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个挺扎心的新闻——36款车被懂车帝测出各种问题,结果车企圈里炸锅了。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这些车企里可不光是普通工程师,好多都是985、211毕业的高材生,甚至有些实验室里蹲着的,是中国制造业最顶尖的脑子。就说某新势力品牌的电池实验室,那帮搞热管理的博士,能把电芯温差控制在0.5℃以内;传统车企的研发中心,发动机热效率做到45%的那批人,当年在学校里都是导师眼里的"疯子"。就这么一帮能把图纸变成实车,把参数变成体验的技术大拿,碰到懂车帝的测试报告,倒像被按了暂停键似的,除了"不予置评",愣是没见着几个响当当的反驳。
你说怪不怪?前两年某车企推增程式技术,被网友骂"落后",人家工程师闷头优化了半年,现在热效率比同行高8%;去年有品牌搞800V高压平台,网上质疑"充电设施跟不上",结果人家拉着电网公司改了300多个充电桩,现在用户半小时能充80%。这些事哪样不是靠技术硬刚?可到了懂车帝这儿,测个续航偏差5公里、座椅硬度超标2牛,就能让整个企业公关部熬三个大夜,连夜出声明。
想起前几天跟一老汽车人聊天,他拍着桌子说:"我们当年搞底盘调校,在搓板路上开三天三夜,轮胎都磨成光头;现在年轻人搞智能驾驶,在模拟舱里跑百万公里数据。就这种扎扎实实的功夫,咋就怕一个自媒体说三道四?"这话糙理不糙——华为搞5G,基站建到深山老林;比亚迪造电动车,电池技术能把油价吓出冷汗。这些是能摸得着、用得上,实实在在改变生活的硬家伙。反观某些自媒体,键盘敲得噼啪响,测测数据发个视频,就能让行业龙头抖三抖?
说到底,推动社会进步的从来不是谁嗓门大,是谁能把图纸变成产品,把参数变成体验。就像老话说的"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车企们要是真有底气,何惧区区一个测试报告?倒是那些躲在屏幕后面敲字的,有本事别光盯着车企挑刺,自己也下场造辆车试试?
(数据来源:懂车帝2025年7月公开测试报告、各车企年度技术白皮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