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九月,本田车迷们迎来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因为备受期待的本田第十一代思域Type R版本,即FL5,终于在经过近两年严格测试后正式亮相。这款新车虽未在纽北赛道刷新前驱车速度纪录,却在本田自家场地中展现出强劲实力,以显著优势轻松超越了前代车型FK8,成绩斐然。那么,究竟FL5在哪些方面实现了对FK8的超越呢?排除驾驶技巧和环境因素等动态条件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对比两车的静态数据,深入剖析FL5的性能优势。
图:历代的思域Type R在初次亮相时,往往都会遭到部分车迷的质疑,但这些质疑往往仅限于外观设计,而对其卓越的性能表现,车迷们从未提出过异议。
图:本田推出FL5,显然是针对FK8进行的一次升级。两款车型在许多方面都呈现出高度的相似性,然而,正是这些相似之处,为FL5的性能突破提供了切入点。早前在新Type R发布时,小编就曾指出FL5与FK8之间极高的相似度。从外观上看,两者似乎并无显著差异,但若深入剖析,你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恰如天地之别。然而,对于熟悉车型细节的车迷来说,通过对比两车的诸元表,便能轻易地发现它们之间的微妙差异。这种升级策略恰恰体现了本田的独特之处,他们似乎总是喜欢在细节上深挖潜力,通过精妙的改进使新车在性能上超越旧车。无论是本田还是其他御用品牌,这种策略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图:尽管FL5与FK8都搭载了K20C引擎,但FL5在涡轮及进气管路方面都经过了精心优化。
好啦,让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
△ 性能对比
△ 尺寸与操控性能
首先,我们聚焦于尺寸这一基础参数。这里的尺寸,并非指长宽高这些显而易见的差异,而是轴距和轮距这两个关键数据。轴距方面,FK8的轴距为2700mm,而FL5的轴距则增加至2735mm。轮距方面,FK8的前后轮距分别为1600mm和1595mm,而FL5则进一步加宽至前1625mm后1615mm。这些细微的数据变化,实际上对车辆的操控性能产生了显著影响。
轴距的增加使得FL5车尾的安定性得到提升,从而在高速转弯时,车尾的不稳定性降低,使车手能更从容地控制车辆。而轮距的加宽不仅增强了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更重要的是,它允许选用更宽的轮胎,进而增加了车辆的抓地力。这意味着FL5在弯道中的极限得到了提升,弯速也相应地更快。这无疑是FL5在悬挂设计与FK8相同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弯道性能的秘诀所在。
图:当FL5问世时,部分车迷对其采用的19寸轮圈表示不解,认为尺寸相较于FK8竟然有所缩小。然而,我对此持不同看法。虽然FL5轮圈尺寸减小了一寸,但其宽度却有所增加,这得益于265宽轮胎的选用。因此,尽管尺寸上略有差异,但FL5在轮胎宽度上却取得了显著提升。
△ 动力系统与响应性
谈及动力系统,我们不得不提FL5与FK8所共有的K20C(日规)引擎。这款引擎在内部参数上保持原汁原味,压缩比依旧维持在9.8,缸径与行程也均为86mm x 85.9mm。至于动力表现, FK8车型在马力与扭矩方面均展现出卓越性能。400牛米/2500-4500rpm,最大马力320匹/6500rpm;而FL5则达到420牛米/2600-4000rpm,最大马力330匹/6500rpm。从这些账面数据来看,FL5在马力和扭矩上确实略胜一筹。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FL5的动力有所提升,但其车重也相应增加,从FK8的1390kg上升至1430kg。因此,单纯从数据上看,FL5的动力提升似乎并未带来显著的性能优势。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FL5在性能上能够超越FK8呢?这并非单纯的动力提升所能解释。本田汽车在提升FL5性能时,不仅着眼于动力输出,更着重于响应性等关键性能的提升。为此,他们并未在引擎本体上进行大的改动,而是专注于涡轮技术的改进,如调整叶片的角度尺寸等。正是这些精心改进的细节,使得FL5在性能上能够脱颖而出。
眼尖的读者们或许已经注意到,FL5的峰值扭矩平台相较于FK8出现得稍晚且结束得较早。尽管FL5的峰值扭矩数值更大,但持续时间相对较短。然而,这并未妨碍FL5在性能上的卓越表现。这背后的原因并非单一的动力提升,而是本田汽车在多个方面的精心调校。他们不仅优化了涡轮技术,还对波箱进行了相应调整。FL5配备了齿比略小的尾牙,其波箱尾牙缩小至3.842,而FK8则为4.111。这样的调整并非随意为之,而是为了更好地配合FL5的引擎调校和扭力特性。通过缩小尾牙齿比,FL5能够更高效地利用其更大的扭矩,从而在加速过程中保持稳定的响应性。这样的设计选择,无疑提升了FL5的整体性能。
我们或许已经对FL5为何能胜出有了一定的了解。然而,仅仅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只能看到冰山一角。本田在FL5的研发上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其中许多细节在数据上并不明显。因此,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FL5的奥秘,揭示那些隐藏在背后的技术亮点,它们正是FL5性能超越的关键所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