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竞争再加剧
一个车主躲避不开的问题
“你会选择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

2025年一季度已经过完
首季度汽车数据已出炉
燃油车第一季度渗透率超57%
燃油车的份额近几个月来一直在回升
先了解下详情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
2025年一季度
汽车总销量747万辆
同比增长11.2%
一季度整体来看
燃油车市场渗透率超57%
要知道
从2024年7月开始
新能源车渗透率冲到51.10%
并突飞猛进
一度“燃油车穷途末路”的言论四起
事实证明
燃油车韧性十足
究其原因有两个
一是一季度恰逢春节假期
公众返乡及远距离出行活动增加
县乡市场燃油车需求集中释放
叠加冬季低温导致电动车续航缩水
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燃油车
更重要的另一个原因是
燃油车降价力度空前
以大众、丰田、本田为代表的合资品牌
成为此轮降价的主力
例如,大众朗逸、宝来等热门车型
优惠超5万元
起售价下探至5万—6万元区间
豪华车市场同样掀起降价潮
凯迪拉克XT5、奥迪Q5L等SUV车型
让利超15万元
奥迪A4L、捷豹XEL等轿车
优惠幅度也达10万元以上
尽管燃油车份额回升
但行业普遍认为
这一趋势具有阶段性特征
随着一季度假期结束和气温的回升
居民出行恢复以日常通勤为主
新能源车销售量也必然回升
从市场发展来看
中国汽车市场正呈现出
“油电并行”的技术演进图谱
尽管新能源车国内渗透率在
2024年已经达到47.6%
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
但由于国内地域跨度大
用车场景复杂的特征
燃油车仍占据半壁江山
J.D.Power调研显示
西北地区燃油车保有量占比高达68%
而混动车型在三、四线城市
的销量增速连续18个月超
纯电车型20个百分点
这揭示了能源转型的梯度性特征
业内看来
燃油车在市场上依然有较强的生命力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调研显示
在家庭首购群体中
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年收入15万元以下)
对燃油车的偏好度达63%
其核心诉求聚焦于购置成本
(燃油车较同级电动车低2万—3万元)
与使用便利性
(加油5分钟vs快充30分钟)
而在增换购市场
技术成熟度成为决策关键
30万元以上消费群体中
76%认为燃油车的机械素质稳定性
(如变速箱平顺性、NVH控制)仍具优势
地域维度上
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因冬季极端低温
(年均-20℃天数超60天)
与充电设施密度不足
燃油车仍是刚需选择
除了市场考量
多家车企重提燃油车的重要性
燃油车在技术层面的优势不可忽视
近日,吉利汽车集团CEO
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论坛上透露
吉利始终认为燃油车是
市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会加大在这一领域的投入
此外
长安汽车也加大燃油车研发力度
旗下经典车型
全系焕新500Bar新蓝鲸发动机
动力提升42.86%
一箱油续航超1000公里
大众汽车、长城汽车
广汽集团等汽车大厂
也并未停止对于燃油车技术的研发
燃油车在全球市场依旧占据着主导地位
这或许才是许多车企不愿意
放弃燃油车的重要原因
根据中汽协数据
传统燃油车2024年出口457.4万辆
同比增长23.5%
新能源汽车出口128.4万辆
同比增长6.7%
这表明
海外市场对燃油车的需求更为旺盛
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充电设施不足等问题
他们更倾向高性价比的燃油车
不得不提的是
从长期来看
新能源的发展依然是必然趋势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
新能源汽车在零排放
或者低排放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然而
不可否认的是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
的长期共存将会是大概率事件
“油电并存”“油电同进”
或许才是大势所趋
最后
油宝想说
无论你需要加油、充电,还是加氢
均可前往中国石油综合能源站
油宝将为你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
一站式能源补给解决方案
关于燃油车与新能源车
未来的发展趋势你怎么看?
欢迎评论区告诉大家~

文字 | 宋清海
素材来源 | 公安部、新华社、华夏时报、广州日报
原标题:《强势反超!燃油车要逆势翻盘了?》
来源:中国石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