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参赛敦煌耐力赛,董事长亲自下场,赛场经验用于量产车

前几天,朋友圈里被2025年敦煌越野耐力赛刷了屏,特别是长城汽车的表现,没想到都2025年了,还有汽车品牌这么认认真真折腾赛事。更让人小惊讶的是,魏建军这位董事长竟然亲自上阵,不是去凑个热闹拍拍照,而是实打实的开着二代哈弗H9柴油版一路征战。这事一出来,有没有人和我一样,脑子里反问一句:现在企业家都这么拼吗?董事长都开着自个儿的车下赛道了,那这家公司得多狠啊?

其实我们都清楚,能登上沙漠大赛,不拼点真东西,丢的不只是品牌,还有脸面。你以为比赛只是秀肌肉?错。那些沙石、那些烈阳、那些极端环境,不是每台车熬得住,更不是每个老板愿意豁出去,冒着“出糗”的风险亲自上阵。说到底,魏建军这是“用屁股为产品背书”。想想现实,多少企业家平时连自家东西都不用,宣传一句顶十句,真让他领头“试毒”,未必愿意。

所以,我觉得传统的“以赛促研、以赛验车”在长城这里玩的是真上路。不是拉拉架势糊弄下市场,而是拿着和你家楼下卖的一模一样的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直接往沙漠里怼。每天烈阳下、松软沙地、崎岖乱石,各种怪毛病都被摔出来。不是别人测,是自家老板跟工程师一起上,从最极端的用车场景里扒出问题,然后带回实验室琢磨、优化,最后再上生产线。这条链路很实在,不怕你说毛病,就怕你看不见毛病。问问自己,你会愿意买一台只在广告里吹得天花乱坠、没经受什么极限考验的车吗?如果你买车,还能买到赛场上考过的那一台,这底气,对吧,不一样。

说到这里,问题来了:为什么国内这么多年,不少品牌都说自己技术好、工艺好,但总缺点什么“魂”?我想,大概就是缺了这种把赛场当考场,拿比赛喂产品的狠劲。光坐会议室里拍脑袋,不下场,你永远体会不到用户那点“野路子”需求。越野比赛就是个无情的“照妖镜”,档杆松不松、底盘结不结实、轮胎抓不抓地,都是实打实干出来的。

再谈谈这届敦煌越野赛的另一重意义。多少年了,中国汽车品牌苦于没有自己的汽车文化。不少人一谈“越野”,张口闭口就是国外品牌,把硬派越野当成外国人的玩意。可是今年,长城不仅把自己家的老板和车送上了赛场,还干了件大家不太注意但很重要的事:开门做“汽车共创”。啥意思?就是和各种车队、俱乐部搭伙,还给草根玩家技术培训、零部件支持、后勤保障。以前你想玩顶级比赛,光是改车、备包都得自己搞定,有点门路的再能跟国外拉条线。但长城改变了“闭门造车”,像剧组剧透拍大片一样,广撒英雄帖,把门槛降下来。

这其实是在做一件很中国的事——让更多普通人也能享受到原来只属于顶尖玩家的“快乐”。有了这样的“共创”,越野比赛就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精英运动”,而是全民都能试试、玩玩的东西。你不觉得有点篮球、乒乓球的那意思吗?—曾经的精英运动,现在是家家户户都有台球桌。汽车文化不是等出来的,是大家一起赛出来、玩出来的。长城这一出,带动了汽车圈子活力,也给自家品牌添了点“土气”——那种泥沙俱下的烟火气。

长城参赛敦煌耐力赛,董事长亲自下场,赛场经验用于量产车-有驾

当然,企业图什么?归根结底,还不是为了卖车。可是长城干的这活,让“买车”这件事变得有点不一样。因为比赛用车和量产车一样,你花钱买的车里,是有那份从沙漠里爬出来的经验。不是PPT上吹出来的护板、硬件啊、科技,而是真让一轮轮失败、打脸、修正之后的成果。想想,吃过亏、挨过批、摔打过的产品,上路可靠,真就不怕你事后找麻烦。

再说句闲话。国产汽车这些年一直“出头难”,洗刷不掉“只看技术不过硬”的印象。外面一提中国车,搞技术测评时总愿意“查漏补缺”,消费者心里也一堆梗,手机都敢认国产,但车还是不大放心。这回呢,长城其实是下了笨功夫。要想让大家彻底改观,靠“嘴炮”没啥用,得靠皮实、得靠赛场一步一步打磨。你想想,魏建军把自己家“金饭碗”放上去甩,几十亿上下,每次都用真东西去怼市场,是不是下了血本,下了大决心?有这股子死磕劲、拼命三郎的气质,这玩意才叫企业家精神。你去回顾下中国本土企业家,其实真正拿命在争口气的并不多见。

长城参赛敦煌耐力赛,董事长亲自下场,赛场经验用于量产车-有驾
长城参赛敦煌耐力赛,董事长亲自下场,赛场经验用于量产车-有驾

到这,不少人该问了:难道中国品牌就只能靠蛮力去拼耐力赛,不能内敛点、科技点?耐力赛、沙漠挑战这种极限环境里炼的产品,最终要归到咱老百姓的日常开车里。现代汽车在耐力赛上和量产车之间建立互通桥梁,是个拿得出手的绝招。你别觉得遥远,你今后买的SUV、越野车,如果多一点技术沉淀、少一点噱头包装,你是不是也跟着得益?而且,只要这种参赛—反馈—优化的链条不断,未来中国汽车技术水准,就能“水涨船高”。

看着中国牌子的车,带着logo,在极限环境里裤子都摔破了不掉队,最后刷着成绩线冲出来,这种自信和底气,是靠真本事打下来的,刷朋友圈、晒图片都比不上现实有力。等将来,孩子们愿意聊哈弗、坦克,而不是只挂念进口越野,那会才是真传承。

再想一步,这种“赛车文化的大众化”,是不是也能激活一批新玩家?那些原来对越野不感冒的人,看到老板、技术员、俱乐部玩家能一起上阵,是不是也试试?只要更多草根参与,文化自然而然就长出来。等有天,越野不再是小众标榜,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咱中国汽车品牌的根基可能就真的立住了。

长城参赛敦煌耐力赛,董事长亲自下场,赛场经验用于量产车-有驾

回到长城这次,从战略层面看,是一次高风险高收益的赌注。一旦赛车表现拉胯,风险摆眼前。但只要成功,企业家精神、产品硬实力、文化凝聚力,这三个全都占了。你工作赚钱、买车用车,不就图个放心、好用,还有点让人骄傲的成分吗?

所以大家到底买什么?买的其实不止是一辆车,而是技术、信任、文化、底气。长城2025敦煌耐力赛的妙处就在于——试过、拼过、受过考验的那些细节,被实实在在装进了你日后买的车里。这事你要琢磨明白了,买车这件事还能像买薯片那样跟风么?想花钱买赛场精神,买企业家的死磕劲,买一份“不怕摔”的产品本事,真的不是每个品牌能给你。

最后,大家还是那句话,一个品牌敢把最贵的家底推上“生死场”,用极端的比赛场景锤产品、锤自己,再把沉淀下来的东西反哺给平常用户,这种企业真值得咱们多给点期望。也许几年前咱们没想到中国车能做到这步,但眼下长城都动真格了,咱还有什么可怀疑的?下次你路上看见哈弗坦克多了几辆,别奇怪,那是他们拼出来的底气。

长城参赛敦煌耐力赛,董事长亲自下场,赛场经验用于量产车-有驾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