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天籁PLUS亮相,华为鸿蒙座舱加持,空间动力有调整

提起这几天汽车圈里最热的事儿,估计全新日产天籁PLUS亮相这茬,大家都多少刷到过。都说现在国产车卷到飞起,合资车的日子不太好过,结果东风日产又来了一次大动作,把天籁拿出来精雕细琢了一遍,不光外观、空间调大,还居然搬上了华为鸿蒙智能座舱。这消息刚一出来,网络上一片讨论,有人说:“日产这是要彻底翻身了?”有人不以为然:“再怎么变,不还是那台天籁?”但问题可真有这么简单吗?合资品牌的自救,靠的是这些新变化,还是能不能理解中国用户的心?我倒是觉得,这事里头值得琢磨的地方,还真不少。

首先,每台车的换代,大家都盯着外观有没有新意。这波日产的确下了点功夫。V-Motion前脸变大了,“V”字型格栅一上来就有煞气,搞得霸气又现代。镀铬饰条加的也多——说实话,现在敢玩这么多镀铬的,有点90后、00后的审美反向走,但真坐在实车前面看,确实扎眼又上档次。尤其是近年国产品牌的新能源车一个劲儿刮极简风,合资车搞这种差异化,反倒又卷回到“比谁更辨识度高”上去了。贯穿式LED灯带、鳞状中网什么的,全给加持上了,晚上在路上绝对不容易认错。

不过,有没有人想过,这种“辨识度”到底对现在消费者还有多大诱惑力?车外型这东西,这几年分化得挺明显,一是极简、二是机甲,三是“帅我要帅过隔壁老王”。日产这套大V前脸,属于日系豪华感的最后倔强,拉不拉得回来年轻人,关键还是得看它挠没挠到痒处。

再看车身和内饰。4920mm的车长摆那儿了,基本把天籁从中型车推进了B+级,妥妥空间大户。年轻人买车空间其实看得越来越重,出门能拉家带口,能装能躺,哪怕平常一个人用,坐进去松快也是面儿。所以空间用料往大了做,总归不是坏事。新轮毂新颜值、悬浮车顶、哑光灰车漆,这些设计语言很明显就是往年轻、运动的圈子里靠。日产现在是不是终于明白,绕来绕去,90后、00后才是下一代消费主力?还是说,他们仅仅是在模仿自主、比亚迪一众“张扬外观”的套路?这波外观升级,到底是自信,还是有点被市场逼得跟着走的无奈?值得好好玩味。

说到底,这一代天籁最大的话题并不是外观,而是“搭载了华为鸿蒙座舱系统”。大家都明白,现在车企不喊智能化都不好意思发布新车。但说来说去,大多数品牌智能化还就是把导航界面做得大一点,语音助手加个二次元皮肤,大多数人用三个月后弃用。可是华为鸿蒙这个名字分量就不一样。华为做手机做通信硬件,智能互联血液里长的,这帮子技术控弄出的东西,和手机、平板、家里音响搅一起,一个“打通生态圈”的故事,日产讲出来才算有内容。

到点子上了,问题来了——日产和华为合作的鸿蒙座舱,究竟能不能干点不一样的?是流畅度比一般车机强,还是说手机车机无缝互操系统、云端语音识别、应用生态这些真用起来能上瘾?消费者到底要的是什么?是车机上能点外卖,刷抖音?还是那一套“车不再是一台移动的交通工具,而是你的第三生活空间”?我们是不是都高估了这些功能?毕竟开车还是道路为主,五花八门的功能最后能留下的,有几个真成了刚需?

但不管怎么说,日产这回“抱大腿”找上华为,绝对是对了中国市场的脉。现在自主品牌干得风生水起,不少合资品牌还在用上个时代的老车机。日产直接和国内科技大佬合作,这在合资阵营里头,算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标志。以后大众、丰田、别克们会不会跟着学,也未可知。大家应该都发现了,现在卖得好的车都聪明——核心底层逻辑是得懂中国用户要什么。

