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有一天,一群国产车企老板集体在会议室里跳起了“自信恰恰”,跳得比销量还带劲。这个画面想起来挺美的——可惜没油(或者没电),只能闭着眼睛用意念给自己充能。毕竟,在自信这条路上,中国的汽车人已经甩欧洲人十条街,甚至连美国的“老钱”看了都摇头:你们是真敢想,敢吹。
这几年你是不是发现,媒体盘点中国汽车,通常流程如下:先来一段“智能科技遥遥领先”,再配点“国产新势力抢滩海外”,最后总结为“几乎干翻了合资车”,就差直接冲出地球,征服全宇宙。看完新闻我怀疑下个月路上是不是只能停着国产车——别的车都不敢上路,怕被新势力自信吓到自动熄火。
问题来了:这自信,到底是真的自信,还是吹得太猛,胸口贴见面条炸开成了面子“自信”?何小鹏说得很直白:醒醒吧,在全球舞台上,国产车企其实弱得一批。人家传统大厂连和你较劲的兴趣都没有。你在屋里拿个小圆镜看自己,觉得挺帅,结果出门发现,世界是广角,自己只是路边一块贴广告的玻璃。
十年前的中国车企,是街头的“社恐少年”,见到合资车都自觉低一头。进口车标价能顶三套房,国产车老板还能在发布会咬着牙讲半小时“我们会努力”。彼时自信这东西,是和发动机一起卡住的,能点燃的只有“卑微感”。
后来新势力冒头,智能这张牌打得漂亮。媒体连连夸,似乎国产车已经成了“软件公司开小号”。仿佛造车门槛就是一台电脑一群程序员:“国产体验吊打合资,智能驾驶天花板”,有的品牌甚至靠个大屏幕和车机系统开庆功宴。
国产车热闹是够热闹,可和那些“百年老厂”一比,差距就像把五十元红包塞进“财富排行”榜首。你新势力能一年卖几十万辆就绕厂区三圈跑步庆祝,人家大众、丰田在全球一年“横扫千军”,把四门五座统治弄成了日常。这种规模,就是把你剂量加大十倍,也没法和人家比拼肾上腺素。
全球化更是门玄学。新势力刚在欧洲扎个点,还没弄清当地电线杆朝哪边倒呢,大众的渠道、服务早就遍地开花。你要去非洲修一辆新势力汽车,可能先得学门外语,人家传统大厂光是配件供应就能让你被动拉长生活周期。维修、服务、渠道,厚到跟“厚黑学教材”一样,每一页都写满了年头和家底。
供应链?新势力是初恋状态:还在拼命搭建基础设施,稍微一个风吹草动,比如芯片涨价,整车差点“相亲失败”。传统大厂花过的钱都能让你算到下辈子,小鹏说得没毛病:人家控制成本的方式,就像每一颗螺丝都是祖传的,你这边一个风吹,整辆车就感冒。
说道研发,新势力老爱喊创新,但喊声通常大过预算。你一年砸个几十亿已经拿出来讲故事了,传统大厂一年几百亿的研发,顺手薅出一堆“黑科技”——你还在为界面动效激动,它们已经在下一代动力系统上打卡。更别说品牌积淀、供应商合作,那是几十年厚厚的卷子写出来的,你的“新答案”在他们眼里还没出考点。
有人说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技术,而是“吹牛都能吹出电动车”。从网友到老板,再到甲方乙方,大家都学会了高阶自信。国产车企喜欢拉出“壮阔蓝图”,说得比做得还花哨。光是“领先全球”就够把隔壁日本和德国笑一周了。传统大厂呢?人家不是脾气好,是懒得和你拌嘴。你在网上火力全开,现实里全球市场一查,在欧美还是个“新生儿”,爬都没学会。
何小鹏作为“新势力”本尊,这次没收割自信红利,反而自己开自黑。别人还在喝“自信水”,他直接来个“心灵泼冷水”。这就像发布会现场别人安排烟花,他自己端桶冰水当点缀,提前给大家降降温。有人说他是“刺头”,其实刺头说实话才难得。毕竟,只有对自家才下得去手。
你们没发现吗,现在很多国产车企的最大成就不是造出什么新车,而是成功把“自信”打包出口。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新势力多强”,可惜世界其他地方不太买账——人家更关心你的质量、服务、渠道、售后,能不能靠谱,比什么都重要。靠自信支撑起来的高楼,很容易被现实扒得只剩地基。
有网友调侃:“咱们这是主打一个自信,不看成绩只看气势。”气势对了,但成绩呢?你成绩单还没到及格,已经先在班里当自信标兵。老师批改卷子,发现步骤写得花里胡哨,结果对错各一半。你还在喊“老师不懂科技创新”,老师说你不懂全球规则。
新势力如果老是拿国内“智能车冠军”当谈资,出门见到全球大厂就低了半截。真要把车卖到全球去,得认真学一学人家怎么做渠道、怎么服务、怎么控制成本、怎么做品牌。不是说做不到,是现在还差得远——但很多国产车企宁愿相信自己真的“已领先”,这叫精神胜利法。你觉得自己快追上了,其实是在逆风追自己。
你以为传统大厂是“老古董”,软件不行,体验差。可人家是存心让你先自嗨,然后一觉醒来,老大们已经把你新势力的“独门绝技”照抄一遍,还用百年经验做加料,价钱还能压得你怀疑人生。你新势力一年搞个创新,人家三个月复刻,还能在全球量产。用网友的话说:“新势力刚出道,传统大厂早已成精。”
其实,盲目自信是一种很珍贵的资源——专门用来当“社会实验”。每隔几年就有一批新势力走出来,自信满满地讲故事,然后某一天掉进全球化的坑,连自信都摔碎了。何小鹏这次出声,就是提前提醒:别把自信包装成自恋,也别把小成绩吹成全球领先。不然哪天真的和传统大厂硬碰硬,就不是掉面子那么简单了。
自信是好东西,尤其是在“只要自信就能飞”的汽车圈。可惜自信不是万能钥匙,打开的是自家书房,进不去全球蓝海。你要是天天抱着“我们已经天下第一”的幻想,哪天遇到现实一脚踹门,发现窗外风景还是人家更美。
说到底,国产车企的“迷之自信”,本质上跟朋友圈炫耀一样,照片拍得美,滤镜一开,实际生活是啥,只有自己知道。新势力能否真正超越老牌大厂,不是光靠嘴皮子说、一堆媒体捧,用户夸一夸就成的,还得在实打实的全球化、渠道、供应链、研发里卷一卷。到那一天再增强自信也不迟。
至于那些热衷于吹牛的国产车们,不妨先低头看看脚下,有没有站稳,还是脚踩空了还在空中画饼。吹牛吹得太猛,哪天自信“炸裂”了,别怪自己连气都喘不上来。至于何小鹏,泼冷水这种事干得越多,说明他比同龄人活得更明白。黑色幽默里,往往藏着真实的苦涩:国产车企如果总是比谁自信,还不如比谁先醒酒。一觉醒来,你还是你,人家大众还是大众。自信不是错,把自信和实力打包才不容易出错。现实哪有那么多“遥遥领先”,只有遥遥无期。
至于说“汽车圈自信风暴”何时结束,就像等下周彩票中奖,遥遥无期。不过自信有了,欢迎继续跳恰恰。下一步可以考虑直接跳到全球舞台上,别光在屋里自我陶醉。等哪天中国车企能让南极企鹅也买国产车,那自信我收回之前所有调侃。现在嘛,还是多喝点冷水,别让自信变成汽水,喝多了胃胀。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