把“不出人命”当成一个值得庆幸的及格线了?

理想MEGA路上自燃,厂家称门能开,车主说后门没开-有驾

说到底,技术的发展,永远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任何脱离了“人”这个根本的技术炫耀,都是空中楼阁。你可以没有百公里加速三秒的激情,可以没有一整块带鱼屏的酷炫,甚至可以没有车载冰箱里冰镇的可乐。

但你必须,也只能做到,在任何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保护车里那个人的安全。

这不应该是追求,这应该是本能。

这事儿,我估摸着还没完。但它给整个行业敲响的警钟,比那声爆炸还响。消费者不是小白鼠,市场也不是试验田。当信任被一次次透支,再华丽的泡沫,也终有破灭的一天。

我就说到这儿。这杯酒,敬那两个死里逃生的人,也敬所有坐在“移动炸药包”上,却还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我们。

这事儿,你怎么咂摸这个味儿?评论区里碰一碰。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