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利润暴跌99%背后,谁在动它的奶酪?
保时捷这个牌子,在很多人心里那就是“钞能力”的代名词。跑车界的贵族,开出去谁不看两眼?可谁能想到,2025年第三季度,这家德国豪华车企直接来了个“断崖式”下滑——营业额暴跌99%,亏了80亿人民币。更离谱的是,前三季度全球销量21万出头,同比掉了6%。中国市场更是惨,卖了3.2万辆,同比直接腰斩式下滑26%。德国老家也不好过,销量跌了16%。欧洲整体跌4%,就北美和海外新兴市场勉强撑住,一个涨5%,一个涨3%。你说这还是那个一车难求的保时捷吗?
这事儿一出,圈里炸了锅。李斌说没想过,马斯克也懵,丰田章男估计翻了白眼。但最热闹的,是有人把锅甩给了余承东。说保时捷今天这局面,是华为余承东一手造成的?听着像段子,可细琢磨,还真不是空穴来风。
咱们得看清楚,保时捷卖不动,真不是突然的事。它的问题,早就埋下了。高端燃油车这条道,以前是金光大道,现在呢?越来越窄。电动车浪潮一来,谁还天天盯着排量、声浪?年轻人现在要的是智能座舱、自动驾驶、OTA升级。保时捷那套传统豪华,听着牛,可打开车机,反应慢半拍,功能少得可怜,用户哪还有耐心?
再看中国市场,那可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保时捷在这儿栽了大跟头。26%的下滑,不是小数字。为啥?以前靠品牌光环吃饭,现在光环不灵了。国产新势力一个个杀出来,蔚来、理想、小鹏,哪个不是把服务、体验、科技玩到极致?更别说华为加持的那些车,比如问界、智界,直接把智能拉满。余承东不造车,但他带起来的这套“智能生态”玩法,让整个行业都变了天。
保时捷不是没反应。它也推电动车,比如Taycan,可市场反馈呢?叫好不叫座。价格死贵,充电生态跟不上,智能化被国产车甩出几条街。消费者不傻,花一百多万,你是选一个“贴牌传统豪华”的电车,还是选一个“全栈自研、越开越聪明”的新势力?答案不言而喻。
还有个细节很多人忽略了——保时捷的用户画像在老化。买它的人,很多是40岁往上的成功人士。可汽车消费的主力,正在向30岁左右的年轻人转移。这群人要的是个性、是科技、是社交属性。保时捷的传统形象,在他们眼里可能反而有点“爹味”。你说这代际断层,是不是致命伤?
当然,不能把锅全甩给余承东。他一个人改变不了行业大势。真正让保时捷难熬的,是整个汽车产业的重构。燃油时代积累的品牌溢价,在电动智能时代正在被重新定价。你再有名,技术跟不上,体验做不好,照样被抛弃。诺基亚当年多牛?苹果一来,眨眼间就没了。
保时捷现在最该做的,不是找谁背锅,而是低头看看自己的产品力到底在哪。是继续靠设计、品牌讲故事,还是真刀真枪地把智能化、电动化、用户体验做到位?别再拿“我们是跑车品牌”当挡箭牌了。时代变了,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
这场利润暴跌,更像是一记警钟。提醒所有传统豪华品牌:光环终会褪色,唯有创新才能续命。你以为的护城河,可能一夜之间就成了沼泽地。
别等沉船了才想起救生圈。
“时代淘汰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信息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官网、保时捷中国官网公开财报、新浪财经、第一财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