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召回:主动还是被动?背后真相不简单!

最近,汽车圈里最火的事儿,莫过于小米汽车召回11.7万辆SU7 ,这消息一传出,立马引发轩然大波,大家纷纷讨论,小米汽车这次召回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像小米公司说的主动负责,还是另有隐情?

9月19日,小米汽车发布召回消息,称自即日起,召回2024年2月6日至2025年8月30日生产的部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共计116887辆。小米官方解释,召回是为了进一步提升辅助驾驶功能的可靠性,会通过OTA技术为车辆免费升级软件,消除安全隐患 。还强调虽然不用更换物理零件,但仍按召回程序管理备案。这说法一出,不少人纷纷点赞,夸小米主动担当,本可以直接OTA升级,却选择走召回程序,真是良心车企。也有人猜测,因为新规定要求大规模OTA必须上报,所以才有了这次召回 。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9月21日,市场监管总局主管媒体《产品可靠性报告》官方账号“中国质量报告”发文,直接打破了大家的美好幻想,称这11万辆小米SU7并非主动召回,而是受调查后被动召回 !这一消息,瞬间让舆论炸开了锅,网友们纷纷表示被“打脸”,原来自己之前的夸赞可能太草率了。

要知道,召回可不是小事,根据相关规定,召回编号里藏着大学问。编号由缺陷类别、年代标识、产品类型、顺序号和召回类型五部分组成 。其中,缺陷类别分S(安全缺陷)、E(环保缺陷);召回类型则有V(主动召回)、I(受调查影响召回)、O(责令召回) 。而小米此次召回编号为“S2025M0149I”和“S2025M0150I”,对应缺陷类别为S,即安全缺陷;召回类型为I,也就是受调查影响召回 。这铁证如山,说明小米汽车这次召回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缺陷调查后才开展的,并非主动为之。

再看看其他车企的召回案例,就更能明白其中差别。捷豹最近召回部分国产汽车,召回编号S2025M0148V,是因为安全问题主动召回;东风商用车召回编号S2025M0095I,是因安全缺陷受调查后被动召回;一汽丰田、小鹏汽车等对旗下电动车产品的召回,编号尾字母为V,也都是主动召回事件 。很明显,判断主动还是被动,看编号就行,车企的说法可不能全信。

“中国质量报告”还指出,OTA被广泛应用到召回领域后,虽然提高了召回效率、降低了成本,但也模糊了“OTA”和“召回”的界限 。这也难怪,大家一开始会被小米的说法误导,以为只是简单的OTA升级。工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今年发布的通知也明确,企业实施OTA升级活动消除汽车产品缺陷、实施召回的,得按相关条例组织实施 。所以,小米这次打着OTA升级旗号的召回,本质上就是因为安全缺陷被调查后的被动召回。

在我看来,召回本身不是什么黑点,汽车生产过程复杂,出现一些小问题在所难免,就连合资车企也都有过召回经历 。关键是车企要坦诚面对,不要试图混淆视听。小米汽车这次虽然召回了问题车辆,但一开始的说法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误解,这一点不太地道。

这次小米汽车召回事件,给所有车企都提了个醒,在信息透明的时代,想靠“文字游戏”糊弄消费者可不行。只有实实在在解决问题,对消费者坦诚相待,才能赢得信任。也希望监管部门加强监督,让召回制度真正发挥作用,保障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毕竟,我们买车是为了安全出行,而不是提心吊胆。

小米汽车召回:主动还是被动?背后真相不简单!-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