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菱星光拆解,十万级插混电控黑科技,揭秘新能源心脏进化

现在大家买新能源车,关注点都挺集中的,要么是看电池能跑多远,要么是看电机有多大劲儿,加速快不快。

这就像我们评价一个人,先看他体格壮不壮,耐力好不好,这当然没错。

但其实,在这些我们看得到的“肌肉”和“血液”背后,还有一个看不见但至关重要的角色,那就是整辆车的“大脑和神经系统”——电控系统。

五菱星光拆解,十万级插混电控黑科技,揭秘新能源心脏进化-有驾

过去,这套系统里的核心技术,基本上都是国外大公司的专利,咱们的国产车想用上好的,价格就得往上加。

所以,很多人都觉得,要想体验顶尖的电控技术,那至少得准备个二三十万。

但最近,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出现了,像五菱星光这样十万块钱级别的家用车,也开始聊起了自己的电控“黑科技”。

这就让很多人好奇了,这究竟是厂家宣传的一个噱头,还是说,咱们国家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真的发生了某些深层次的变化?

要弄明白这件事,我们得先聊聊这个电控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很多人可能觉得,电控不就是个开关嘛,控制电机转或者不转。

如果这么想,那可就把它看得太简单了。

实际上,电控在新能源车里扮演着一个极其复杂的“能量管家”和“高级翻译”的角色。

我们都知道,车上的动力电池,它输出的是直流电,特点就是方向单一,稳定。

但是,现在新能源车上最常用的永磁同步电机,它却是个“挑食”的家伙,只认一种电,那就是交流电,方向和大小得不停变化才能高效工作。

五菱星光拆解,十万级插混电控黑科技,揭秘新能源心脏进化-有驾

问题来了,直流电怎么变成交流电呢?

这时候,电控就得出手了。

当你踩下加速踏板,电控会立刻把电池里的直流电,通过一个叫“逆变”的过程,转换成电机需要的交流电,并且精确控制电流的频率和大小,让电机听话地输出你想要的动力。

反过来,当你松开踏板或者踩刹车的时候,车轮会带着电机反向转动,这时候电机就变成了一个小型发电机,产生了很多交流电。

这些能量如果直接浪费掉就太可惜了,于是电控这位“管家”又会站出来,把电机产生的交流电,通过一个叫“整流”的过程,再变回直流电,稳稳当当地存回到电池里去。

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动能回收”。

这一来一回的转换,效率非常关键。

行业里,一般的电控系统在转换过程中会有3%到10%的能量损失。

别小看这个数字,假设一辆车的标称续航是500公里,如果它的电控效率比较低,能量损失了10%,那实际上你可能连450公里都跑不到。

很多车主抱怨续航“虚”,开起来掉电快,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出在这个电控的效率上。

所以说,一个好的电控,不仅决定了你的车开起来动力响应快不快,更直接关系到你的续航实不实,每一度电用得值不值。

五菱星光拆解,十万级插混电控黑科技,揭秘新能源心脏进化-有驾

了解了电控的重要性,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五菱星光这台车。

它搭载的这套电控系统,核心亮点在于它的一个关键元器件,叫做IGBT模块。

你可以把这个IGBT理解成电控系统里最核心的“阀门”,它需要在一秒钟内进行成百上千次的高速开关,并且还要能承受住电池输出的高电压和大电流,性能要求极高。

过去,这种高性能的车规级IGBT技术,基本被德国、日本等国的几家巨头垄断。

咱们的国产车想要用,不仅价格贵,而且还常常拿不到最先进的产品。

但这次在五菱星光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功率高达150千瓦的IGBT模组。

这个数据可能很多人没概念,这么说吧,在五六年前,这样的功率配置,通常只会出现在三十万级别的纯电动汽车上。

现在,它被用在了一台十万级的插电混动车上,这本身就说明了技术的普及和成本的下降。

更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散热设计。

这种大功率的电子元件,工作起来发热量非常大,如果热量散不出去,性能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烧坏。

五菱星光拆解,十万级插混电控黑科技,揭秘新能源心脏进化-有驾

传统的电控散热就像一个单面煎锅,只能从底部导热。

而五菱星光这套电控用上了一种叫做“双面塑封散热”的技术,就像一个三明治,上下两面都可以同时把热量传导出去,散热效率直接翻了一倍。

带来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它的最高工作温度可以达到175摄氏度,比行业普遍的150摄氏度高出不少。

这意味着,即便是在炎热的夏天,你开着车在高速上长时间飞驰,或者在山路上连续爬坡,电控系统也能保持稳定,动力不会因为过热而衰减。

对于北方的用户来说,这种出色的热管理能力也意味着在寒冷的冬天,电控系统能更快地进入最佳工作状态,保证车辆的性能和续航。

除了性能强大,这套电控还做得非常小巧和高效。

它的体积不到8升,重量不到10公斤,比传统的电控小了将近10%,轻了20%。

在汽车设计中,“寸土寸金”,省下来的空间和重量,无论是留给乘客,还是用来布置更大的电池,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同时,它的峰值效率达到了99%,而且在超过94%的常用工作区间里,效率都能保持在90%以上。

这意味着在日常驾驶的大部分时间里,从电池出来的电能,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被浪费掉了,绝大部分都实实在在地用在了驱动车轮上。

这不仅让车辆的实际续航里程更接近官方标称的数字,也相当于间接为你省下了电费。

五菱星光拆解,十万级插混电控黑科技,揭秘新能源心脏进化-有驾

那么,为什么五菱能在一台十万级的车上,用上这些以往被视为“高端专属”的技术呢?

这背后其实是两个层面的原因。

首先是五菱自身在新能源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从最早的微型电动车,到后来的混动车型,它一直在自己的节奏上进行技术迭代和成本控制。

更重要的,是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集体进步。

过去我们被“卡脖子”的IGBT芯片,现在国内已经有了像士兰微、斯达半导这样优秀的企业能够实现大规模生产,性能也追了上来。

当核心元器件不再完全依赖进口,成本自然就有了大幅下降的空间。

这使得像五菱这样的车企,能够通过与本土供应链的深度合作,将过去高高在上的技术,以一种更亲民的价格带给普通消费者。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配置下放”,而是一场由中国制造业主导的技术平权运动。

它让普通老百姓也能花更少的钱,享受到更安全、更高效、更可靠的新能源汽车技术。

当十万级的家用车都开始在电控系统上如此“内卷”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汽车会变得更加智能。

未来的电控可能不再只是一个被动执行命令的“管家”,它可能会加入人工智能,通过学习你的驾驶习惯,来主动优化能量分配策略。

比如,它发现你喜欢激烈驾驶,就会优先保证动力输出;发现你开车比较平缓,就会把节能省电放在第一位。

甚至,未来的电控可能会接管更多的车辆功能,比如空调、转向、悬挂等等,实现全车的协同管理,让汽车真正成为一个懂你的、聪明的移动伙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