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骏悦也Plus换标雪佛兰,巴西卖2.86万美元,价格翻倍引热议

最近汽车圈里有这么一件事儿,引起了不少人的讨论和好奇。

咱们国家上汽通用五菱生产的一款挺火的小型电动车,叫宝骏悦也Plus,在国内的售价是九万多块钱。

可就是这同一款车,最近被挂上了美国雪佛兰的标志,运到南美洲的巴西去卖,名字改成了Spark EUV,起售价竟然折合人民币二十万出头。

宝骏悦也Plus换标雪佛兰,巴西卖2.86万美元,价格翻倍引热议-有驾

这价格一下子翻了一倍还不止,很多人就纳闷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我们的车子到了国外就成了“香饽饽”,还是说这其中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门道?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给捋清楚。

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这台在巴西卖的雪佛兰Spark EUV,和咱们国内的宝骏悦也Plus,基本上就是同一台车。

这在汽车行业里叫“换标车”,操作很简单,就是把车子的生产线和设计图纸基本不动,直接把车头车尾的标志,从宝骏的马头换成雪佛兰的“金领结”,方向盘上的标也跟着换一下,然后就作为雪佛兰自己的新车型推向市场了。

从外观上看,那股硬朗的“方盒子”造型,跟小号的路虎卫士似的,一点没变。

车身尺寸,长宽高、轴距,全都一模一样。

车里面的配置也几乎是原封不动地搬了过去,比如那个不大不小的液晶仪表盘,还有中间那个挺显眼的悬浮式中控大屏,甚至连咱们引以为傲的大疆车载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都一起打包带到了巴西。

宝骏悦也Plus换标雪佛兰,巴西卖2.86万美元,价格翻倍引热议-有驾

动力系统也没做任何调整,还是那个后置单电机,一百零一匹的马力,日常在城市里开绝对是绰绰有余,官方标称的四百多公里续航,也和国内版本保持一致。

既然车是完全一样的车,那问题的核心就来了:为什么价格能差这么多?

这多出来的十一万多块钱,到底是什么构成的?

这笔账,咱们得一步一步地算。

首先最大的一块成本,就是巴西当地高昂的税费。

巴西这个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汽车制造业,对进口汽车设置了非常高的关税壁垒。

一辆车从中国出口到巴西,要面临好几道税。

最主要的就是进口关税,然后还有工业产品税、流转税等等一系列复杂的税费。

这些税加在一起,不是一个小数目,往往能让一辆车的成本凭空增加一大截。

宝骏悦也Plus换标雪佛兰,巴西卖2.86万美元,价格翻倍引热议-有驾

这就像我们从国外买东西,过海关要交税一样,汽车这种大件商品,税率自然更高。

所以,车价翻倍,有很大一部分是交给了巴西的税务部门,这是硬性成本,省不了。

其次,是跨国经营的成本。

你想想,把成千上万台汽车装上巨大的滚装船,漂洋过海从中国运到巴西,这中间的国际物流费用、保险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车子到了巴西港口,还不能直接就卖。

雪佛兰作为销售方,它要在当地建立起一整套的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

这包括建设4S店、培训销售人员和维修技师、储备充足的零配件、在电视和网络上投放广告进行市场宣传等等。

这些所有的运营活动都需要花钱,而且是在巴西当地用当地的货币支出,成本不低。

这些最终都会被分摊到每一辆车的售价里,消费者买单的时候,实际上也为这些服务和运营成本付了钱。

宝骏悦也Plus换标雪佛兰,巴西卖2.86万美元,价格翻倍引热议-有驾

再有一点,就是品牌价值的因素。

这一点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实实在在影响着价格。

雪佛兰是美国通用汽车旗下的核心品牌,在巴西乃至整个南美市场经营了很多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汽车品牌。

当地老百姓对这个“金领结”标志有很高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当宝骏悦也Plus挂上雪佛兰的标之后,它就不再仅仅是一款来自中国的性价比小车,而是被纳入了雪佛兰全球产品体系,享受雪佛兰的品牌背书和售后服务承诺。

很多消费者愿意为这种品牌的信赖感和完善的服务网络多付一些钱,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品牌溢价”。

通用汽车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敢定出比同平台的中国原型车高出一倍的价格。

他们赌的就是,巴西消费者会认可“雪佛兰”这个牌子所带来的附加值。

当然,即便价格定得这么高,这台车在巴西也不是没有竞争对手。

宝骏悦也Plus换标雪佛兰,巴西卖2.86万美元,价格翻倍引热议-有驾

咱们中国的另一个汽车品牌比亚迪,也在积极开拓巴西市场。

比亚迪的海鸥车型,在巴西的售价折合人民币大约在十五万左右,比这台换标的雪佛兰Spark EUV要便宜不少。

这就形成了一个很有趣的对比:比亚迪是坚持用自己的品牌,自己建渠道,用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去打市场;而上汽通用五菱则是选择了一条“借船出海”的道路,利用合作伙伴通用汽车在当地成熟的品牌影响力和销售网络,直接切入市场。

这两种不同的出海策略,也反映了我们中国车企在走向世界时多样化的思考和尝试。

总的来说,宝骏悦也Plus在巴西摇身一变,身价翻倍,这背后是关税、物流、运营成本和品牌价值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们作为普通人,看到这个新闻,除了惊叹于价格差异之外,更应该看到背后积极的一面。

这件事清清楚楚地表明,中国汽车工业的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过去,我们总是听说国外品牌为中国市场推出“特供车”,用一些相对老旧的技术平台来迎合我们。

而现在,情况反过来了,国际汽车巨头开始主动找到我们,把我们自主研发、设计新潮、技术先进的车型,换上他们自己的标志,拿到海外重要市场去当主力产品卖。

这充分说明,我们的产品在设计、质量、智能化水平上,已经具备了国际竞争力,足以被全球主流品牌所认可。

这不仅仅是一桩生意,更是中国制造业从“代工生产”走向“品牌输出”和“技术输出”的一个生动缩影,值得我们为之感到骄傲。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