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的市占率36.8%,比亚迪15.8%,这组数字像个大写的惊叹号砸在脸上。
第一次看到榜单,我还以为数据出了bug,合着剩下的欣旺达、亿纬锂能、国轩高科、中创新航加起来,连宁德的零头都不够。
你说这像不像打王者荣耀,有人刚出生就满级带神装,别人连新手村都没走出来,大家还都得在同一张地图拼命。
其实没几个外行知道,这帮电池厂商打的仗,远比朋友圈里晒成绩单要刺激。
宁德时代靠供应链一招鲜吃遍天,国际大牌排队等着买电池,比亚迪则玩产业闭环,电池、电机、整车一条龙,连特斯拉都得“借点电”。
要不然怎么说新能源江湖从来不缺八卦呢,台前一张笑脸,背后谁都想掏空对方的家底。
你以为他们是朋友?
其实个个都是“笑里藏刀”。
说到比亚迪的仰望U8L,去年那场发布会,我直播间差点被刷屏淹了。
车还没开上路,弹幕已经玩起了“鼎级豪华”梗。
什么全铝大车架、什么云辇-P,听着像武侠小说里少林寺的绝学,结果都装进了一辆SUV里。
你要说这不是在用中国风打架,那我是真的服,比亚迪这回算是把“高端”二字写进了骨头里。
也不是所有人都买账。
U8L上路那会儿,网上一堆“懂哥”质疑这玩意儿是不是噱头。
有人说:“你别忽悠我,豪车就豪车,非得扯什么东方美学。”
但真去4S店看过的人,回来都闭嘴了。
那车窗一升起,感觉自己像被包裹在银河里,安静得能听见自己心跳。
真要挑刺的话,价格确实不便宜,毕竟“高端”两个字从来不贴打折标签。
欣旺达1.5%的市占率,乍一看像个小透明,但你手机、平板、甚至电动车的电池里,大概率就有它的身影。
做消费电池起家的,转战动力电池市场,没人觉得它能掀多大风浪,结果它偏要在暗处埋伏。
亿纬锂能、国轩高科、中创新航也是一路杀进来的,谁还没点野心?
海外订单、技术合作、资本动作,天天都有新花样,像极了那种篮球场上突然起飞的后卫,没人防得住。
有意思的是,外界老以为中国电池厂商靠“价格战”打天下,真要这么想就low了。
你看看日韩企业,专利墙围得跟城管赶小摊似的,欧美又是政策又是补贴,生怕被中国甩出银河系。
偏偏中国厂商不吃这套,卷技术、卷供应链、卷全球化,今年卷到什么程度?
有一阵子钴价疯涨,业内都喊要死要活,结果一转眼,仰望U8L还在继续上新,宁德时代的订单表都快排到明年了。
其实,电池江湖的水比想象中深。
你见过凌晨三点的工厂灯光吗?
那不是文艺片里的镜头,而是真实的日常。
工程师困在实验室熬夜,工人排班到手软,老板们算成本算得眼都红了。
这一块块电池,是用真金白银和青春堆出来的。
别说什么“努力就会成功”,更多时候,是一边流汗一边咬牙,坚持下来的才有资格进下一个回合。
体育圈也有类似的故事。
你看那些年NBA的草根逆袭、世界杯的冷门黑马,和国内这些电池厂商有啥区别?
都是被外界不看好,一路反击,最后在大舞台上秀操作。
谁说只有大公司才有未来?
亿纬锂能去年和欧洲车厂签了几单大生意,行业里都在悄悄打听,这货是不是要搞个大新闻。
欣旺达低调摸鱼,突然某天手机圈全是它的订单。
国轩高科、中创新航也是,今天还在为市占率发愁,明天说不定就冒头了。
讲真,这场中国电池六巨头的混战,表面上看是数字游戏,内里却是无数普通人磕出来的成绩。
市场格局随时变,国际风向说翻就翻,今天你是老大,明天没准就掉队。
哪个工厂没经历过停线、断货、原材料暴涨?
哪个企业家没在半夜三点怀疑过人生?
只要还在赛道上,你就得卷、得拼、得想法自救。
有人问我,中国电池企业是不是要一家独大、永远遥遥领先?
谁敢拍胸脯保证。
也许哪天,欣旺达突然暴走,亿纬锂能一飞冲天,国轩或者创新航杀出条血路,这都说不定。
江湖就是这么活泼,永远没人能提前剧透。
说到这儿,突然想起那句老话:风水轮流转。
你以为现在的冠军就能一直稳坐钓鱼台?
明天的故事还没写完,牌桌上的人都在等新的一轮洗牌。
你觉得下一个大新闻,会是谁的名字出现在头条?
留言区见——别光点赞,来聊聊你心里的“下一个爆款”是哪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