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su7是哪个厂家制造的?

最近有粉丝问我:“小米SU7到底是谁生产的?为啥路上看到的车有的写‘北京小米’,有的直接标‘小米’?”今天就来扒开这款网红车型背后的制造密码——从代工到自研,小米用三年时间完成了汽车行业的“不可能任务”。

一、生产模式大起底:从“借壳上市”到自主掌控

重点:小米SU7采用‘代工+自研’双轨制,2024年7月前由北汽代工,之后全面转为小米自建工厂生产。这种模式在新势力造车中并不罕见,但小米的独特之处在于:

代工阶段:2023年11月首批申报车型标注生产企业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实际生产地址位于北京经开区的小米自建工厂。这意味着北汽仅提供生产资质,实际制造仍由小米团队主导;

自研阶段:2024年7月工信部公告显示,小米正式取得独立生产资质,尾标统一变更为“小米”。此时小米汽车工厂已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每76秒下线一台新车。

这种“曲线救国”策略,既规避了传统车企资质审批的漫长流程,又为自建产能争取了时间。

小米汽车su7是哪个厂家制造的?-有驾

二、代工厂揭秘:北汽集团的特殊角色

提到北汽代工,很多人会联想到“技术落后”“品控差”等刻板印象,但小米的选择其实暗藏玄机:

资质背书:北汽集团作为老牌国企,拥有完整的乘用车生产资质。小米通过代工模式快速获得“准生证”,比从头申请资质节省至少2年时间;

资源互补:北汽提供冲压、焊接等传统工艺支持,小米则注入智能工厂技术。例如,小米SU7的车身车间综合自动化率达91%,远超北汽自主品牌水平;

风险隔离:代工协议明确小米主导设计、供应链和质量标准,北汽仅负责按图生产。这种“轻资产”模式让小米避免了重资产投入的风险。

三、核心技术掌控:小米如何确保品质

尽管初期依赖代工,小米始终牢牢掌握核心技术主动权:

三大件自主研发:SU7的V6s超级电机、碳化硅高压平台、智能底盘均为小米自研,供应商仅提供基础零部件。例如,宁德时代和弗迪仅供应电芯,电池包组装由小米工厂完成;

全流程质量管控:上市前进行576辆测试车、超540万公里的严苛测试,覆盖-40℃极寒到50℃极热环境。工厂引入700多个机器人,关键工艺100%自动化,AI质检系统将缺陷率控制在百万分之一;

供应链深度整合:与宁德时代、汇川技术等头部供应商建立联合实验室,定制开发高镍三元锂电池、800V碳化硅电驱系统。这种“技术捆绑”让小米在成本和性能上占据优势。

小米汽车su7是哪个厂家制造的?-有驾

四、自建工厂黑科技:重新定义汽车制造

2024年3月揭幕的小米汽车超级工厂,堪称智能制造的教科书:

9100吨一体化压铸:全球唯二的压铸岛集群,将72个零部件一次成型,焊点减少840个,车身重量降低17%。这种技术通常用于百万级豪车,小米将其下放到20万级车型;

钢铝混合冲压工艺:6900吨冲压线实现钢铝材料混线生产,4秒完成一个大型覆盖件,精度控制在0.5mm以内;

绿色能源闭环:工厂屋顶16.2MW光伏电站年发电1640万度,满足30%电力需求,相当于每年种植54万棵树。

五、未来布局:从造车到造生态

随着自建工厂产能爬坡,小米正加速构建汽车产业生态:

技术外溢:自研的9100吨压铸设备、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已开始向其他车企授权,预计2025年技术服务收入突破50亿元;

产能扩张:二期工厂2025年投产后,总产能将达30万辆,除SU7外,还将生产对标Model Y的纯电SUV和增程车型;

用户运营:依托小米IoT平台,实现“手机-汽车-家居”无缝联动。例如,用户可在车内远程控制家中空调,或通过车载小爱同学查询快递状态。

小米汽车su7是哪个厂家制造的?-有驾

总结:代工是跳板,自研才是王道

重点:小米SU7的制造商从北汽到小米的转变,本质是科技公司对传统制造业的重构。通过代工快速入场,用自研建立壁垒,小米正在改写汽车行业的游戏规则。下次看到SU7车身上的“小米”标识,你就知道它背后凝结着多少智能制造的黑科技。

关于小米汽车的制造故事,你还有哪些疑问?评论区聊聊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