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180亿,销量暴跌60%,销冠到生死一线,哪吒汽车经历了什么?

有人说,“新能源车企的成功,就像风口上的猪,风一停,摔得比谁都惨。”哪吒汽车,这个曾经的“黑马”,如今却深陷180亿债务泥潭,工厂停产、员工讨薪、供应商堵门,更别提销量暴跌、用户维权。前CEO张勇一句“去英国融资”,直接将舆论炸了锅。

跑路还是融资?行业内外议论纷纷。那些曾经被寄予厚望的造车新势力,为什么总是走向同一个结局?

哪吒的现状,或许就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新能源造车行业的残酷真相:没有核心技术,盲目扩张,最终只会被市场淘汰。

亏损180亿,销量暴跌60%,销冠到生死一线,哪吒汽车经历了什么?-有驾

一、从“补贴王”到“债务王”,哪吒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步?

哪吒汽车的故事,起点不可谓不高。2018年,靠着政策补贴和低价策略,哪吒迅速抢占市场,用“性价比”打动了无数消费者。2022年,哪吒汽车更是以15.2万的年销量登顶新势力销冠,一度风光无限。

然而,快速扩张的背后,是烧钱速度远超造血能力的隐患。

根据财务数据,从2021年到2023年,哪吒汽车连续三年亏损,分别亏损48.4亿元、66.6亿元和68.67亿元,累计亏损超过180亿元。到了2024年底,公司账面仅剩28.4亿元现金,却背负着近百亿的债务,其中三分之二是拖欠供应商的货款。

为了填补这个窟窿,哪吒试图用“债转股”的方式劝说供应商接受股份代替货款。然而,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不仅未能缓解危机,反而激怒了部分供应商,导致20多家供应商集体起诉维权。与此同时,工厂停产、经销商讨债的消息频频传出,哪吒已然陷入全面停滞。

二、“高端梦”成噩梦,张勇离任后遗留的烂摊子

哪吒的高端化转型,堪称失败案例的教科书。为了追赶蔚来、理想等品牌的成功路径,张勇在2022年启动了高端车项目,推出了定价更高的哪吒S和哪吒GT。然而,这种“速成式高端化”并未得到市场认可。

以哪吒GT为例,这款耗资8亿元研发的轿跑车,月销量竟不足300辆。

更糟糕的是,高端化的失败直接拖垮了哪吒的基本盘。中低端车型的销量在2024年暴跌60%,研发高端车型的巨额投资也血本无归。张勇的离任被视为“甩锅跑路”,尽管他坚称自己只是去英国融资,但舆论和员工的信任已被彻底击碎。

此外,哪吒高层管理团队也经历了剧烈动荡。张勇卸任后,高管王俊平、戴大力等核心人员纷纷离职,研发团队被大规模裁撤,内部大裁员、降薪的消息更是让员工士气跌至谷底。

亏损180亿,销量暴跌60%,销冠到生死一线,哪吒汽车经历了什么?-有驾

三、从神坛跌落,哪吒的困境是行业的缩影

哪吒汽车的遭遇并非个例,而是整个新能源车企面临的普遍问题。威马、高合、极越等品牌的“暴雷”早已为行业敲响警钟。威马在2023年申请破产,负债高达200亿,工厂和门店全部停业;高合因盲目转型高端市场,负债157亿,不得不走向破产重组;极越即便有百度和吉利的加持,也因资金链断裂而惨淡收场。

这些失败案例的共同点在于:缺乏核心技术,过度依赖融资,盲目扩张导致烧钱速度远超造血能力。哪吒汽车从低端市场的“性价比之王”到高端市场的“路人甲”,其失败的本质正是踩中了新能源车企的三大雷区。

四、融资能否救命?哪吒的未来仍悬而未决

亏损180亿,销量暴跌60%,销冠到生死一线,哪吒汽车经历了什么?-有驾

目前,哪吒汽车唯一的希望是张勇此次的英国融资。然而,融资能否成功尚且未知,就算拿到资金,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新能源车企从补贴时代转向市场竞争时代后,早已不再是“靠钱堆就能成功”的行业。

更重要的是,哪吒能否重拾消费者和供应商的信任?在品牌形象受损、用户信心丧失的情况下,即便有资金注入,也很难短时间内实现“回血”。此外,如何在激烈的价格战中找到差异化竞争点,避免被边缘化,更是摆在哪吒面前的一道难题。

亏损180亿,销量暴跌60%,销冠到生死一线,哪吒汽车经历了什么?-有驾

结语

从“黑马”到“泥潭”,哪吒汽车的故事是整个新能源车企行业的一面镜子,照出了这个行业的浮躁与残酷。靠补贴起家,盲目扩张,最终沦为债务的囚徒。张勇的“英国融资”能否带来转机?

哪吒能否挺过这场生死存亡的危机?答案尚未揭晓,但可以肯定的是,新能源车企的“烧钱时代”已经过去,真正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说到底,市场不相信眼泪,更不会为“哪吒”这样的故事买单。你觉得哪吒汽车还有翻盘的可能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