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是油漆的味道,混着人身体的热气,还有轮胎在展馆地面上磨过的“呲啦”声。成都车展一向不缺噱头,但零跑的展台挑了个低调的路数,没搞线下整活,也没有网红大V围转。一台零跑B01静静停在边上,铭牌上写着“第10000台交付,仅用37天”——那块牌子如特立独行的证物,配上人来人往的背景,有点像纪委同志贴在办公室门口的封条。更让我意外的,是侧边调研板给出的一个数据:“女性用户占比超40%”。与此同时,走几步,B10 SUV那边冒出新配色,粉得不俗气,说是摩根粉,现场还有小姑娘举着宣传单合影,气氛竟然有点可爱,跟旁边那台一板一眼的B01形成微妙的反差。
如果你是那个刚好逛到这里的游客,看到“第10000台交付”、“女性用户占比超40%”、“限时免费选装”这些词汇,会怎么选?站你自己立场,是不是买车更像是一场带感的心理测试:颜值、配置、续航、价格,哪个才是你的“命门”?
回头审视这两台B系新车——B01轿车和B10 SUV,线索很简单,但在细枝末节里给足了味道。B01上市37天就交付破万,除了限时免费配色,更多用户选了650km长续航,激光雷达成了多数用户的必选件。这三个细节,拼起来大致能还原出B01用户画像:他们不太愿意把精力浪费在“下次还剩多少公里”,更倾向于“花小钱办大事”,配置越高越好、外观得体不张扬。
至于B10,摩根粉这个颜色,听描述灵感来自“马达加斯加摩根石”,虽然大多数人未必见过这石头,听起来却很贵气。而且,这一波选装费限时免单,对在意小细节、讲究个性的那一撮用户来说,多了一层仪式感。尤其他能把SUV尾部和粉色叠加,不至于“长成车堆里最显眼的傻大个”。你说好不好看其实见仁见智,毕竟“审美”这个因子,属于刑警办案现场最难量化、最容易引战的证据类型。
用户选配也透着点小算盘。据说B10 600km版本实际测下来还能跑个500多公里,5,000公里长途测试达成率84.68%,虽比官方数据打了折,但比“加油站三公里油耗测试”还是要真诚多了。激光雷达、8295芯片、端到端辅助驾驶,这些原本属于旗舰上的配置,现在开始在主流车型上普及。选项越多,选择很容易变成一场技术投票,更像是“有钱就加”,但背后其实考验谁最懂得把钱花到点子上。
最容易被忽略的是空间、储物、操作台等生活细节。B10的“魔术拓展孔”和怀挡,看似小打小闹,其实对日常用车体验有微妙影响。说到底,买家们关心的从来不止“开出去有没有面”,还在意“娃和老人坐得舒不舒服、手里有没有地儿放瓜子壳”。这些和犯罪现场的那些脚印、指纹一样,细小、琐碎,但最能还原出一桩“生活案件”的真相。
不少品牌喜欢攀销量、炫出口,零跑今年1-7月出口2.5万台,B10上市4个月交付5万台,确实够看。但照我经验——无论干刑侦还是数车卖得多,“他人之选”跟“我之所需”之间有条无形的警戒线。比如,B10首批去欧洲,到底西班牙人、德国人买单不买单?这和中国市场土壤未必同步,文化、法规和消费者的需求能搅出一锅新问题。归根到底,销量之于汽车市场,不过是概率的汇总,个体的满意,没法直接借用。
零跑这次车展像是做了两道选择题:一是让高配不再高不可攀,把激光雷达、800V快充这些曾经的“技术噱头”平民化;二是打开了出口的水闸,把本土标准和海外标准对接,试图从“国产卷国内”变成“中国产全球”。是不是能如愿,还要看时间和用户用脚投票。
话说回来,人们老爱问“纯电为什么女司机多”、或者“年轻人到底凭啥选电车”,这类问题像现场残留的一缕烟雾——大家都想找“新用户”的推理逻辑。是不是配色做得好,女性用户就会更多?或者女司机买电车只是图好开?很难一刀切,购车和破案一样,从来都只有“综合动机”,没有绝对因果。买车这件事,既要讲情感触动,也要讲理性算账,尤其是如今智能化、个性化的配置越卷越狠,往往坚固的标签下,藏着一堆细碎且复杂的理由。
行业里有句话,叫“你永远猜不透用户下一次会怎么选配”,就像老刑警经常翻车——案子做多了,最大的经验是别信经验。SOP流程千篇一律,关键的意外总在角落里等人。
最后,如果你现在准备买车,会不会真因为一个免费配色或者激光雷达多花几千块?“销量”这个证据,在你心里能有多重?配置越多越好吗?靠谱的选项和炫耀的面子,你会倾向选哪个?生活不像刑侦里判个死刑那么简单,很多选择题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也算是“个体体验”和“技术进步”之间每天都在上演的协商游戏吧。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