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将至,享界S9T的销量数字,简直牵动着整个品牌的神经。
这不仅仅是一串简单的数字,它决定着享界能否从“观望者”的行列,一跃成为市场上的“破圈者”。
如果这十天之内,S9T能打出一场漂亮的胜仗,那么未来,享界品牌也许就能少几分焦虑,多几分底气。
咱们来算笔账。
S9T一个月八千台的产能,听着挺不错,对吧?
但问题来了,新时代的豪华品牌,这“用户经营”到底该怎么玩?
这可不是光靠堆砌硬件就能解决的。
S9T如果能在即将到来的国庆长假里,交出远超预期的成绩单,那才算是真本事。
我说的“远超预期”,不是说一天卖个一两百台,而是要冲击五千、六千,甚至七千辆的月度销量。
这才是能让品牌站稳脚跟的关键。
回想一下,当初定下309800这个价格,嘴哥花了多少心思去磨合?
我当时就说过,享界S9T的使命,首先是“革自己命”,得敢于挑战享界S9。
只有拥有了这种“自我颠覆”的勇气,才有底气去和奔驰E、宝马5系这些老牌劲敌叫板。
我当时坚持,S9T的价格必须与S9的增程版持平,就是为了直接“挤压”S9的市场空间。
而事实证明,即便是鸿蒙智行全力支持,S9和S9增程的表现,也未能达到咱们的期望。
当下,享界S9T的用户中心被赋予了明确的指标:每家店,平均每天要卖出两台车。
这看似不起眼的数字,折算下来,一个月用户中心就能贡献五六百台的销量。
再加上体验中心和商超渠道的协同发力,月销七八百台不是梦。
当然,咱们也要理性看待,即便在工作日,一天能稳定卖出三四百台,也足以证明市场对它的认可。
兄弟们,咱们得回归现实。
别总想着去“狙击”问界M8,那不是S9T当下最紧迫的任务。
先迈出自己的第一步,把稳扎稳打的月销万台目标实现,这才是关键。
我说的“常态化销售”,才是衡量S9T能否成功的硬指标。
有人说,鸿蒙智行这套东西,性价比高。
没错,用料和工艺,确实对得起“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
别再相信那些“又便宜又好货”的营销神话了,咱们都是过来人,都明白其中的门道。
我一直强调“交付是王道”。
技术再先进,如果不能顺利交付到用户手中,一切都是空谈。
咱们要用问界在服务上的成熟经验,来赋能享界。
让大家看到,享界不仅仅是奇瑞、吉利、比亚迪的“升级版”,它有自己独特的品牌价值和用户体验。
如果目前的订单量未达预期,那更要着眼于接下来的工作。
抱怨无济于事,就像“风吹草动”,毫无意义。
关键在于,如何运用问界的高标准服务体系,去打动享界的潜在用户。
一步一个脚印,稳住阵脚,精耕细作保有客户,这才是明智之举。
享界S9T也面临着一个核心考题:当规模交付真正到来时,首批车主是否愿意成为品牌的“口碑传播者”?
如果他们乐于分享,并积极推荐,那么S9T的腾飞就指日可待。
反之,如果车主们不愿发声,那么品牌推广的道路,或许会再次变得坎坷。
从配置到外观,享界S9T无疑赢得了广泛赞誉,这就像“拨云见日”,带来了新的希望。
那么,如何真正做好用户的发展和经营?
这绝非易事。
不能再沿用过去“我是BBA,我只懂生产”的陈旧观念。
如今的营销和服务体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老路”早已行不通,唯有保持高度的战略清醒,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
上汽集团,曾经的年营收动辄数千亿,其庞大的产业体系,绝非一个享界就能“力挽狂澜”的。
享界更重要的使命,是作为“催化剂”,盘活整个上汽的产业链。
什么叫“盘活产业链”?
举个例子,上汽旗下的零部件公司,比如奇瑞的座椅、内饰件,都需要被有效整合和激活。
每一个大型汽车集团,广汽、奇瑞、比亚迪,乃至一汽、东风,都有自己的零部件板块,需要协同发展。
享界的目标,是“盘活”,而非“拯救”。
这意味着,即便未来销量喜人,享界在上汽整个庞大的产业版图中,也只占一小部分。
它需要的是能量的传递,而不是孤军奋战。
和江淮、北汽、赛力斯不同,这些品牌往往将“all in”的资源倾注其中。
江淮的尊贵车型,其利润贡献远超其他车型。
而享界,则被寄予厚望,承担起20万级别市场的重任。
这个细分市场,问界目前还未涉足,唯有享界能够担当。
一次不成功,还有第二次、第三次的机会。
放眼全球,大众、丰田尚能勉强维持,但BBA的日子,恐怕就没那么好过了。
对了,智界R7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少朋友咨询我,25万左右的预算,值不值得入手?
我的建议是:可以直接考虑智界R7,249800的价格,性价比十足。
至于空气悬架这类配置,不必过分追求,咱们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价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