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新车碰撞爆燃引发行业地震 智能驾驶宣传乱象何时休?
今年春天安徽铜陵高速上演惊险一幕,售价近30万的小米SU7碰撞后瞬间爆燃的视频在各大平台疯传。
这场事故不仅烧出了智能驾驶技术真实水平,更点燃了整个汽车行业的信任危机。
三月底那辆燃烧的电动汽车成为导火索,工信部罕见召开紧急会议,小米理想等车企连夜修改官网,曾经铺天盖地的"智驾"宣传一夜之间消失殆尽。
现在走进深圳万象城汽车展厅会发现戏剧性变化。曾经把"全程零接管"做成霓虹灯广告的展台,如今销售人员在演示自动泊车时总要补一句"请随时准备接管"。
这种转变源自四月中旬工信部的雷霆行动,明确规定车企不得将辅助驾驶包装成自动驾驶,必须标注功能边界和安全风险。
数据显示小米汽车官微的"智驾"提及量从每月12次断崖式降到1次,理想汽车更是把宣传话术改为"辅助驾驶焕新"。
这场风暴背后是血淋淋的教训。当车企用"智驾如老司机"的广告语吸引消费者时,太原某车主在匝道口开启功能却遭遇系统误判,险些酿成重大事故。
业内专家指出当前技术根本无法实现全天候自动驾驶,部分企业宣传存在严重误导。更令人担忧的是事故责任认定模糊,有消费者反映维权时车企推诿"只是辅助功能"。
站在新能源展厅的玻璃幕墙前,销售人员递上的宣传册已悄悄去掉炫酷的科技感标语。
这场波及全行业的整顿风暴给所有车主敲响警钟:智能驾驶不是魔法,安全始终掌握在人类手中。
当您下次听到"解放双手"的承诺时,不妨问问销售员这三个问题。
系统在暴雨天会突然失效吗?遇到道路标线不清如何处理?出现事故时责任如何划分?这些答案可能比广告词更值得关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