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全新SUV曝光:车长5.3米 预计30万

雷军盯着后台数据手指在屏幕上滑动了好几次最后不得不扶了扶眼镜确认自己没看错YU7开售3分钟订单冲破20万台。 他对着直播镜头摇头感叹:“这个数字绝对创造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奇迹。 ”

而就在YU7的订单数字还在疯狂滚动时小米汽车工厂的测试道上另一台体型更大的伪装车正在加速驶过弯道。 这款代号“昆仑”的全新SUV车身长度被实测超过5.3米比刚上市的理想L9、问界M9还要长出一截直接杀入全尺寸SUV的战场。

从曝光的伪装车照片看这台车虽然裹着厚实的车衣轮廓线条硬朗方正前脸设计与YU7风格接近车顶位置凸起的激光雷达模块非常显眼透露出它高阶辅助驾驶的定位。 三排座椅布局清晰可见内部人士透露它提供六座和七座两种方案一举解决小米此前只有五座车的短板。

小米全新SUV曝光:车长5.3米 预计30万-有驾

动力系统是这次新车的核心看点。 小米没有选择纯电路线而是采用增程式方案。 1.5T增程器来自东安动力和理想L9同款配合双电机驱动综合马力超过400匹。 纯电续航200公里满油满电综合续航直接冲到1500公里以上彻底告别里程焦虑。

充电速度也没妥协支持800V高压快充技术15分钟能补充300公里续航。 后轮还搭载了转向系统尽管车身庞大转弯半径反而缩小开起来比预想的灵活。

车内延续小米SU7的科技风格中控大屏搭配可旋转仪表盘车机系统用澎湃OS和小米手机、智能家居无缝联动。 空调提前启动、回家自动开灯这些生态玩法都将是标配。

小米全新SUV曝光:车长5.3米 预计30万-有驾

最让市场震动的是定价策略。 内部讨论方案显示这款全尺寸SUV很可能把起售价压到30万左右比问界M9的46.98万、理想L9的42.98万低了超过10万元。

这种打法和小米SU7、YU7的策略一脉相承用顶配参数加低价位制造认知反差。 雷军在YU7发布会上就曾演示过这套心理战术:先把保时捷Macan、特斯拉Model Y拉出来对比性能再亮出低一截的价格瞬间点燃消费情绪。

低价策略的背后是供应链的极限挑战。 东安动力的1.5T增程器虽经市场验证也意味着核心部件依赖外部采购。 一位供应链人士坦言:“小米自研三电技术还在爬坡期现阶段只能靠整合能力控制成本。 ”

小米全新SUV曝光:车长5.3米 预计30万-有驾

产能问题更现实。 北京工厂一期产能已接近饱和每天满负荷运转只能下线约1000台车。 YU7刚上市就积压了24万张订单交付周期拉长到9-12个月。 二期工厂7月才投产三款车同时排产的压力极大。

市场时机倒是踩得精准。 问界M9还没大规模交付理想L9上市已超两年产品周期进入中段。 30万级增程SUV市场出现短暂空窗小米的入局卡位相当精准。

不过全尺寸SUV的用户更看重品牌沉淀。 某新势力门店销售直言:“买50万级别SUV的客户第一句就问品牌历史第二句问服务网点。 ”小米作为新入局者靠低价能抢多少订单还要看实车体验。

小米全新SUV曝光:车长5.3米 预计30万-有驾

测试车上清晰可见的激光雷达预示着智驾能力将是重要卖点。 此前小米SU7在自动泊车测试中撞墙的视频仍在传播安全性质疑需要更多实测数据来化解。

充电网络则是另一个短板。 小米没有自建超充站800V快充要依赖第三方充电桩。 在长三角等核心区域问题不大对下沉市场用户来说体验可能打折。

从SU7到YU7再到这台全尺寸SUV小米用一年时间搭出“轿车-SUV-MPV”的雏形。 雷军曾说要冲进全球前五车企产品矩阵的快速铺开正是这个目标的真实注脚。

小米全新SUV曝光:车长5.3米 预计30万-有驾

如今在25万级市场YU7的24万订单已经让特斯拉Model Y和理想L7开始降价应对。 当这台更大的SUV带着30万定价入场高端新能源市场的价格体系将面临更彻底的冲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