再聊聊动力。还是熟悉的2.0L自吸和2.0T涡轮,还都匹配了CVT。这套老三样,谈不上太多惊喜,但撑得住一份成熟和稳定。“大马拉小车”、“动力够用但不暴躁”,其实是日系一贯路线。日产应该是权衡过,许多用户图的就是经济耐用和家用省事儿。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破百加速5秒的体验,目前这个价位段,要强动力、要极速的小众群体,大几率还是会选择其他品牌车型。所以日产能守得住这块家用大盘子,也就算没错方向。只是现在混动、插电遍地,日产要是不加快电动化,再靠“纯油”还能走多远,也是要问问自己的事情。

还有些细节倒是容易被忽略,比如智能驾驶辅助。说新也不算新,现在合资自主搞这个都成标配,比如自动跟车、车道保持、自动泊车。只是之前日产在这块不温不火,现在终于开始和Momenta这些合作,端到端算法提升,说明日产是真不甘心被落下。但说实话,大多数用户用这玩意,体验一次觉得好用,平常还是“手握方向盘,脚踩油门”。科技当然重要,但家用日常实际体验才是真理。

问题说回来,现在的汽车市场,是不是合资品牌只要跟紧中国科技步伐、在外观上不断微调,就一定能收割吗?咱们习惯了“推新车就能爆单”的逻辑,但市场真不是吃这一套了。用户要的越来越杂、越细分——颜值、智能、动力、品质、售后、诚意都要,少一样就得挑毛病。

日产天籁PLUS的出现,可以说是典型的合资“新自救”模式。抱国内科技大厂大腿,拼智能化进阶,外观尺寸追潮流、内部空间卷大卷舒服,各种轮毂、配色玩个新鲜。以前主流合资车,仗着一套用烂了的名号“耐用、省油、保值”,混到现在,发现用户的饭不好骗了。如今谁都知道国产车进步飞快,吉利、比亚迪、长安、理想缘何屡屡成功?一手智能化、一手体验感,定价和诚意好得一塌糊涂,服务配套还不差。

日产的方案,是既不放弃自己在品质上的坚持,又敢大胆借力中国科技;这叫做“知耻而后勇”,认清了自己短板,也不搞虚招,快刀斩乱麻补一刀。但能不能真正成功,实际还要看这玩意卖到终端,优惠幅度有多大,体验店啥时候能上货,华为鸿蒙靠谱吗,售后配套跟不跟得上……可别又掉进老合资的“慢半拍、反应迟、体验割裂”的老坑里。

从消费者视角说,现在就是什么都想要,什么都不多付钱还要用得爽,厂家拼的是谁能把用户的“贪心”满足好点。天籁PLUS这波,有动作、有看点,也有诚意。日产未来怎么走,走不走得出新花样,我觉得不妨抱着观望和鼓励的态度,给他们一点压力也给点时间看看。

最后扯个题外话,现在的汽车行业,大鱼吃小鱼已经成了老黄历,新的玩法是“谁主场景、谁主生态”,谁懂中国、谁才能赢。 拼动力、拼颜值,不如拼生态、拼服务、拼智能。老合资要想翻身,必须得学习,学会重新认识客户,别端着架子。天籁PLUS能成为一个标志性转折,还是又一场表面花哨,结果销量一地鸡毛的试水?几个月后,市场自然会交出答卷。到时候,谁在喊YES,谁在喊NO,才是真正该看的。

这年头车圈的刺激赛,才刚开始。日产这步棋走得好不好,咱们一块看,别光听厂家自夸,得看最后,谁的钱包为谁买单。

全新天籁PLUS亮相,华为鸿蒙座舱加持,空间动力有调整-有驾
全新天籁PLUS亮相,华为鸿蒙座舱加持,空间动力有调整-有驾
全新天籁PLUS亮相,华为鸿蒙座舱加持,空间动力有调整-有驾
全新天籁PLUS亮相,华为鸿蒙座舱加持,空间动力有调整-有驾
全新天籁PLUS亮相,华为鸿蒙座舱加持,空间动力有调整-有驾
全新天籁PLUS亮相,华为鸿蒙座舱加持,空间动力有调整-有驾
全新天籁PLUS亮相,华为鸿蒙座舱加持,空间动力有调整-有驾
全新天籁PLUS亮相,华为鸿蒙座舱加持,空间动力有调整-有驾
全新天籁PLUS亮相,华为鸿蒙座舱加持,空间动力有调整-有驾
全新天籁PLUS亮相,华为鸿蒙座舱加持,空间动力有调整-有驾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