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TF16949 质量管理体系

IATF16949 质量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如下:

  • 起源背景:1994 年,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开始采用 QS-9000 作为其供应商统一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与此同时,欧洲的德国、意大利、法国等也各自发布了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如 VDA6.1、AVSQ94、EAQF 等。由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往往需要同时向多个整车厂提供产品,这就导致他们需要同时满足多种不同的质量标准,造成了重复认证等问题,因此急需一套国际通用的汽车行业质量体系标准。

  • ISO/TS16949 阶段

  • 1999 年:国际汽车工作组(IATF)于 1996 年成立。1999 年 10 月 1 日,IATF 正式提交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批准和发布了 ISO/TS16949 第一版,该标准整合了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汽车质量标准,基于 ISO9001,并增加了汽车行业特定的要求。

  • 2002 年:2002 年 3 月 1 日,IATF 正式提交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批准和发布 ISO/TS16949 第二版,即 ISO/TS16949:2002,它是由 IATF 和日本汽车制造协会(JAMA)在 ISO/TC176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委员会的支持下共同制定的,适用于整个汽车产业生产零部件与服务件的供应链,包括整车厂。

  • 2009 年:随着 ISO9001 标准的更新,IATF 发布了 ISO/TS16949:2009,它是根据 ISO9001:2008 进行了技术修订的,完全和 ISO9001:2008 保持一致,更着重于缺陷防范、减少在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中容易产生的质量波动和浪费。

  • IATF16949 阶段:2016 年,IATF 在征求了认证机构、审核员、供应商和 OEM 的意见后,创建了 IATF16949:2016(第一版),以注销并取代 ISO/TS16949:2009 标准。IATF16949:2016 规范是以 ISO9001 为基础,并加进了汽车行业的技术规范,完全和 ISO9000 标准保持一致,更着重于缺陷防范、减少在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中容易产生的质量波动和浪费,其目标是在汽车供应链中开发提供持续改进、强调缺陷预防,以及减少变差和浪费的质量管理体系。


  • IATF16949,它是汽车行业全球通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 背景: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汽车、福特和克莱斯勒)于 1994 年开始采用 QS-9000 作为其供应商统一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欧洲的德国、意大利、法国等也各自发布了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如 VDA6.1、AVSQ94、EAQF 等。由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需同时满足不同标准,导致重复认证,资源浪费严重,因此急需一套国际通用的汽车行业质量体系标准,ISO/TS16949:2002 应运而生。

  • 制定机构:由国际汽车工作组(IATF)制定。IATF 的成员包括宝马、克莱斯勒、戴姆勒、菲亚特、福特、通用、标致、雷诺和大众等 9 家整车厂,以及美国国际汽车监督局、意大利汽车制造商协会、法国车辆设备工业联盟、英国汽车制造与贸易商协会和德国汽车工业协会 - 质量管理中心等 5 个国家的监督机构。

  • 标准内容:该标准以 ISO9001 为基础,针对汽车行业的特性,补充了相应的技术规范和要求,以确保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商能够持续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它不仅关注产品质量,还强调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要求企业建立并维护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定期审核确保其有效性。

  • 适用范围:专注于汽车整车厂及其直接供应链中的零部件制造商。企业必须是直接参与汽车生产、能够通过加工制造活动为产品增值的实体。仅提供辅助服务如设计、总部管理和物流配送等的单位,以及仅为汽车制造提供设备或工具的企业不能单独获得此认证。

  • 认证目标:在供应链中持续不断地改进,包括质量改进、生产力改进、成本降低;强调缺点的预防,如应用统计过程控制(SPC)、采取防错措施;减少变差和浪费,确保存货周转及最低库存量,降低质量成本和非质量的额外成本。

  • 审核特点:每 3 年进行一次复审;注册审核会包含客户的特殊要求;不接受 QS9000 认可的审核员和认证机构;书写的审核报告会更广泛。

  • 意义和作用:通过遵循该标准,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能够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和服务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被视为进入国际汽车市场的重要通行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