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交出史上最猛季报!政策加持利润翻倍,一场事故损失15亿美元
2025年第三季度,福特汽车突然冒出来一份让华尔街都愣住的成绩单:净利润直接飙到24亿美元,同比去年同期只剩下个零头——才9亿。营收也破了天花板,第一次冲过了500亿美元大关。
股价在盘后交易里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涨了超4%。但财报里的故事可不是光看数字那么简单,这背后的门道比想象中多得很。
说起来这波行情跟政策调整有脱不开的关系。前阵子美国政府又动手,把进口零部件关税给降下来,同时专门对那些喜欢在墨西哥造卡车的对手加了一层“保护费”。这招换成福特,不就是把原来的成本劣势活生生变成竞争优势吗?毕竟Super Duty系列皮卡一直坚持美国本土生产,那些靠海外工厂压低价格的同行一下被晾在边上。
再碰上环保标准放松,卖高毛利的大块头SUV和皮卡没人拦着。三季度销量涨得挺带劲,美国市场直接拉高8%,Expedition这种老牌旗舰SUV居然创下20年来的新纪录。这种车型利润甩轿车、电动车好几条街,就这么硬撑起整个业绩增长曲线。不管怎么看,美国人还是更爱“大块头”,政策宽松也算是给传统燃油车续命开绿灯。
除了这些,看似不起眼但能救急的钱包福利还有一个——所谓“关税抵消计划”。只要是在本土组装整车,用的是进口零部件,还能拿到返还补贴。今年预计支出的关税从20亿缩水到了10亿左右,这笔钱要等第四季度进账,对全年结果就是妥妥的一针强心剂。
不过话说回来,也别太把红利当饭吃。一旦风向转变,公司到底还能不能继续维持现在这个气势,说实话谁都不敢拍胸脯保证。“双刃剑”用来形容一点不夸张。
就在大家还沉浸于漂亮季报的时候,一场意外火灾狠狠泼了一盆冷水。时间是9月16日,大名鼎鼎的铝材供应商Novelis位于纽约州那家工厂突然着火。这事闹得够呛,据说会让福特下个季度直接蒸发掉最高达20亿美元利润,不得不紧急调低全年收入和现金流预期。本月初刚刚传出消息,因为供货链断裂,只能砍掉肯塔基基地Expedition和林肯Navigator两款主力车型产量,而偏偏它们正是赚钱机器里的顶梁柱。
首席财务官直言,如果没有这档子事,本来今年总利润可以往80亿美金以上冲,现在只能勉强守住60至65亿区间。一场火灾就烧没了15-20亿美元潜在收益,这种代价真叫人哭笑不得。“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感觉太真实,不过企业面对风险时常这样,被动挨刀,有点无奈,也算见惯不怪吧!
为了自救,公司立马定下新动作:明年F系列燃油皮卡多做5万辆,新添1000多个岗位,全集中密歇根、肯塔基两个核心工厂。其中底特律负责停掉电动版F-150,把员工全数推去搞燃油版;而Super Duty卡车生产线则干脆增班提速,为抢修缺口拼命赶工。这套操作其实也挺有意思,亏钱电动车先搁一边,该挣钱还是靠老路子。“理想”遇上现实压力,总归只能暂缓一步,“转型”啥时候实现谁知道呢?
Novelis方面倒是不含糊,本来说春天才能恢复产线,现在提前到年底重启,比原计划快不少,对福特来说简直雪中送炭。据公司测算,各项措施最多能追回5至10亿美元损失,但今年预计仍将丢掉9万至10万辆卡车订单,只盼明年慢慢补回来半壁江山吧!
讲真,这次危机彻底暴露出供应链上的死穴。当初为了轻量化、提升节能效果,把传统钢材全部替换为铝合金,其实思路没错,可副作用却来了——高度依赖唯一一家大规模供应商。一旦对方出了岔子,全体业务陷入瘫痪,好处坏处各占一半,很典型的大企业难题:效率最大化与韧性冗余互相掐架,到底该选哪个,没有绝对答案。有些粉丝觉得这种选择很勇敢,但怕什么来什么,一旦遇险也是吃不了兜着走,下游产业链哪儿都有类似烦恼啊!
这一季的数据确实亮眼,从产品策略来看,高毛利SUV和皮卡撑起盈利能力。但同时摆在那里的是电动车业务持续亏损,还有对于政策红利过度依赖的问题始终悬而未决。在资本市场追捧之下,其实内部隐忧并没有完全解决,有喜有忧,很符合“周期轮回”的规律吧?
CEO的话透着谨慎:“不能因为一个好季度就沾沾自喜,我们真正考验才开始。”接下来几个月怎么修复供应链漏洞、电动车布局是不是稳步推进,以及应付未来可能变化的贸易环境,都决定百年品牌到底还能否站稳脚跟。从短期来看燃油车型还能顶一下,但长期如果继续拖延电动化升级或忽视备份体系,那今天吹爆的数据反倒可能成为日后负担,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这一道坎儿。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今年买辆新的Expedition或者F系列皮卡估计还不用排队,但行业圈的人早已绷紧神经等待下一波震荡。不管怎样,此刻属于传统制造巨头的小高潮,也是他们必须抓住的一次喘息机会。不过热闹之后,每个人心里清楚挑战远没结束,在这个赛道玩久了,总归需要更多准备,而不是光看运气和红包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