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大众那台叫探歌,也就是国外叫T-ROC的小型SUV要全新换代了。
一说起大众车,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就是那张用了好多年的“大众脸”,感觉设计师是不是把一把尺子用到了退休。
不过这次,大众好像是真听进去了咱们消费者的念叨,准备给这台在欧洲卖得特别好的明星车型来一次彻头彻尾的大改造。
那么,这台全新的探歌到底变成了什么样?
它到底是真心实意地想给我们惊喜,还是又一次换个壳子继续卖?
这背后其实反映了大众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里,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和不得不做出的改变。
咱们今天就以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视角,好好聊聊这台新车,看看它到底值不值得我们期待。
首先,变化最大的就是这张脸。
以前咱们总开玩笑说,把大众所有车的车标都挡住,很多人可能都分不清谁是谁。
但这次新探歌的前脸,可以说是彻底跟过去告别了。
它把之前那个密密麻麻的蜂窝中网给取消了,换成了一个更像是电动车风格的封闭式设计。
最亮眼的地方在于,它加了一条贯穿整个车头的LED灯带,还把中间那个大众的LOGO也做成了可以发光的样式。
这个设计咱们国内的消费者可太熟悉了,很多国产新势力品牌早就这么玩了,晚上点亮之后辨识度和科技感确实非常强。
这说明大众也开始学习这些能抓住年轻人眼球的流行元素了。
同时,为了突出所谓的“战斗范”,它把下面保险杠的进气口做得特别大,配上黑色的装饰件,整个车头看起来确实比以前凶悍了不少,有种小钢炮的既视感。
这种设计语言的转变,不再是以前那种四平八稳、人畜无害的样子,而是变得更有攻击性,更想去吸引那些追求个性和驾驶乐趣的年轻买家。
再来说一个咱们中国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空间。
现款的国产探歌,虽然定位是紧凑型SUV,但它的后排空间确实是很多人吐槽的重点。
一米八的大个子坐进去,膝盖基本上就顶着前排座椅了,长途旅行对后排乘客来说绝对算不上是享受。
这个问题,大众这次给出了一个非常直接的解决方案:新一代车型的车身长度,足足增加了12厘米。
12厘米是什么概念?
对于一台车来说,这几乎是半个级别的跨越。
这意味着新车的后排腿部空间将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后排乘客终于可以有一个相对舒展的坐姿,后备箱的储物能力也相应地变强了。
这个改变可以说非常精准,完全是冲着中国家庭用户的核心需求来的。
在中国,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台车,这台车需要满足上下班代步、周末全家出游、逢年过节拉着大包小包回老家等各种场景,所以一个宽敞的内部空间,比很多花里胡哨的配置都来得重要和实在。
大众能在这方面下这么大功夫,也说明他们深刻理解了中国市场的特殊性。
接着我们进到车里看看。
内饰的变化同样是翻天覆地的。
如果你对前两年大众车型上那个触摸式的方向盘按键有印象,那你肯定知道它有多么不方便。
开车时想盲操调个音量,结果手指一滑就变成了切歌或者呼出语音助手,这种体验让无数车主叫苦不迭。
好在,大众这次终于“悬崖勒马”,在新探歌上,我们看到了熟悉的实体物理按键回归了方向盘。
这个改动虽然小,但意义重大,它说明大众开始真正地把用户的实际使用体验放在了设计的首位,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所谓的科技感而牺牲了实用性。
整个中控台也换上了大众最新的设计,一块尺寸达到13英寸的悬浮式大屏幕非常显眼,配合全液晶仪表盘和抬头显示功能,整个驾驶舱的数字化水平总算是跟上了主流水平。
要知道,在内饰科技感的营造上,我们的国产品牌已经走了很远,大众作为老牌巨头,再不跟上就真的要被时代抛弃了。
此外,像手机无线充电、座椅按摩这些舒适性配置的加入,也让这台车的档次感有了不小的提升。
最后,也是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动力系统。
根据海外发布的信息,新一代T-ROC全系都将配备48伏轻度混合动力技术。
这个“轻混”可能听起来有点复杂,说白了,它就是在传统的汽油发动机基础上,加了一套小型的电机和电池。
这套系统不能像比亚迪的DM-i那样让你纯电跑几十上百公里,但它能在很多细节上优化你的驾驶体验。
比如在城市里频繁启停等红灯的时候,电机可以帮助发动机更平顺、更快速地启动,你几乎感觉不到传统燃油车那种启动时的抖动。
在你需要急加速超车时,它也能瞬间提供额外的动力辅助,让车子响应更快。
最重要的,它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油耗,尤其是在拥堵的城市路况下,日积月累下来也能省下一笔不小的油钱。
说了这么多优点,现在该泼一盆“冷水”了,或者说,是提出一个我们所有国内消费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以上描述的这些美好变化,都是基于海外发布的版本。
按照大众在国内的一贯做法,这款车由一汽-大众国产之后,到底能保留多少“原汁原味”的东西,是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的。
比如,那个全系标配的48伏轻混系统,国产后会不会因为成本考虑而被取消,继续沿用现有的1.5T纯燃油发动机?
在国内这个价格战已经白热化的市场,每增加一点成本,都会让它在面对性价比极高的国产混动车型时,少一分竞争力。
再比如,那些发光的车标、矩阵式大灯、座椅按摩等高端配置,会不会只出现在售价高昂的顶配车型上,而大部分人购买的主销车型依然是“丐版”?
车身加长了12厘米是好事,但会不会为了进一步拉开与兄弟车型的差距,而在其他看不见的地方,比如底盘用料、隔音材料等方面做一些简化?
这些都是我们根据过往经验,不得不产生的合理担忧。
总而言之,新一代大众T-ROC的发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努力求变、积极迎合市场趋势的大众。
无论是在外观设计、内部空间、科技配置还是动力系统上,它都展现出了极强的产品力,几乎把现款车型所有的短板都补齐了。
这背后,我们能清晰地看到来自中国汽车品牌的巨大压力。
正是因为我们的国产品牌在设计、技术、配置和价格上步步紧逼,才迫使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合资品牌,不得不放下身段,拿出更有诚意的产品来参与竞争。
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但最终,这台新探歌在国内市场的命运如何,还是要看一汽-大众的最终定价和配置策略。
如果它能带着足够的诚意,将海外版的大部分优点都保留下来,并给出一个有竞争力的价格,那么它依然有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得一杯羹。
反之,如果又是“区别对待”,那在今天这个选择极其丰富的市场里,消费者恐怕就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轻易买单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