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一辆车能代表什么?对于普通人来说,大概就是代步,是工具,是完成从A点到B点的使命。但阿斯顿·马丁Volante 60周年纪念版一出来,这个问题可就值得多琢磨两下了。为什么同是“有四个轮子的交通工具”,到了阿斯顿·马丁这儿,大家都自动自觉转用“艺术品”“豪华玩具”这类词汇了呢?
有人说,这只不过是有钱人的虚荣心作祟。但我想问:虚荣心是贬义词吗?有的人炫耀个表、露个Logo,顶多引来几分钟的酸溜溜。但如果玩的是五十二升V12双涡轮增压发动机,输出高达835匹的马力,1000牛米的扭矩,这种虚荣,是不是也让工程师得瑟一回?要我说,这不是简单的炫耀,这其实是一种“在乎”,是一种“质感上的挑剔”和对极致的一种偏执。你不追求点什么,你怎么可能跑得过344公里每小时?你在意的不是快,而是要比所有人都快。
很多人吐槽这种高端跑车,说是“上路一辆,交警头疼,邻里避让”。可偏偏就是有这样一批人,每天开着十几万的车挤地铁,却能对这台限量60台的阿斯顿·马丁魂牵梦萦。60台,全球才60个人能拥有,真不是说走就能买的韭菜盘。你有没有思考过,这玩意儿到底触动的是什么人群的哪根神经?讲点实在的,这绝不是简单的“炫富”,更不是单纯满足个人面子。
阿斯顿·马丁本就是制造梦想的公司,它们的Q部门就像007的秘密装备仓库,专门满足各路有需求玩家的奇思妙想。60周年纪念版,不止是致敬1965年第一次出现的“敞篷+短轴”Volante蓝本,也是某种暗示:经典也能玩出新花样。Q部门的“定制”,把定制绿色车漆、古铜轮毂、黑色卡钳,甚至细到按键颜色、头枕刺绣这些事都能玩得出花样。
咱们经常问自己:一辆车真的能让你变得更有面子吗?要我说,这车本身就不是给“需要面子”的人设计的,而是给“早已不缺面子的人”准备的小玩具。你有钱才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花钱花得有意思,买到的东西得能讲出故事。为什么配色用的马鞍棕,为什么有特制胡桃木、古铜按键,60周年刻字,这些琢磨里头全是“讲究”。你爱不爱这些讲究,其实和你兜里的钱没什么大关系,和“是否认同阿斯顿·马丁精神”才有关系。
有人说怎么买车千好万好,不如一辆“踏实省油”,让你堵车时油耗低,家人乘坐安心。可有几个人真是因为理智买车?你要吐槽现在中国车不香吗?比亚迪、理想、蔚来,哪个不卷得流油?可是作为一台外来“GT敞篷跑车”,阿斯顿·马丁又憋了个大招——5.2升V12、3秒破百。明知道不划算,明知道用不着,为什么还有人争着抢着预订?归根结底,就是“没必要,但真香”。人生就是得有点向“没必要”偷点乐子的能力,这正是大多数人没有、但都羡慕的地方。
你有没有发现,这些年我们越来越讲究“实用”,买东西什么都讲算计合不合适。可是你仔细一琢磨,凡是你记得最深的那些消费,十有八九都是“不那么理性”的。小时候花几个月零花钱攒个球鞋、成年后咬牙去场音乐节;选昂贵配件组装自行车,还专门拍一组照片发朋友圈。你真得多喜欢自行车?大多数人喜欢的不是“自行车”本身,而是自己“能对某件事有执念”,那种感觉。
那么,阿斯顿·马丁这波操作是认真的吗?60周年纪念,说白了,就是“给老钱圈子找共鸣”。你懂这个品牌故事、你会欣赏这种风格,才符合这玩意儿的气质。现在什么都数字化、智能化到让人心思浮躁,但阿斯顿·马丁偏偏拿出一堆古典元素、手工痕迹,告诉你:优雅不是“累加配件”的堆砌,而是有意识去“留白”。这种做派,才是老牌英国车厂的傲气。你不懂,他还真看不上你进它展厅。
也有人质疑,现在是新能源风口,油车玩得这么张扬,是不是没追上时代?其实豪华、性能、品位这些东西,和动力能源没半点关系。换电池、加油都只是细节。你看法拉利也开始做新能源混动,可人家V12不照样舍不得丢?一是“真正的奢侈品不是赶时髦”,二是“敢于独特靠的不是别人认可,而是自个儿敢坚守”。这和我们普通人在大流里坚持啥兴趣、做啥选择,没啥两样。只是代价,明显大了点儿罢了。
再来看内饰风格,这波马鞍棕、胡桃木、古铜按键,妥妥的老钱感。你问什么是“老钱”?并不是钱花得老,而是人家花钱花得安静,花得还带点历史感,不像爆发户“恨不得从座椅到安全带都印Logo”。真正让你印象深的贵气,往往是“能看见痕迹、留下记忆”。你买二手车最怕啥?不是怕里程高,是怕没故事。反倒是有点划痕、点烟台那种“有烟火气息”的痕迹,让一辆车变活了。
有时候都在纠结,要不要去追求一辆“过于奢侈”的车,是不是在折腾自己?其实很多时候都在折腾,但这种“折腾”不是下沉,而是往上翻涌的人生动力。现代社会不缺乏“合理的选择”,人类缺的永远是“无理取闹的热爱”。要是生活里头每件事都合理,都讲性价比,都讲合适,那活成了螺丝钉。你说这么看,阿斯顿·马丁Volante 60周年纪念版到底是台“贵得没道理”的车,还是一台“有感觉才有资格买”的车?我倒是希望年轻人别光看得起这车的价钱,反而应该琢磨点自己的生活“有没有啥事,值得你不讲理地追一次”。
回到车本身,真正懂阿斯顿的人不是懂机械,而是懂生活。不信你去展厅门口盯一天,真掏钱的、定购的,哪有“谈价格砍配置”的,玩的全是“预订流程,定制环节”。你喜欢哪种绿色、你想在哪留印记、你有没有心仪的选配?所有这些仪式感,才是奢侈品的底色。他们要的不是车,是属于自己的那点“独一无二”。
网上常有人调侃,世界最快跑车不是布加迪,不是法拉利,而是限量的阿斯顿马丁提车的队列。这话是玩笑,但也有点道理。一台60台的纪念车,等到裤兜热钱转凉了,你再来看,可能已经成了藏家手里的传家宝。曾经有人说,只有见过阿斯顿马丁DB5的人,才懂什么叫“情怀”。我觉得不一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阿斯顿·马丁时刻”。你不一定真要开辆V12上路,但你得有过一段真心喜欢的时光。这种炙热和自尊,自在和讲究,都是阿斯顿·马丁的味道。
最后我还是想丢给你个问题:你为自己的生活,准备过什么样的“纪念版”?不是车,不是房子,而是一种专属于你的执着。阿斯顿·马丁每隔60年能推出一代纪念版,普通人也能每隔几年,为自己整个小庆典。你可能买不起这台纪念Volante,但你得有一两样事,是属于你的执念和骄傲,不用和任何人解释。说到底,车只是个道具,真正重要的是,有没有“把平凡过得热烈”的能力。
别让人生就跟一辆只会从A点到B点的代步车似地混着混着就开过去了。再讲究的阿斯顿马丁,终究是为那些“活得有故事有想法”的人准备的。运气好了,咱哪天也能“定制”属于自己的那点百年纪念。这才是有点意思的生活。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