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Q3换代,一场写在脸上的“中年危机”

奥迪Q3换代了,讲真,这事儿本身不稀奇,但在这个时间点换代,我能感觉到四个圈的焦虑都快从屏幕里溢出来,浓稠得都能当加湿器用了。

这是一种什么感觉呢?就是一场修仙界的生死大乱斗,所有人都已经御剑飞行,开始搓各种禁术级别的雷法火球了,什么800V超充,什么激光雷达满天飞,什么大模型上车跟你聊人生。结果奥迪这边,慢悠悠地从储物法宝里掏出了一本《基础剑法(第二版)》,告诉你,你看,我这次的剑招,比上次多了三个动作,而且剑柄上还镶了钻。

奥迪Q3换代,一场写在脸上的“中年危机”-有驾

就问你怕不怕?同行看了都得傻,不是被吓傻的,是纳闷你这哥们儿是不是刚出关,没通网。

先看这个脸,官方说法是“全面升级”,什么更大尺寸的格栅,什么獠牙饰条,什么分体式大灯。翻译过来就是,在被新势力们用各种眯眯眼、贯穿灯、赛博皮卡脸反复碾压教育之后,奥迪的设计师终于悟了,或者说,终于疯了。他们采取了一种最简单粗暴的手段:加大加大加大。格栅不够大?加大!灯不够亮?分成两瓣,双倍的闪耀!这种设计思路,突出一个“不装了,摊牌了”,颇有一种打不过你,我就用脸把你吓跑的气势。三体人看了都得感叹一句,你们地球人的威慑方式真是别具一格。

奥迪Q3换代,一场写在脸上的“中年危机”-有驾

车身侧面和尾巴也是一个路数。什么凌厉腰线,什么贯穿尾灯,什么发光车标,这些玩意儿在三年前是加分项,是科技感;在今天,这就是标配,是出厂设置,是你没有都要被开除“现代车”籍的玩意儿。这就好比别人都在研究“任意门”了,你还在炫耀自己家的门锁是密码的。大哥,时代变了。这贯穿尾灯,现在连老头乐都快标配了,你再拿出来讲,就有点不务正业了。

然后是内饰,这块是重点,也是最典中典的地方。11.9英寸仪表+12.8英寸中控屏,组成一个曲面屏。有一说一,确实比上一代那个能停航母的边框强太多了,科技感是拉起来了。但这就像什么呢?就像一个中年男人,发现自己体力跟不上了,于是开始疯狂办健身卡、请私教、喝蛋白粉,朋友圈里天天晒自己的肱二头肌。他真的很努力,但你就是觉得哪里不对劲。因为真正的年轻人,从来不晒肌肉,他们只晒太阳。

奥迪现在就是这个状态,它拼命想告诉你,你看,我也有大屏,我也有智能座舱。但它的灵魂深处,依然是一个传统的“机械师”。它的逻辑是,我先把一台车造好,再把屏幕塞进去。而新势力们的逻辑是,我先造一个带轮子的超级iPad,哦对了,它好像还能开。这是两种世界观的对决,是道统之争,不是换个大点的屏幕就能解决的。

奥迪Q3换代,一场写在脸上的“中年危机”-有驾

我作为一个也算开过几年德系车的中年人,对这种感觉太熟悉了。你摸着那个方向盘,闻着那个“德味儿”,心里会有一种谜之安稳。但当你试图用车机导航去一个犄角旮旯的网红餐厅时,它能让你当场心态爆炸,恨不得把中控屏抠下来。那种感觉,就好像你娶了一个大家闺秀,温文尔雅,但就是不会用智能手机点外卖。

空间加大了,轴距加长了,这很好,非常“中国特色”。这个逻辑我懂,中国人买车,本质上买的是一个移动的家,是一个“压缩毛巾”,需要的时候必须能膨胀成一个大空间。但这个“大”,现在也卷得厉害。当理想把“移动的家”直接升级成“移动的精装三室一厅”时,你这个“移动的一室户”加大了一点点,就显得有点……朴实。

最有意思的是动力,终于,奥迪给Q3背上了一个1.5T的“混动背包”。总功率200kW,纯电续航120公里。这个数据,怎么说呢?就非常精准地卡在了“不上不下”的尴尬位置。说它是电车吧,120公里的续航,在北方开个暖气,估计刚出五环就得启动发动机,纯属一个大型充电宝。说它是油车吧,你又得天天惦记着充电,不然就等于背着一坨死重在跑,油耗感人。

这种插混,就是燃油车时代最后的倔强。它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为了那块绿牌,为了在一线城市的路权。它是一种妥协,一种“我不过了,但你们也别想让我彻底死”的掀桌子式挣扎。这就像一个武林高手,打不过修仙的了,怎么办?打不过就加入嘛。但他又拉不下脸彻底转行,于是就给自己搞了个“法武双修”,结果就是武功被法术拖累,法术又没蓝条支撑,最后把自己搞成了四不像。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奥迪比作一个中年危机、疯狂健身的男人,好像有点损,但你别说,还真挺贴切。他有他的底蕴,有他的品牌玄学。至今为止,会买奥迪的人,很多时候买的不是那台车,而是那四个圈。这种爱真的很特别,就像有人就是喜欢特斯拉那个毛坯房内饰一样,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这是一种信仰。

奥迪Q3换代,一场写在脸上的“中年危机”-有驾
奥迪Q3换代,一场写在脸上的“中年危机”-有驾

但信仰不能当饭吃。当隔壁的雷电法王们,用价格战把整个餐厅都快炸了的时候,你还在纠结于牛排是七分熟还是八分熟,就显得非常不合时宜。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中间状态是最危险的。

奥迪Q3换代,一场写在脸上的“中年危机”-有驾
奥迪Q3换代,一场写在脸上的“中年危机”-有驾

所以,别问我期不期待全新Q3。这车产品力确实升级了,毋庸置疑。但这一切的花里胡哨,都掩盖不了一个核心问题:太晚了!真的太晚了!我只关心一件事,它国产之后,那个1.5T插混版,面对一个已经把价格打到10万块的比亚迪秦,要怎么定价?这才是决定它生死的唯一标准。其他的,都是废话。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