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觅未满月狂揽 150 亿订单,中东土豪抢着订,硬刚劳斯莱斯?

追觅未满月狂揽 150 亿订单,中东土豪抢着订,硬刚劳斯莱斯?-有驾

“刚宣布造车 30 天就拿 150 亿订单,这是要把布加迪、劳斯莱斯拉下马?”9 月 28 日,追觅汽车首届战略合作伙伴大会的签约数据炸翻车圈 ——22 国 54 家经销商现场砸下超 150 亿元订单,其中中东土豪承包 60% 份额,而这家车企连实车都没量产,首款车型要等到 2027 年才上市。从扫地机巨头到 “造车狂徒”,俞浩的跨界冒险,真能改写豪华车市场格局?

订单爆了:中东土豪豪掷 90 亿,1.5 万辆订单压顶

这场引发行业震动的签约会上,电子屏跳动的 150 亿元数字背后,藏着全球经销商的狂热。沙特、阿联酋等中东经销商成为最大买家,仅沙特 Al Jomaih 集团就签下 42 亿元订单,直言 “等不及 2027 年上市,先锁 3000 台配额”。按主力车型预计均价 100 万元测算,这笔订单相当于 1.5 万辆车,比蔚来 2025 年 Q2 整个季度的营收还接近。

中东市场的 “追觅热” 绝非偶然。沙特《2030 愿景》明确 2030 年新能源车占比要达 30%,阿联酋、卡塔尔同步推出购车免税、充电补贴政策,当地富豪对高端智能电动车的需求正 “井喷”,但劳斯莱斯、宾利的电动化转型慢如蜗牛。追觅副总裁张克勤精准踩中痛点:“我们的 800V 快充、城市 NOA 智驾,正好填补了市场空白”,仅预沟通阶段就拿下中东 3 万台意向订单。

更关键的是渠道优势。追觅母公司靠扫地机深耕海外 100 国,6000 多家门店直接复用为汽车销售网络,比新势力从零搭建渠道快 10 倍。“经销商敢下单,是看准了我们的渠道底子”,俞浩在会上直言。

技术叫板:无 B 柱车门 + 超级增程,硬刚库里南

能让土豪提前砸钱,追觅的 “技术牌” 确实够硬。刚亮相的超奢旗舰 SUV 直接对标劳斯莱斯库里南,光无 B 柱无序对开门设计就颠覆行业 —— 前后门同步开启时形成无遮挡通道,乘客不用 “躬身钻车”,直接 “从容步入”,还能满足顶级碰撞安全标准,这是连概念车都没实现的突破。

车内更是把奢华做到极致:3.7 米有效空间长度,二排航空座椅支持 145 度调节,1.2 米腿部空间堪比私人飞机头等舱,再配上 JBL 音响和手势控制,活脱脱一个 “移动会客厅”。针对电动车痛点的超级增程系统更狠,100 度超大电池包 + CTP4.0 架构,零下 30℃都能稳定运行,彻底解决冬季续航缩水问题。

底盘技术更是藏着黑科技:激光雷达提前预判路面起伏,空气悬架毫秒级调节实现 “未颠先稳”,再加上四轮独立驱动和 24 度后轮转向,5.2 米长的大车转弯半径居然小于 5 米,窄路掉头比轿车还灵活。网友调侃:“这配置要是卖 200 万,库里南都得慌。”

争议炸锅:是真订单还是画饼?产能资质全是谜

但狂欢背后,质疑声早已炸开。“150 亿是意向协议还是真金白银?定金付了多少?” 汽车圈资深分析师抛出灵魂拷问,追觅至今没公布订单构成和定金比例。更要命的是,这家造车仅 30 天的企业,连生产资质、工厂产能都没着落,却喊出 “2027 年上市、覆盖 200 国” 的口号。

对比 “蔚小理” 的成长路径,蔚来花了 5 年才实现月销过万,而追觅刚满月就号称要 “碾压理想全系”,未免太过激进。有车企人士直言:“汽车是重资产行业,从研发到量产至少 3 年,150 亿订单要是交不了货,光违约金就能拖垮公司。”

就连母公司的 “生态链优势” 也被泼冷水。虽说扫地机业务有技术积累,但汽车制造涉及上万个零部件,和家电完全是两个维度。“小米生态链出身不代表能造好车,供应链整合、品控管理都是大坑”,某新势力高管坦言。

行业震动:跨界者搅局,豪华车市场要变天?

不管争议多大,追觅的横空出世已给行业敲响警钟。这两年扫地机、手机厂商扎堆造车,靠的就是 “跨界优势”—— 追觅的智能硬件研发经验、海外渠道资源,恰恰是传统车企的短板。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 年跨界造车企业贡献了新能源市场 12% 的销量,比去年翻了一番。

对消费者来说,跨界玩家的入局意味着更多选择。以前百万级豪车市场被外资垄断,现在追觅带着 “无 B 柱、长续航、高智能” 的产品杀进来,很可能倒逼行业降价。中东经销商的抢单也释放信号:中国车企不仅能造平价车,高端市场同样有机会。

但机会背后是生死考验。正如网友所说:“150 亿订单是荣誉也是枷锁,2027 年交不出车,就是从神坛跌进泥潭。” 追觅德国工厂虽在建设中,但要达到年产 10 万辆的规模,至少需要 200 亿投资和上千名技术工人,这些都不是靠 “画饼” 能解决的。

截至发稿,追觅仍未回应产能问题,只透露首款超跑预计售价 300 万元,SUV 价格将对标库里南。从扫地机到豪华车,俞浩的野心已经摆上台面。150 亿订单是起点还是泡沫?2027 年的交付现场,或许会给出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跨界冒险已经撕开了豪华车市场的口子,未来的游戏规则,可能真要变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