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P7新车发布,AI技术升级,老用户权益加码

21.98万起步,30.18万封顶,一脚油门迈进30万级AI豪华轿跑的新世界,小鹏P7“卷土重来”,羊城热辣上线——这是宣言?是炫技?还是新时代的豪华车鄙视链洗牌?眼下新能源赛道里,各家都在拼续航、拼智能、拼颜值,国产品牌也越来越能打,但问题是,小鹏P7喊出的AI豪华、800V、顶尖音响,真的能撬动这个市场的奶酪吗?其实车企们的自信常常跟他们的PPT一样饱满,但用户想的,除了算力,还有踏实感受,毕竟20多万的预算摆在那,掏钱是认真的,纠结更真实。

发布会上扑面而来的关键词,满满都是技术流的味道。800V高压平台和5C超充技术成了主角,连三电系统都要卷个“平均时速220km/h跑3961公里”的耐力测试,看着体面,听着吓人。但问题来了,消费者到底买单买在哪?是日常靠得住的续航焦虑解除,还是每次和人炫耀咱家那点充电速度?还是说就认准了极简的空气动力学造型,风阻系数“0.28”甩在脸上,开出去就得多五分炫耀?

又来了,这波新P7把空间和运动气质玩出了新高度。1407mm的车身高度,970mm的宽体比例,外加全新发光LOGO,还1.4米的大灯?讲真,过去讲溜背,讲轿跑,总觉得那是“伪需求”,但是放到年轻群体、初代P7车主的社群里,你别说,还真有人吃这一套。视觉辨识度放大,一体化大胆设计拉满,有点像疫情前后大家宅家搞直播,美颜滤镜得开到最满。一切得益于极简哲学,真皮Nappa和Dinamica那些高档材质,显然是奔着豪华氛围制造来的。可我们讨论豪华,讨论的不就是面子和里子的较量?配置清单飘着23扬声器,7.1.4声道音响系统,87英寸AR-HUD,展开来看,像极了移动演唱会、VR影院,隔壁理想ONE也不过如此。说白了,这场智能“军备竞赛”已经染上内卷味道,还天天往顶级舒适体验上死磕,生怕少了任何一个“体验”,让挑剔的年轻人没法在同龄人面前炫耀。

小鹏P7新车发布,AI技术升级,老用户权益加码-有驾
小鹏P7新车发布,AI技术升级,老用户权益加码-有驾

说起智能化,不由自主又要咂吧下嘴。全自研的图灵AI芯片?2250TOPS算力?脑海里“科技自立自强”的BGM响起来了。小鹏喊出的“本地大模型”、全场景智驾、行业首发的湿滑路面AES,搞得像某部智能驾驶科幻大片。咱承认这很酷,特别是主打地库出行、拥堵代驾、夜间自动泊车,但老司机们都明白:现在智能驾驶,有用吗?有用,能落地吗?大城市80%的路况用不上,小县城九成没法全开,剩下能“真香”的,咱还得一边用一边抱怨“你快别打方向盘了”。本地大模型还吹控车响应速度无延迟,不过买车那一刻你能想到“嵌入式人工智能算力平台”吗?说文艺点,叫未来感,实际啃到嘴里,还是要看三年五年它是不是省心。

小鹏P7新车发布,AI技术升级,老用户权益加码-有驾
小鹏P7新车发布,AI技术升级,老用户权益加码-有驾

不能落下旗舰们喜欢玩的“限定款”。750四驱鹏翼Ultra整了个专属新月银、橙耀灰和碳纤维,这些专属色彩和运动装甲,市场套路“熟得不能再熟”:限量才高级,专属才显身份。鹏翼门一开,社交圈头等舱的气场立马拉满,适合拍视频、合影、吸点赞,“豪华车主”滤镜一键上身。但讲真,现在90后甚至00后选车,颜值之外,再怎么飙装备,心里咯噔一下的,还是要省心省钱,看重性价比也看重体验。老用户专属的叠加权益,终身质保,电卡、积分等等,这一套操作干脆明晃晃写着四个字——“靠福利粘客”,不仅延续老用户忠诚度,还让新用户慕名而来,套路其实很简单,就是卷服务拼福利。

