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润百富官方号
发布时间:2025-04-30 18:34 | 上海胡润百富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财经领域创作者
继特斯拉之后,上海将再度迎来一座新能源汽车“超级工厂”的入驻,而上一家在上海独资设厂的车企正是特斯拉。
颇具巧合意味的是,上海车展于4月23日拉开帷幕,而雷克萨斯工厂的签约仪式则选在了车展前一天,即4月22日举行。时间上的巧妙呼应,透露出外资车企正以更积极的姿态布局中国市场。
据主办方统计,仅4月23日—24日的媒体日期间有超100款新车型首发,中国自主品牌更以创新之姿抢占C位。位列《2024胡润百富榜》16位的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140位的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第23位的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第656位的蔚来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斌和6位的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纷纷现身车展。

从参展车辆数量来看,新能源汽车无疑是2025上海车展的“主角”。参展企业方面,从合资、外资品牌到自主品牌和“新势力”,均拿出旗下重磅车型参展。
极氪首款混动车型极氪9X迎来首发,新车搭载超级电混技术,融合了纯电、插混和增程式技术的优势;江淮与华为联合打造的百万级豪车尊界S800在车展发布内饰;仰望U8加长版U8L也迎来首发,问界品牌全新纯电车型M8、理想MEGA Home家庭特别版、乐道品牌第二款车型乐道L90、零跑汽车全新中型轿车B01等也亮相上海车展。
在国内汽车行业产销两旺的背景下,全球主流汽车厂商积极参与2025上海车展,包括大众、奥迪、丰田、林肯等在内的国际主流汽车品牌集中展示了其最新的智能化、电动化成果。
丰田首款鸿蒙座舱D级轿车铂智7、全新一代雷克萨斯ES迎来全球首发;上汽奥迪新品牌AUDI首款量产车型奥迪E5 Sportback、上汽大众全尺寸增程式SUV概念车ID.ERA相继亮相。梅赛德斯-奔驰展示了28款车型;其中,作为VAN.EA纯电架构平台前瞻之作的Vision V概念车及全新纯电长轴距CLA两款车型迎来全球首秀。
就目前的销量来看,合资新能源的渗透率并不高。但从这次车展来看,合资新能源车,已经全面拥抱中国技术,尤其是德系和日系品牌。有汽车大V表示,合资或者传统品牌吧,缓过来一点了,起码不是突然懵的状态,至于销量,那就看用户投票了。
不过,当国内汽车行业沉浸于销量榜单和技术狂欢时,一场关于“智驾安全”的冷静审视已悄然开启。随着智能驾驶功能快速普及,技术落地的安全性与合规性逐渐成为行业焦点。这既是政策监管的必然要求,也是消费者从“概念猎奇”转向“实用主义”的关键信号。
2025上海车展前夕,工信部出手“刹停”无序的智驾宣传。伴随监管收紧,车企宣传重点也开始紧急调整,弱化对于“智能驾驶”的宣传。工信部会议强调,汽车生产企业要深刻领会《通知》要求,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不过,舆论普遍认为,小米SU7此前的碰撞事件是智驾“降温”真正的“导火索”。
可能是为了淡化3月底发生、4月初发酵的“小米SU7安徽高速碰撞事件”,位列《2024胡润百富榜》第19名的雷军缺席了本次上海车展。
不难看出,小米SU7的驾驶碰撞事件,不仅让小米汽车和雷军陷入信任危机,更让外界开始重新审视智能驾驶落地的可靠性,有网友甚至表示,雷总没有来应该是还没想好如何面对如此相信他的粉丝。小米此次事件不仅引发了公众对小米品牌的质疑,也让整个智能汽车行业面临信任危机。
智驾降温——这一现象折射出中国新能源市场正经历三重深刻变革:政策监管的刚性约束、用户需求的理性觉醒、技术落地的价值重构。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L2级及以上智能辅助驾驶新车渗透率达55.7%。据预测2025年年底这一数据有望达到65%。当L2级智驾渗透率达65%,消费者已从“技术有无”转向“高频可用性”评估。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车辆安全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本次车展上,问界M8的暴雨AEB刹停演示、极氪9X的夜间盲区避让测试,直击用户对“误触发率”“极端天气稳定性”的焦虑。在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余承东的表述也有了很大变化,更强调安全、可靠、便利等关键词,其中“安全是最大的豪华”还被余承东反复强调过多次,也贯穿了这次的发布会全场。
当“高阶智驾”的营销叙事被按下暂停键,车企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展台之外的流量战场。过去依赖技术概念炒作的模式逐渐失效,如何在合规框架下传递产品价值,成为摆在所有品牌面前的新课题,一场围绕“流量重构”的营销变革,正与技术转型同步上演。
“祛魅”带来的流量效应,成为本次上海车展的一大显著特点。回溯去年上海车展,位列《2024胡润百富榜》第4位的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与位列榜单第327位的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跨界“串场”互动,相关话题迅速引爆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热搜榜单几乎被这类新闻“屠榜”。
自那之后,那些看似与汽车本身关联不大、却自带超高流量的话题与现象,开始冲击并颠覆传统汽车行业对车展的固有认知。事实上,在车展这一重要营销“战场”上,车企掌门人纷纷投身流量争夺战,其核心意图就是为自家品牌和产品强化营销攻势。
当下,新车售价却持续走低,不断下探价格底线。然而,即便车企使出浑身解数,新车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却已逐渐逼近“天花板”,改变旧有的营销手段变得迫在眉睫。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米汽车、鸿蒙智行等凭借强大的流量优势,成功将网络热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销量成绩,在市场中崭露头角。这一现象无疑给众多传统车企敲响了警钟,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变革传统营销手段、探索全新营销路径,已然成为车企在市场中的重中之重。
本次车展,鸿蒙智行将问界、智界、尊界、享界、尚界五大品牌聚齐。其中,华为与上汽打造的尚界,作为华为智选车模式的最新成员正式亮相车展。赛力斯则另辟蹊径,首创“以场景定义安全”,发布了包括生命保护、车身防护、健康呵护、隐私守护四大安全领域的智能安全体系。
业内普遍认为,上海车展作为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影响力的集中展示平台,其意义不仅在于发布年度重磅车型,还体现在彰显行业技术革新方向,反映中外车企战略布局的博弈与融合。上海车展既是全球车企竞技的“主战场”,也是中国汽车产业向世界展现“创新力”的重要窗口。
光阴流转四十载,如今,上海车展已举办至第二十一届。汽车工业的地位特殊,意义重大。尽管雷克萨斯等合资品牌通过本土设厂、技术合作展现转型决心,但其在华新能源渗透率仍处低位的现状,仍暴露出“追赶者”的深层挑战
当中国品牌已在三电技术、智能座舱等领域建立领先优势,合资品牌能否从“技术学徒”蜕变为“本土玩家”,将决定其能否在渗透率超50%的新能源市场分得一杯羹。若2027年量产车型未能突破现有“进口光环”消退、智能配置滞后等瓶颈,恐难与国产新能源汽车和欧洲传统豪华品牌等竞品抗衡。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