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汽车市场,大家都在盯着多场景适应这块蛋糕。大部分人买车,不只是为了天天跑城里,偶尔还得青睐一下郊外的泥巴路。我也这么觉得:要想买对车,不能只看颜值,动力、空间、配置都得兼顾。刚好我最近试了一次猛士 M817 2025 款 Max 版,真是挺费脑子的一次体验。
我记得那天,刚到售后展厅,售车师兄对我笑着说:你这次准备搞越野?还是图个家用?我一边摸了摸那个硬朗的车头,一边打趣,都得,有时候上下班堵着,也想试试这个车的平衡。他笑了,倒是挺懂我这多场景心思的。
先说外观吧:硬派设计不能太笨拙。其实我特喜欢它的比例。车宽1998mm(估算,有点小样本少),在市区停车,根本不用费神调车位,空间刚刚好。你知道吧?有时候,小车溜进地下库都审视半天,不然怕刮花。车长也在5100mm左右,比一般家用SUV多点,但除了占地方,倒车影像帮大忙,入库从来不用反复调。车头那大格栅,以及锐利的LED大灯,个性还挺够味儿,夜晚在郊区跑,我心里还在想:这么亮,远光投射范围能有50米(估计),开夜路不用紧张。
车身侧面线条硬朗,细细看,其实符合越野范儿,但没有那种笨重的感觉。宽胎+20英寸轮毂,抓地力在雨天变得很贴心。有一次在城市快速路,雨下得凶,我加速超车,轮胎没打滑,心里这才松下一口气。底部防刮板那块,也挺实用的——平时郊外轻度越野,一不留神踩到岩石,起到保护作用。我还真没特意去研究底盘,但实际体验下,觉得它的防护还算细心。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这段先按下不表),突然想到:那么多配置里,哪个最为关键?我反正觉得配置的科技感是实用的。问个问题:你会为了辅助驾驶花钱?还是觉得车机的那些智能只是好看?我告诉你,搭载华为技术后,系统表现让我挺惊喜。
动力方面,我估算了一下:0-100估算5.2秒(体感+官方数据少点),百公里油耗按每升6.5L左右(估算)在高速长途跑,续航能达到1300公里(样本很少,只是体感)。特别是城市超车,踩一下油门,几乎没有拖沓感。上次从北京开到济南,捎旺电,油箱油还没用完,留出了800公里的余量。这个续航在我看是够用的范围。
说到越野,双电机四驱,功率差不多各200多kW。纯粹用个比喻:就像用两把强力手电筒,一前一后,路面甚至泥泞都难不到它。那次在郊外泥地,切到泥地模式后,车能自动调节动力输出,避免打滑。深踩油门,车还能慢慢往前爬。虽然我知道,这辆车还不是岩石王者,但轻度越野一点都没问题。
我还得说,配置方面:华为的ADAS4辅助系统挺贴心。高速自动变道,堵车跟车,这些功能用起来都很自然。比如在京港澳高速我试了:打个转向灯,车自己变道,没犹豫,反应快,比我预期的还要好。这种东西用多了,感觉驾驶更轻松。当然我也想:未来会不会出现有人过度依赖辅助啊?应该还是要留点手动的空间。
我刚才在手机投屏上试过,鸿蒙座舱的多屏协同很顺畅。导航、音乐共用,无延迟。语音识别也挺灵敏,声音大点,还是能应答得准。我就在想:这些科技,真让人放松不少,但会不会过犹不及?有人会喜欢全自动,抑或偏爱传统驾驶乐趣?这我就不敢保证。
空间部分:这车后备箱最大容积到2112升,平时带两个28寸行李箱,对折放下,还剩好多空间。坐在前排,腿还能舒展一拳半,头顶还空出两拳;后排,腿还能两拳多,真能躺着长途。特别喜欢它的按摩座椅,腰部和背部可以调模式,长途坐着别觉得累。后排两个Type-C充电口,充手机快,孩子的平板提升一半电还得感谢它。
底盘和悬架我倒真没琢磨太深,但开起来感觉挺稳的。空气悬架+CDC(估算:这就像你开车时,坐在按摩椅上调节震动一样)在市区道上,过滤掉了绝大部分颠簸。路窄、坡道、上下地库,车都能灵活应变。我尤其喜欢切换到升高模式,轻松越过地库坡道。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极端越野,真能靠它?我猜那可能不太现实。毕竟,它没有差速锁这一硬件,岩石路不好应付。应对讲究的极端越野,还是得专业车。
安全配置方面,这车也很到位。我知道很多人关心电池安全,又怕碰到事故。它配备六维安全认证,车身钢板坚固,还用了宁德时代的电池,电池管理系统(BMS)挺靠谱的,底部加了护板。冬天开着空调续航也不差,基本衰减在15%左右,挺符合我心里预期。
我曾在4S体验会看到碰撞视频,车身变形很小,乘客保护做得不错。这次试驾让我觉得,别看它是燃油/新能源混合,安全素质确实不错。
到我还在想:如果你要我挑,最看重的配置会是哪个?动力?空间?科技配置?还是越野能力?其实我觉得,这一类车也是权衡术——你更在意快速性,还是家庭舒适?又或者,像我一样,半开玩笑地说,顺便试试泥巴——这个问题,留给你自己回答吧。
(这段我还没想过,这车的异响表现其实还挺低的,也许只是因为底盘调校得不错吧?)这细节是不是太高端玩家——我自己都没细想过。
每次试车回来,总觉得:要是每天用它跑家庭旅行、周末越野,还挺有人味;要是平时纯城市日常,也觉得挺轻巧。你说,买车,还是不是得多用用才能知道对不对?嗯,又卷起了心思……
你们会不会像我一样,强调工具车的多面性?还是觉得,最重要的是操控感和安全守护——我也很喜欢那把车钥匙手感不错,点火的瞬间,那种有魂的感觉。好了,写到这,也许我说得有点散,但我真想知道,你的理想座驾最后会是什么样子?
可触摸的小细节:你试过在开车时,听着音乐看着远方,突然发现平时注意不到的某个小细节,比如后排的那两个USB接口,旁边贴着个小标签:快充。就像生活中,你不经意一瞧,发现了点细节,或许平凡中带点温暖。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