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操作翻车了?蔚来技术底蕴深厚,这才是真本事!

最近咱们中国的汽车圈里发生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很多人都说,这简直就是一场“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绝佳案例。

事情的起因是理想汽车的一位高管,在网上发了一则招聘启事,但这个招聘可不一般,更像是一张面向全行业的“英雄帖”。

结果万万没想到,这张帖子非但没能立刻引来理想想要的英雄,反而像一束聚光灯,不偏不倚地打在了它的竞争对手——蔚来汽车的身上,让所有人都清清楚楚地看到了蔚来这些年到底在技术上攒了多厚的家底。

理想操作翻车了?蔚来技术底蕴深厚,这才是真本事!-有驾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咱们今天就用大白话,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给大家好好捋一捋。

事情是这么开始的。

理想汽车有位负责供应链的高管,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段话,核心意思就是公开招人。

他提出的要求非常具体,也非常有挑战性。

他说,谁要是能给他们公司的旗舰车型理想MEGA的电池包减重,而且是在不降低快充速度、不牺牲安全性、不缩短电池寿命的前提下,只要能减掉80公斤,他们就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

这个代价有多大呢?

物料成本可以多给5000块,一次性的研发经费能给到一个亿,最诱人的是,应聘成功的人薪水直接翻倍,要是跟老板谈不拢,这位高管还亲自出马帮忙谈。

这话一说出来,立刻就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大家第一反应都是,理想这次是真下血本了。

理想操作翻车了?蔚来技术底蕴深厚,这才是真本事!-有驾

一个亿的研发投入,薪水翻倍,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这也让很多人开始思考一个问题:给电池减重80公斤,到底有多难?

为什么理想愿意花这么大的价钱来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对于一辆电动车来说,重量就是一切的根本。

车子越重,跑起来就越费电,续航里程自然就短。

这就好比一个人,背着越重的包袱走路,肯定越容易累,也走不远。

而且,车重还会影响操控的灵活性和刹车的距离,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安全。

理想MEGA本身就是一款尺寸非常大的MPV,为了保证长续航,它搭载了一块超过100度的巨大电池,重量自然不轻。

所以,理想这位高管的公开悬赏,实际上是把他们内部遇到的一个技术硬骨头给摆到了台面上,那就是如何在保证性能不变的情况下,给这辆“大家伙”成功减肥。

就在大家还在热烈讨论这80公斤的技术难度,猜测谁能接下这个“英雄帖”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角色登场了。

理想操作翻车了?蔚来技术底蕴深厚,这才是真本事!-有驾

蔚来汽车旗下的新品牌——乐道汽车,非常巧妙地在自己的官方渠道上发布了一篇技术解读文章。

这篇文章没有直接点名理想,但内容却像是为理想的那个问题量身定做的答案。

乐道汽车详细解释了他们即将上市的新车乐道L60,在车身轻量化方面取得的成果。

这个成果有多惊人呢?

他们通过一系列先进技术,让白车身的重量足足减轻了300公斤。

300公斤!

这个数字一出来,对比理想悬赏解决的80公斤难题,效果可以说是非常震撼了。

这就好比,这边还在发愁怎么把一百斤的担子减到九十斤,那边已经云淡风轻地表示,我们早就把担子从一百五十斤减到了一百斤。

这种差距,已经不是一个量级的了。

乐道的这篇文章,就像一本公开的技术说明书,告诉大家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理想操作翻车了?蔚来技术底蕴深厚,这才是真本事!-有驾

比如,他们大量使用了自研的超高强度钢材,这种材料就像是给汽车的骨骼用了更轻但更坚固的合金,既保证了碰撞时的安全,又大大减轻了重量。

再比如,他们采用了先进的一体化压铸技术。

过去,汽车的后底板可能需要几十个小零件焊接在一起,工序复杂,焊点多,重量也大。

现在用一体化压铸,就像用一个巨大的模具,一次性把整个复杂的后底板给“压”出来,零件少了,结构更完整,强度更高,重量自然也下来了。

这背后反映出的,其实是蔚来和理想在发展路线上一个非常根本的区别。

蔚来从成立之初,就走上了一条非常“重”的道路。

他们坚持自己建工厂,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生产工艺和质量;他们投入巨资自研电动机、电池包和电控系统,也就是所谓的核心“三电”技术;他们还在全国范围内铺设了庞大的换电站网络。

这些投入,在前期看来都是非常烧钱、见效很慢的“笨功夫”。

但是,当行业竞争进入到比拼核心技术实力的阶段时,这些“笨功夫”就变成了别人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

乐道L60能实现300公斤的减重,正是蔚来长期坚持底层技术研发,厚积薄发的结果。

理想操作翻车了?蔚来技术底蕴深厚,这才是真本事!-有驾

这背后有他们与中科大等顶尖学府合作的材料实验室,有遍布全球的研发团队,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和时间堆出来的。

反观理想汽车,他们走的则是另一条非常成功的路,可以称之为“产品经理”路线。

理想非常精准地抓住了中国家庭用户的需求,把“冰箱、彩电、大沙发”这些概念引入汽车,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爆款车型。

他们非常懂得如何打造一款让用户用起来舒服、感觉物超所值的产品。

但这次的“招聘事件”也从侧面说明,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产品要向更高层次突破时,之前可能被暂时忽略的底层技术短板,就会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所以,这场由理想高管引发的“隔空对话”,最后变成了一场对整个中国汽车行业都极具启发意义的公开课。

它让普通消费者也直观地理解了,什么是“技术底蕴”。

以前大家可能觉得这个词很空泛,但现在通过“80公斤”和“300公斤”的鲜明对比,所有人都明白了,真正的技术领先,不是靠营销口号喊出来的,而是体现在这些实实在在、能够解决行业痛点的硬核指标上。

这件事情对我们中国汽车工业来说,绝对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它表明我们的企业正在从不同的维度向上突破,有像理想这样贴近市场、快速迭代的选手,也有像蔚来这样深耕技术、长期布局的选手。

正是这种“神仙打架”式的良性竞争,才能够催生出更安全、更高效、更具创新性的产品,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广大的消费者。

理想的这次公开求贤,虽然本意是解决自身难题,却意外地让蔚来多年来的技术积累得到了最有力的一次展示,也让全社会都关注到了汽车轻量化这一核心技术的重要性。

这无疑将激励更多的中国车企,把资源和精力投入到真正的核心技术研发中去,共同推动中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