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HRV混动版被称“移动图书馆”,低配配置遭车主吐槽
HRV这车,身边人有买的,也有犹豫观望的。去年年底,我在小区门口碰到老王,他那台灰色的HRV刚洗完,前脸那蜂窝格栅反光贼亮。他笑着说:“你看我这车像不像年轻人的玩具?”其实吧,这外形确实挺唬人的——夜里灯带一亮,比隔壁停着的大众SUV都扎眼。溜背线条拉出来,看侧面还真有点轿跑意思。
不过设计归设计,真用起来就得讲究实际了。我坐过一次后排,说实话,如果个子高点,比如我表弟一米八三,上去头顶就快蹭棚了。他自己也说长途开回老家时,经常得歪脖子伸懒腰,不然脑袋发闷。这事儿在我们家群里还调侃过,说本田MM理念牛是牛,但空间魔术对高个还是有限制。
倒是腿部空间不错,有次朋友带娃出门,把儿童座椅装上,还能塞下推车和行李箱。后备厢437升,不算大但够用,放倒座椅能扩展到1456升。有个细节大家不一定注意:前排中央通道下面镂空位置,其实很适合扔杂物。我老婆第一次坐进来,就把手包往那一丢,说比自家CR-V顺手多了。
聊动力,有两种选择:1.5T燃油和混动i-MMD。燃油版182马力、9秒多破百,对普通家庭绰绰有余。但现在身边更多人盯的是混动版本,因为省油又静音。有位邻居阿姨专门记账,她说市区上下班加200块钱92号汽油,一周不用加,两个月下来平均每公里花费比地铁贵不了多少。不过她也提到一个冷知识——堵车的时候实际油耗会上去一点,她自测最高跑到了7.3L/100km左右(夏天开空调)。但要不是遇上极端路况,一箱900公里还是靠谱的。
底盘悬架组合没啥可挑剔的,师傅检修时夸它麦弗逊+多连杆结构稳当;据群友麋鹿成绩76km/h、刹停37米出头,在同级别里不掉队。尤其混动车型起步电驱安静得离谱,有次深夜送孩子回家,小孩直接睡着,被戏称“图书馆”不是白叫。不过燃油版高速风噪大些,这也是有人抱怨必须把音乐声开大的原因。
安全方面,本田舍得下料,全系8气囊+ACE结构(听销售顺嘴一提,高强度钢比例49%),C-NCAP乘员保护分数92%多。但Honda SENSING系统嘛……低配用户心里的疙瘩一直没解开。不少人在微信群里嘀咕,“十五六万落地连全速域ACC都不给”,只有中高配才齐活,这种差异让不少人感觉不太舒服。“为啥不能像某些自主品牌一样全系标配?”还有维修师傅插话:“你要智能化,那肯定选国产啊,本田这套只能算基础。”
除了这些,还有几个小插曲值得说一下。有位北方城市的小哥冬天遇见过暖风启动慢的问题,据他说可能跟热管理逻辑有关,每次早晨打火都要等几分钟才能吹热气。另外偶尔OTA升级会卡顿,好几个人反馈升级完之后语音识别变慢,但4S店一般建议重启或恢复原厂设置,大多数时候问题能缓解,就是麻烦点罢了。而且保养费用其实并没有想象中便宜,小保养700块起步,不过发动机变速箱故障率是真的低,用三年只换过雨刷片和轮胎。
至于销量变化,今年2月只卖出去四百来辆,我问销售咋回事,他耸耸肩:“新能源抢走太多人。”对比下来,同价位新能源SUV一个月卖两万台起步,人家还能绿牌不限行。本田靠可靠性吃饭,可年轻家庭越来越认智能化、省心政策。这几年东风本田内部数据浮动明显,现在HRV占整体份额最多8%,属于偏小众但稳定的一档客户群体,多半就是追求合资品质又想要新鲜感的人在买。如果你住南方城市或者一年绝大部分时间城里面通勤,很适合。如果东北、西北这种地方,高寒天气下暖风表现一般,要提前考虑好自己需求再决定入手与否。(这个经验还是修理厂张师傅亲口提醒我的)
还有件趣事,上个月二手市场转了一圈,一台21年初上的HRV挂价不到12万,看起来成色不错,就是内饰塑料件容易划痕,这也是不少老司机吐槽的一点。“日系耐造归耐造,但内饰材质成本卡死了。” 也有人喜欢简洁好打理这一派,只能各取所需吧!
写到最后突然想到,上周末带娃去郊外露营,又见着熟悉那辆白色混动版HRV,从后备厢掏出折叠桌椅、锅碗瓢盆,再一次验证储物空间确实给力。孩子们围着LED尾灯跳舞,大人们喝茶聊天——谁还计较什么配置呢?生活琐碎,总归都是各取所需罢了……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散见于用户访谈、小区邻居闲聊及售后技师日常交流等场景。如涉及参数及体验,多为亲历或转述,仅供参考使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