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第三款新车曝光! 高大威猛很霸气,内饰设计有一套
小米汽车正在悄悄布局一款“大家伙”定位大型SUV的YU9。 这款车不仅尺寸惊人,更是小米首次尝试增程式动力系统,直接瞄准了理想L9和问界M9所在的高端家庭用车市场。
从曝光的伪装车照片来看,YU9的车身轮廓十分方正,线条硬朗,整体气场接近路虎揽胜的视觉效果。 前脸延续了小米家族的简约设计语言,水滴大灯得到保留,灯组尺寸更大,与宽大的车头形成协调比例。
侧面最能体现这款车的体量感。 双色车身设计从A柱一直延伸到车尾,隐藏式门把手保持了车身侧面的整洁度。 轮毂采用全黑镜面处理,区别于常见的迈巴赫式轮毂造型,显得更具运动感。 近乎垂直的D柱设计为第三排头部空间提供了保障。
车尾部分,贯穿式尾灯呈现出独特的C字形结构,灯腔内预计会融入小米标志性的橙色元素。 后保险杠造型厚重,凸显了SUV的稳健姿态。 整体来看,YU9的外观在保留家族特征的同时,通过更加硬朗的线条塑造出不同于SU7和YU7的霸气形象。
内饰部分虽然尚未完全公开,根据测试车透露的信息,YU9将采用2+2+2的六座布局。 副驾驶前方配备了一块娱乐屏,这与当前主流高端SUV的配置思路一致。 中控台延续了SU7的横向布局,材质用料更高级,大量使用了真皮包裹和实木装饰。
最引人注目的是B柱上增加的扶手设计,这在SUV车型中属于首创。 这个细节考虑了老人和儿童的上下车便利性,体现出对家庭用户需求的深度思考。 车门开启角度接近90度,配合较低的底盘高度,形成了接近MPV的上下车体验。
第二排座椅支持电动调节,并配备了独立空调控制面板。 第三排座椅可以完全放平,形成超过2米长的纯平空间。 测试车辆还出现了可拆卸的桌板设计,拓展了车内空间的使用场景。 车窗配有物理遮阳帘,这个细节对于有婴幼儿的家庭来说非常实用。
动力系统是YU9最大的亮点。 作为小米首款增程式车型,它搭载了1.5T四缸增程器,热效率达到44.3%。 电池容量约为80kWh,纯电续航预计超过400公里,综合续航目标设定在1500公里左右。 双电机四驱系统的综合功率约571马力,满载状态下百公里加速时间在5秒以内。
充电方面支持800V高压快充,15分钟可补充300公里续航。 增程系统的选择体现了小米对市场需求的理解,既避免了纯电动车的里程焦虑,又提供了接近电动车的驾驶体验。 这套系统在高原测试中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是在低氧环境下的动力稳定性。
智能驾驶系统延续了小米汽车的高配置路线。 车顶前缘凸起的激光雷达表明其将搭载高阶辅助驾驶系统。 芯片方案可能继续采用Orin系列,传感器数量相比SU7有所增加,以适应更大尺寸车身的感知需求。
智能座舱运行最新的HYPEROS 3.0系统,AR-HUD投影面积更大,支持眼球追踪功能。 四区语音识别可以同时处理来自不同座位的指令请求。 系统深度整合小米生态,支持车控家居、无人机舱内起降等特色功能。
底盘系统值得关注。 空气悬架+CDC连续阻尼调节成为标配,悬架升降范围达到90毫米。 后轮转向技术的加入让这款大尺寸SUV在城市道路中具有更好的灵活性。 多种驾驶模式选择中包括专门的越野模式,配合地形扫描系统,为轻度越野提供了支持。
安全配置方面,YU9配备了10个安全气囊,包括第三排侧气囊。 电池包经过严苛的防护设计,满足最新碰撞标准。 车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可以自动调节空调循环模式,保障车内空气清新。
音响系统预计采用品牌定制方案,扬声器数量可能达到23个以上。 隔音材料用量增加,在测试过程中表现出优秀的NVH性能。 座椅通风、加热、按摩功能在全车多个座位都有配备,第二排座椅甚至支持165度放平。
充电接口分布在全车多个位置,包括第三排侧方。 Type-C接口功率达到60W,可以满足笔记本电脑的充电需求。 车载冰箱容量预计在10升左右,支持零下10度到50度的温度调节。
灯光系统颇具特色,除了基础照明功能外,还配备了迎宾光毯和项目灯功能。 车门下方的照明灯可以投射出小米Logo或电量信息等自定义图案。 大灯组具备矩阵式远光功能,可以根据对向来车自动调节照明区域。
这款车的测试里程已经超过100万公里,涵盖了高温、高寒、高原等极端环境。 测试团队关注了增程系统在长时间连续工作下的可靠性表现。 车身刚性经过强化,扭转刚度可能突破50000N·m/deg。
供应商名单中出现了多家全球顶级零部件企业的名字。 内饰真皮来自德国品牌,音响系统与知名声学企业合作开发。 智能驾驶芯片继续与行业领先企业保持合作,在算法层面进行了大量自适应优化。
小米YU9的亮相标志着品牌正式进入高端SUV市场。 与SU7和YU7形成差异化定位,这款车更注重家庭使用场景和长途出行需求。 在35-45万元的价格区间,它将直面理想L9和问界M9的竞争。
新车的量产准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生产线改造工程接近尾声,产能规划相对保守,初期预计月产3000-5000台。 销售渠道将依托现有小米汽车门店,展示区域需要重新规划以适应更大尺寸的展车。
售后服务网络同步扩展,加强了偏远地区的服务覆盖。 增程系统的维护保养需要专门培训,技术人员认证工作已经启动。 配件供应链建立了多源保障机制,关键零部件库存准备充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