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去远方旅行,享受风景的同时,还能打卡那些闻名遐迩的充电站,这简直成为了新能源车主们的“全新游乐场”。最近,有点值得深挖的数据让我忍不住研究了一下蔚来公布的十一期间加电报告——不看不知道,一看才发现这里头学问深得很,有趣的程度甚至让人怀疑这是不是一次新的“营销幻术”。
首先,我们要点名表扬两位数据之王青海湖二郎剑充电站和青海G315孤独星际充电站。别看名字一个文艺范儿十足,一个披着科幻外衣,但它们的实绩分分钟给你上了一课——青海湖二郎剑一天迎客142单,充电桩的枪多达16根,稳居公桩充电站单数榜首。隔壁的孤独星际虽然只有6根枪,却一天能跑出129单的成绩,几乎是全天候运转的“打工人”。背靠青海的天然景色,加上热门节日出行,堪称“车流量王炸级经验场”。
不过充电站这块,我们还能理解为位置好、人流旺,大家都来打卡,为了风景和排队的社交。而真正让我这颗“数据剖析”老脑袋嗅到一丝不对劲的是换电站服务单数的排行。仙人山服务区以180单高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湖州服务区和响水服务区分别搞出了175单和171单的交换电池量。这些数字本身可能没啥问题,但你仔细看看——仙人山有19块电池,湖州只有13块,响水就更“节约”了,仅有10块电池。问题来了这效率咋做到的?
新能源车的换电模式告诉我们,“能者多劳”是句响亮的口号,也体现在换电站的设计上。蔚来的换电站总是一代一代地往上加持满配的3.0站是21块电池,最新的4.0换电站可以有23块,甚至都扬言明年搞出5.0换电站。可现在,我们看到的效率NO.1站,换的电池比满配数量还少,单数却能飙上排行榜高位,这让人不由想起早些年“抢红包”时的某种玄机是有超凡玩家,还是有藏在数据里的小秘密?
当然,我们得承认,“玄妙”的数据现象背后,或许确实存在一种策略性资源配置,因为不可能让所有站点都安装顶配设备。不过,对于各大车企而言,换电和充电站的优劣表现,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于品牌形象的一次投射。再好的产品,如果配套服务不给力,用户流失也是分分钟的事,而如果换电站“注重表演”,未免让人怀疑这是在消费理智粉。
再回过头看这庞大的充电优选数据,蔚来可谓是闹腾出了一波声势,也让大家开始重新去思考新能源说的是减碳环保,但我们是不是也在不知不觉中走入了另一种消费主义泥沼?算下来一辆电车开去青海,手握手机等着抢充电位,难免让人想起假日门口排长队的烧烤摊,过去人群挤着的是啤酒烤串,如今换成了充电枪架。传统油车挤加油站的时候心系排放问题,但现在新能源车在大规模出行中的资源压力,又变成了全新一轮“碳中和大考”。
答案或许并不像数据一般清晰,蔚来这份加电报告里的换电数据,可谓一次面向消费者的精准投放。它在告诉你“我们的换电特别高效!如果你非要开‘电上青天’,我们也可以让你安安心心地完成这段旅程。”可是,再往深处一想,是否也有一丝复杂的疑问浮现什么才是真正的环保?什么才是对用户的真诚?什么样的服务,能陪伴大家稳稳地驶向远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