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保有量破三千万,汽油为啥还没降价?
2014年那会儿,新能源车在街上见到一辆都稀罕。记得我爸那年换车,还专门问了销售,说电动车能跑多远?销售挠头说:“一年全国才卖七万多台,渗透率零点几,不用操心。”谁想到十年后,这玩意直接翻了136倍。2024的马路上,每两辆新车里就有一辆是新能源,有时候小区停车场半夜还能听见充电桩滋啦滋啦响。
前阵子和老同学聚会,他家去年刚提了台混动,说是“既能省油,又不怕冬天趴窝”。但他也吐槽:“这混动还是加油的,就是少加点。”群里还有个哥们自驾西北回来,一路找充电桩累成狗,到最后干脆租燃油SUV拉着全家转悠。他说现在纯电出远门真得琢磨路线,不然半道真急人。
你要说这么多新能源上路,是不是咱国家汽油消耗一下子下来了?其实没那么简单。我去修理厂做保养时顺嘴问师傅,他乐呵呵地跟我掰扯:“兄弟,你看着满大街都是绿牌,但92%的私家车还是烧汽油的。再一个,现在旅游火,自驾队伍壮观得很,这些人大部分还开的是燃油或者混动。”
维修间隙瞄了一眼工位边的小黑板,上面写着“今年成品油销量同比增长3.5%”,柴油倒是跌了一点。我琢磨柴油为啥先掉呢?隔壁物流公司老板喝茶时随口一句,“LNG重卡越来越多,我们厂都换天然气卡车好几年了,再不换成本压死人。”而且据说有些短途运输线已经开始试水纯电重卡,不过司机们反映夏天空调不给力——这算冷知识吧。
再回头看加油站,那是真实变化最明显的地方。有次回老家县城,发现原来五岔口那个老中石化关门大吉,新开的便利店取而代之。本地朋友叹气:以后可能只有国道边、城区主干道还能看到加油站,以前随便拐弯就能补给,现在绕圈找,加一次比过去费劲不少。
师傅还打趣过一个事儿,说未来开燃油豪华品牌就是身份象征。“等哪天国七排放来了,小排量经济型直接被逼退市,只剩那些买得起贵税、贵配件的大佬继续烧汽油,到时候普通人想玩‘机增’都难。”
还有件事容易被忽略:新出的某款高配纯电车型带热泵空调,据邻居阿姨讲,她冬天上下班不用裹羽绒服进驾驶室,比她闺女那台低配版舒服太多。这种配置以前根本没人关心,现在成选购重点。反倒是一些早期买入插混的人抱怨,用久了动力系统小毛病频发,修起来比单一动力麻烦,还不如彻底选纯电或传统燃油省心。这也是最近微信群里常吵的话题之一。
至于国际原材料价格,我只记住一句话——石头(指石化行业)永远有人盯着赚钱,你以为用的人少它就便宜吗?其实供需关系复杂,有时产量缩减更快,所以价格该涨照样涨。今年春季朋友圈流传段子,“2030年以后,加一次92号要预约”。虽然夸张,但趋势摆在那儿:加注变难,费用水涨船高,大概率不是危言耸听。
最后补个八卦,据搞能源统计的小表妹爆料,全国每减少20%汽耗,对应差不多2万座加注站消失。所以别觉得现在开燃油方便,以后想体验小时候“闻汽味”的日子,也许只能去博物馆参观复古展览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