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给 Model Y 推了“前向安全气囊系统增强”,用 Tesla Vision 预判即将发生的正面碰撞,让前排气囊“更早开始充气并约束乘员”。这是在满足法规/行业测试的前提上做的时序优化(release notes 原话)。
尝试聊聊,不是安全专业的,如果有错漏,请专业领域的大佬狠狠的教育我。
好的,开聊。
为啥“早一点”很关键?
正面撞击里,乘员在 50–60 ms 内开始与气囊发生相互作用,这段时间几乎决定了头/颈/胸的伤害走向。
传统被动触发(加速度/压力)要等“撞上了”再判定,Vision 预判可以让气囊 提前“站位”,给乘员更长的“ride-down”时间(更温柔地降速)。
可以让气囊:
在最合适的时候,以最合适的压强,尽可能温柔的接住乘员
类似思路在奔驰 PRE-SAFE 上已用于安全带预紧和座椅/车窗预姿态,只是特斯拉把“提前量”进一步延伸到气囊充气时序。
能提升多大?
时序是气囊的灵魂,早 10–20 ms,可能换来两位数级别的伤害指标改善。
(数据来自网络,请谨慎甄别)
实验与仿真研究普遍显示:延迟 20 ms 头部伤害概率↑约 14%;延迟 100 ms ↑约 54%(不同工况/假人)。另有文献指出,40 ms 以后才点火,气囊来不及到位,容易钻袋/顶下颌,颈部力矩飙升。
气囊从触发到展开约 20–50 ms,侧帘甚至 10–20 ms 完成。
有望带来 HIC/颈部载荷/胸部挠度的一位数到低两位数的改善空间(具体数值依赖碰撞速度、重叠率、假人百分位、气囊/安全带标定等)。
把点火时刻前移,相当于把整套曲线平移到“更有利的位置”。
这个有利的位置,让气囊:
不是“更猛”,而是“更柔”
提前≠更硬。
提前点火让气囊有时间形成更理想的几何形状与内部压强,反而可以用更温和的充气/排气节奏达成同等或更好的约束,减少“撞上正在爆开那一瞬间”的次生伤害风险。
若与预紧安全带联动(Vision 也能预判触发),先把人“贴”回座椅,再让气囊接棒,位移更小、耦合更好,一前一后把能量尽量耗散。
但,提前多少,怎么展开,才合适呢?
这是把被动安全加上了主动的预测。
要预测,变量就大了,和自动驾驶一样。出错的可能性就大。
误触发与“错时”风险Vision 的感知可靠性(雨夜、逆光、脏污)直接关系到提前量是否稳健。被动安全的底线是:“错了也不能更糟”。标定要把假阳/假阴概率压到极低。
乘员体态与 OOP(Out-of-Position)头离气囊太近、儿童/小体型、前倾看手机……早部署若未结合占位/分类与力限管理,可能带来气囊致伤风险;这正是 FMVSS 208/先进气囊时代反复强调的点。
只对“正面”有效、车型覆盖有限本次说明书明确是正面碰撞增强,且目前仅 Model Y适用;斜撞/偏置/多次碰撞的通用性,仍需数据。
气囊,本身就是最后的兜底,是更加没有容错率的部件。
如果真的要预测的话:
得确保不出错
上限可能提高了,但是得确保下限:不飘忽、不下移的前提下。
各位看官,你们怎么看这项技术
一起聊聊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