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实施前,必买旧国标车,3大优势碾压新国标

最近大家要是去电动车市场转一转,可能会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

按理说,新的电动车国家标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国标”已经开始实施了,各种新标准的车子也陆陆续续摆满了店面,这些新车号称更安全、更规范,可奇怪的是,很多店里头卖得最火、最抢手的,反而不是这些新潮的“正规军”,而是那些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旧国标”电动车。

这事儿就让很多人纳闷了,新产品出来了,旧产品不都应该是赶紧清仓处理,图个便宜才有人要吗?

新国标实施前,必买旧国标车,3大优势碾压新国标-有驾

怎么到了电动车这儿,反倒是旧款成了香饽饽,甚至出现了排队抢购的景象?

这里面的门道,其实一点也不复杂。

跟一些卖车的经销商和行业里的老师傅聊过之后才明白,原来这旧国标车手里攥着三大“王牌”,是新国标车想给也给不了的,正是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地为它们投上一票。

咱们先从最直观的,也就是这车长什么样说起。

以前我们买电动车,那选择可太多了,走进一家大点的专卖店,简直是眼花缭乱。

有那种造型跟摩托车似的,线条特别硬朗,看起来很酷的运动款;也有那种车身圆滚滚,颜色鲜艳,看起来特别复古可爱的“小龟”款;还有各种各样为了载货或者带人方便,设计的奇形怪状但非常实用的车型。

可以说,以前的电动车市场,主打的就是一个“百花齐放”,你想要什么风格,基本上都能找到对应的车子。

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旧国标对于车身材料,特别是塑料外壳的使用限制比较宽松,给了设计师们非常大的发挥空间,他们可以天马行空地去设计,把车子做得既好看又有个性。

新国标实施前,必买旧国标车,3大优势碾压新国标-有驾

但是,新国标一出来,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为了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环保标准,新国标对车身非金属材料的使用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通俗点说,就是搞了个“限塑令”。

车身上能用多少塑料件,这些塑料件的强度和覆盖面积,都有了明确的规定。

这么一来,设计师的手脚就被捆住了,很多以前看起来很漂亮、很独特的造型,因为不符合新的安全规范,就不能再生产了。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新国标车,样子上就显得比较“收敛”,设计风格也逐渐趋于统一,大家为了达标,造出来的车子都大同小异,失去了很多个性化的元素。

这就好比以前大家可以穿各式各样的便服,现在统一要求穿校服了,虽然整齐划一,但也确实少了很多乐趣。

当这些五花八门的旧国标车因为政策原因,马上就要买不到了,它们就从普通的商品,变成了“绝版货”。

这种稀缺性一下子就让它们在消费者心里变得珍贵起来,很多人想着,再不买一辆自己喜欢的款式,以后马路上跑的电动车可能都长得差不多了,于是就抓紧这最后的机会,把心仪的“绝版造型”带回家。

新国标实施前,必买旧国标车,3大优势碾压新国标-有驾

说完了外观,咱们再聊聊骑起来的感觉,这可是核心中的核心,直接关系到每天出行的体验。

根据规定,不管是旧国标还是新国标,电动自行车的最高时速都被限制在25公里每小时。

但在实际执行上,两者的差别可就太大了。

旧国标车在出厂的时候,厂家虽然也设置了限速,但他们心里都清楚,用户在实际骑行中,总会遇到需要临时提速的情况,比如上班快迟到了,想开快一点,或者在一段没人的大路上,想体验一下速度感。

所以,旧国标车的限速装置通常是一个“软限制”,很多车主买车后,找修车师傅用解码器之类的工具,花个几十块钱就能轻松“解锁”,让车子恢复更快的速度。

就算不解锁,它也不会在你速度稍微超过25公里的时候,给你来个突然的惩罚。

而新国标车在这方面就显得特别“较真”和“铁面无私”了。

新国标强制要求所有车辆必须安装防篡改设计和超速断电装置。

这是什么意思呢?

新国标实施前,必买旧国标车,3大优势碾压新国标-有驾

就是你的车子一旦速度超过了25公里每小时,哪怕只快了一点点,车上的控制器就会立刻切断通往电机的电源。

你可以想象一下那个场景:你正在路上骑着车,前面有个慢悠悠的行人或者自行车挡着路,你想稍微加点速超过去,结果油门一拧,车速刚过25,整辆车“咯噔”一下,瞬间就失去了动力,车身猛地一顿,人往前一冲。

这种感觉不仅非常难受,而且在复杂的路况下,比如你正在车流中穿行,这种突然的失速是非常危险的。

虽然这个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安全,但在我们国家这种人多车多的交通环境里,有时候确实需要一点瞬间的爆发力来摆脱危险或者顺利通过路口、爬上陡坡。

旧国标车恰恰提供了这种“心照不宣”的动力空间,而新国标车这种“一刀切”的断电方式,虽然保证了绝对不超速,却牺牲了太多骑行的流畅度和应对突发状况的灵活性。

对于那些每天通勤路程比较长,对速度有一定要求的用户来说,这种“一加速就断电”的体验实在是难以忍受,他们自然会更偏爱那个更“懂事”、更灵活的旧国标车。

最后,也是最实在的一个原因,就是价格了。

新国标的过渡期是有时间限制的,眼看着最后的期限一天天临近,对于经销商和厂家来说,仓库里还堆着的大量旧国标车就成了烫手山芋。

新国标实施前,必买旧国标车,3大优势碾压新国标-有驾

如果不在规定日期前卖掉,这些车就无法再上牌销售,只能当废铁处理,那损失可就大了。

所以,为了尽快清空库存,回笼资金,商家们只能使出浑身解数,降价、打折、搞促销,甚至有些车是亏本甩卖的。

这就导致了旧国标车的价格一路走低,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低价”时期。

与此同时,新国标车因为增加了许多新的安全配置,比如整车都要使用阻燃材料,电池要有更智能的管理系统,还要加装北斗定位模块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成本的。

所以,新国标车的整体制造成本就比旧国标车高出一截,反映在售价上,普遍要贵上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

这么一对比,旧国标车的性价比就显得格外突出了。

一辆差不多的车,旧款可能因为清仓卖2500元,新款因为配置升级要卖3500元,这一千块钱的差价,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再加上一些地方为了鼓励大家淘汰旧车,还推出了“以旧换新”的补贴政策,里外里算下来,买一辆旧国标车能省下非常可观的一笔钱。

对于大多数把电动车当作日常代步工具的消费者来说,车子能骑、能上牌就行,在功能差别不是天翻地覆的情况下,价格自然就成了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面对这种“买到就是赚到”的巨大实惠,大家纷纷选择抢购旧国标车,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当然,新国标车在安全性和智能化方面的进步是毋庸置疑的,它更符合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是在这新旧交替的特殊时期,旧国标车凭借着它在外观、驾驭感和价格上的独特优势,成功地抓住了消费者的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