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腾势D9 DM-i的车友向我们提出,希望了解更多关于插混车型的保养细节。他们渴望得知,在汽车行业内,其他插混车型的保养状况究竟如何。在新能源车友的普遍认知中,插混车型的保养相较于纯电车型而言更为繁琐,因为插混车既配备了发动机系统又拥有电机系统,而纯电车型的保养则主要集中在检测方面。
在探讨插混车型的保养状况时,我们回顾了蔚来、小鹏和威马等品牌的纯电车型保养情况。例如,威马10万公里的保养费用大约为2000元,蔚来7.6万公里的保养费用为2404元,而小鹏G3在2万公里内进行了三次保养,仅花费了233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品牌都提供了积分抵扣制度,拥有足够积分的车主甚至可以享受免费保养。
然而,当我们将目光转向插混车型时,发现情况大不相同。以233元为例,这仅能勉强覆盖一次插混车的保养费用,而2404元则可能是某些总里程不足2万公里插混车型两次常规保养的总费用。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插混车型的保养情况,我们广泛搜集了包括比亚迪、理想在内的11个不同品牌、20款不同车型的用户保养手册,并与多位车主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对插混车型的保养情况有了更为细致的了解。
插混车常规保养的五大特点
首先,要明确的是,插混车的保养并非同时涵盖电路系统和燃油系统,而是分为发动机保养和整车保养两部分,遵循“先到为准”的原则,即依据时间和里程中的先到者来确定保养周期。
若您的日常驾驶以电力为主,那么保养周期和项目将与纯电动车型基本保持一致;而若以燃油为主,则保养周期和项目将更接近于传统燃油车型。
然而,总体而言,插混车型的保养相较于纯电车型而言更为复杂,不仅保养周期更短,费用也相对较高。基于此,我们将插混车型常规保养的特点概括为以下五点:
- 从保养形式来看,多数插混车型的保养被划分为发动机保养与整车保养两大类,遵循“先到为准”的原则,即依照时间或HEV里程(即燃油车行驶里程)中的先到者来确定保养时机。发动机保养主要关注时间和HEV里程,而整车保养则以时间和总行驶里程为依据。当然,也存在极少数车型仅依据发动机工作里程和时间进行保养,不受纯电里程的影响。对于这类车型,用户的驾驶习惯将直接影响保养情况:电力驱动时,其保养方式与纯电动车相似;而燃油驱动时,则更接近于传统燃油车的保养方式。
- 在保养周期方面,插混车型的首保周期因车型而异。部分车型以HEV里程和时间为主要考量,其首保周期可能短至3000公里或3个月,或长达5000公里或半年。在此情况下,即便车辆的纯电里程已累积至两三万公里,用户仍无需进行保养。另外,一些车型则以总行驶里程和时间作为首保的依据,其首保周期可能介于3500公里或半年至5000公里或半年之间。
对于定期保养,插混车型同样存在两种不同的保养周期标准。一种是以HEV里程和时间为主,其定期保养周期可能为3500公里或半年,或延长至5000公里或1年。另一种则以总行驶里程和时间为依据,其定期保养周期可能设定在7500公里或半年,甚至长达10000公里或1年。
3. 在插混系统方面,增程式系统的保养周期相较于多档DHT等混动系统车型更为简洁,主要关注增程器的行驶里程。
4. 比亚迪旗下的插混车型在保养周期上最短且最频繁。
5. 腾势D9 DM-i的保养周期最为频繁,同时,该车型也收到了最多的用户反馈。
用户反馈摘录:
比亚迪车主反馈1: “我对于皓影并不熟悉,但我认为增加广告曝光是必要的。例如,问界在广告推广上就做得相当出色,微博和商场都能看到其广告。只要对车感兴趣,无论是否购买,都会想去了解。”
比亚迪车主反馈2: “本田若能增加一些曝光度,我或许会考虑。但目前市场上,比亚迪的广告推送较多,且身边的朋友和亲戚也都在开比亚迪,外观和配置都让我满意。因此,在新能源领域,我可能更倾向于选择比亚迪。”
比亚迪车主反馈3: “有人向我推荐过迈腾的混动版,但找车过程相当困难。几乎找不到展车或试驾车,这让我很困扰。如果你们想大力推广这款车,那么确保每个销售点都有充足的展车和试驾车是至关重要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