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军的警钟:车圈会出下一个恒大吗?
资本狂欢。销量迷途。行业失序。魏建军——这位在汽车行业摸爬滚打35年的老将,再次敲响了警钟。在央视《对话》节目中,他直言不讳:“整个行业都被资本牵着鼻子走……车卖得越多,企业反而亏得越厉害。”这绝非危言耸听。去年夏天,他更是放出狠话:愿意自掏腰包请审计机构把整个汽车行业查个底朝天。审计费?长城全包了。
1. 赔本买卖背后的资本游戏
为什么车企都在做“赔本赚吆喝”的买卖?魏建军算了一笔账:一辆成本二十万的车,非要卖十五万。明摆着亏本。但资本市场却一片叫好。荒谬吗?资本逻辑截然不同:车企亏本卖车→销量上升→股价上涨→资本套现离场。最终,造车企业沦为资本游戏的工具,而非靠产品赢市场的实体。
机构投资者最渴望什么?市场份额要大,市场渗透率要高,利润还要漂亮。魏建军一针见血:“这三个目标根本不可能同时实现。”这逼得一些企业走上了歪路。
2. 库存系数:行业的隐形地雷
魏建军在访谈中透露了一个关键指标:库存系数。长城将其控制在1.5左右的健康水平。但有些企业这个数字已冲到3。意味着什么?库存系数过高,如同一个人吃得太多消化不了,最终拖垮全身。经销商压了太多车,卖不出去只能降价。经销商亏钱,厂商受损。为何明知有害还要做?为了做出漂亮的销售数据给资本市场看。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制造业利润率从2017年的7.8%下滑至2024年的4.4%。远低于下游工业企业6.1%的平均水平。恶性竞争已侵蚀整个行业的盈利基础。
3. “降价十万,质量何保?”的灵魂拷问
“什么样的工业产品降十万还能得到质量保证?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魏建军的质问,直击行业痛处。大幅降价背后,是企业面临的巨大成本压力。有业内人士透露,为应对价格战,部分企业不得不降低材料标准:铝合金部件换钢材,车身重量增两成多;工业级芯片替代车规级芯片,故障率显著上升。
这种为打价格战牺牲质量的做法,完全违背商业规律。最终会毁掉整个行业。安全?可靠性?在疯狂降价面前,这些汽车的基本属性正被遗忘。魏建军强调汽车是高价值耐用消费品,其属性与迭代迅速的电子产品截然不同,安全直接关乎用户生命,容不得半点妥协。
4. 长期主义 vs 短期投机
面对乱象,魏建军为长城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我们内部考核就认一个指标——客户满意不满意。”他直言长城汽车追求的是高质量的市场占有率,坚决摒弃伤害行业与自身根基的短视行为。这种“长期主义”并非消极等待,而是基于深度产业洞察的主动布局。
长城汽车提出以“泛内燃机化、新能源多元化、油电平等化、战略全球化”为核心的“四化战略”。其中“油电平等化”升维至“价值战”,确保用户不会因选择燃油或电动而被迫接受智能化体验上的落差。魏建军坚信,内燃机至少还有50年生命力。混合动力车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占据重要地位。
5. 全行业审计:刮骨疗毒的良药?
魏建军提出全行业审计的建议,绝非一时冲动。“我愿意出这个审计费,就是想让大家都看看,行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到底怎么样。”在资本狂热追捧下,一些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账目可能并不像表面那么光鲜。真正的风险可能隐藏在供应链金融、表外融资等角落。
此举得到多位行业领袖呼应。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表示:“企业的目的是盈利,盈利才可以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也认为,无穷无尽的内卷和简单粗暴的价格战,结果就是偷工减料、造假售假。
尾声:回归制造本质
魏建军的忧虑,背后是对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深切责任感。他指出,汽车产业代表着中国的脸面,我们将汽车卖到全球,接触全球用户,这个影响力是巨大的。再不回归制造本质,车圈很可能真的会出现“下一个恒大”。
恒大汽车曾雄心勃勃,计划2025年实现年产销100万辆。但“烧”了近500亿元后,却陷入困境。这为所有车企敲响了警钟。
出路何在?魏建军指出,必须摒弃追求短期效应,回归制造本质。他的“四化战略”勾勒出差异化破局路径。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能源结构、基建水平、消费习惯上存在巨大差异,单一技术路线无法通吃全球市场。唯有成为技术“全面手”,才能更好地服务海外用户。
车圈需要更多像魏建军这样的“清醒者”。资本狂欢终将退潮。唯有坚守商业本质的企业,才能穿越周期,行稳致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