翻回来,大家重点纠结的还是动力续航问题。820公里超长续航、72小时不间断耐力拉练,媒体报道也帮着刷分,700多公里标定是屏幕上亮着的,但落到每个个体身上,那可不是标准答案。日常通勤五公里,偶尔自驾出远门,所有大数据都算进去了,可一到冬天北方,电池衰减“掉电如山倒”,谁都知道。800V快充5C,大家揪心的“电动爹”变成“电动小弟”,充个电再也不用在充电桩发呆刷视频。真的省事?对的。这是刚需。更残酷的是,这家伙每次提性能,都会夹着一句:零百3.7秒,圈速1分38秒767。话好听,实际买家多半不关心,平时上班堵在二环高架,野马也关不住啊。但品牌咋办?还得拼这些参数,拼品牌认知!

说到底,30万预算能选的车天花板可不少,预算直接拍到一线合资搅局的BBA门口。小鹏的破局之道,除了技术狂魔、内饰精致和智能AI“钓鱼”以外,更重要的还是标签感。很多人其实不知道,初代P7主打的就是这种“中国造、氛围感、极简科技派”,圈住了一批粉丝,现在升级后挖掘更多的“科技新贵”人群,定位稳准狠就是给有想法的年轻人端菜。往实处说,这波升级更像一次针对激烈内卷而生的反卷——不仅配置卷,权益卷,体验服务也卷。2.3万到2.9万的购车权益,现金加积分,再叠上终身电池质保、6年电卡补贴,怎么都得在朋友圈里晒一波“我买到的不是车,是会涨的资产”情结。

再啰嗦一句,智能化、AI、三电,这些词眼下不提都觉得low,尤其在国产新势力圈。小鹏这次挺自信,从芯片到电驱到软件,力图构建闭环护城河,但瓜友们也知道,智能化发展的速度快了去,今天吹破天,明年就成“昨日黄花”,谁都吃过“套壳新技术”的亏。拥抱变化快是快,能不能持续把握住用户核心需求,是决定下一步命运的命门。小鹏P7这套“AI豪华轿跑”人设,是噱头?还是里程碑?消费者们的脚步迟疑者依旧不少。细思极恐,竟然还真有点“别人家的孩子”那味道:外头顶着科技的新皮,里头还在拼生存的老魂。

至于安全,智能辅助完善了,更多人还会嘬着手指说一句“万一…”,毕竟自动驾驶发展这几年,试水的冷暖人心自知。湿滑路面紧急避障、主动安全AEB,现在你家三四十万车都得有。说人话,就是主流该有的不能少,噱头不能取代底线。但国产高端轿跑都想钻进30万级的“安全标杆”,好用、方便还得耐操,经得住时间才能别掉坑。

小鹏P7新车发布,AI技术升级,老用户权益加码-有驾

最后一环,不得不提到品牌破圈。小鹏敢打AI豪华的标签,证明自信爆棚,也在读懂新中产的消费升级。可市场冷静脸:“哥们,BBA都在看呢!”破圈这事,看的是持续的研发力和服务力,到了真实用车场景,靠的是三分炫技、七分用心。

回头看全新小鹏P7卷卷卷,卷到天边,其实炫完参数、讲完智能,终归绕不开那句老话:买车终归买的是信心,买的就是一种身份的表达。不只是车,是新技术归宿,是圈层和自我认同的捆绑。你说小鹏这盘棋下得精不精?见仁见智吧,反正乙方都夸了,甲方的钱包才最有发言权。

各位屏幕前的小伙伴,你觉着这波新P7,是“真香定律”,还是升级过的“PPT大赏”?你会买账吗,还是继续观望?欢迎唠唠,留言区见!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