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这波操作太败好感!拼命对标保时捷,却只学到怎么玩文字游戏

“以前买小米是奔着实在,现在买小米得带放大镜 —— 不然根本看不清宣传里的坑!”

江西老米粉阿凯对着一抽屉小米手机拍了段视频,从初代小米 1 到最新的小米 17Pro,满满当当的收藏曾是他的骄傲,如今却成了吐槽的由头。

这段视频在网上炸出上千条共鸣,有人晒出小米 SU7 Ultra 的购车合同骂 “4.2 万买块塑料板”,有人翻出手机宣传海报怼 “逆光之王原来是个目标”。

曾经靠 “性价比”“透明参数” 圈粉无数的小米,怎么就成了网友口中 “玩文字游戏的高手”?

小米造车的争议从不是新鲜事,但 SU7 Ultra 的碳纤维机盖事件,彻底把 “文字游戏” 的底裤扒了下来。

今年年初的发布会上,雷军拿着碳纤维机盖大讲特讲:“赛车级材质!双风道空气动力学设计!能辅助散热还能增下压力!”4.2 万元的选装价,让不少车主觉得 “为技术买单值了”。可提车后大家发现,这所谓的 “黑科技机盖” 根本名不副实。

有车主拆开对比,普通版机盖和碳纤维版就差个支撑塑料板,宣传里的 “双风道导流” 纯属摆设。更绝的是有博主做实验,用鼓风机对着机盖的开孔猛吹,盖在上面的纸巾纹丝不动 —— 连风都导不动,谈何散热增压?

“合着我们花 4.2 万买的是个装饰件?”300 多名车主组建维权群要求退车,小米给出的回应更让人火大:“这是满足用户复刻造型的需求。” 这话彻底激怒了车主:“发布会上讲的全是技术,出问题就说只是要颜值,当我们是冤大头?”

这还不是最离谱的。SU7 Ultra 宣传 “1.98 秒零百加速”,底下藏着行小字 “不含起步时间”。有网友调侃:“照这逻辑,苏炳添百米赛跑能把起跑反应时间抠掉,直接算 9 秒内?” 更夸张的是 YU7 车型,说 “135 度后排调节超越迈巴赫”,就多这 1 度,被汽车工程师吐槽 “跟小学生比身高没区别”。

小米这波操作太败好感!拼命对标保时捷,却只学到怎么玩文字游戏-有驾

这边汽车维权还没平息,小米 17Pro 又因 “小字文学” 被骂上热搜。

9 月底的发布会上,“逆光之王” 四个大字占满宣传海报,雷军拿着手机在强光下拍样张,看得观众心痒痒。4999 元的起售价虽比上一代贵了 300,不少老米粉还是咬牙下单。可拿到手机大家才发现,海报右下角藏着行几乎看不见的灰字:“逆光之王是产品设计目标”。

“目标?合着买的是个期货?” 科技博主实测后更失望:正午强光下拍照,画面里全是 “碎钻光斑”,普通用户吐槽 “日常逆光场景连 5% 都不到,花几百块买个一年用两次的功能,纯纯智商税”。更让人费解的是,5000 元价位的旗舰机,居然砍了无线充电 —— 这可是同价位竞品的标配。

小米这波操作太败好感!拼命对标保时捷,却只学到怎么玩文字游戏-有驾

有网友翻出小米的旧海报,才发现这 “小字套路” 早不是第一次用:小米 17 说 “小尺寸续航之王”,小字标 “目标”;YU7 吹 “2200MPa 超强钢”,小字补 “指项目名称”。罗永浩都忍不住吐槽:“这就像国足贴海报说‘世界杯冠军’,底下补行小字‘努力目标’,合规但恶心人。”

更扎心的是价格。有数据算过,中国打工人买台小米 17Pro 要干 11.7 天,而美国打工人买 iPhone 17 Pro 才用 5 天。“以前说国货自研让利国人,现在自研没见多牛,价格倒先跟国际接轨了?” 阿凯的疑问戳中了很多人的心。

小米这波操作太败好感!拼命对标保时捷,却只学到怎么玩文字游戏-有驾

为啥小米越来越爱搞 “文字游戏”?看看账本就明白了。

2023 年数据显示,小米研发费用率才 5.31%,反而销售推广费占了 6.32%—— 花在吆喝上的钱比搞技术的还多。今年上半年更夸张,汽车营销费同比涨了 187%,研发占比却只有 5.2%,比行业平均的 8.7% 差了一大截。

对比下对手更明显:苹果年均研发 1583 亿,特斯拉 219 亿,加起来是小米的 12 倍。特斯拉就专注造车,两款主力车型磨好几年;苹果 iOS 系统十年磨一剑,才有今天的生态。可小米呢?手机、电视、空调、汽车全要做,149 亿研发费撒胡椒面似的,单车单品能分到多少?

小米这波操作太败好感!拼命对标保时捷,却只学到怎么玩文字游戏-有驾

业内人说得实在:“手机堆料能快速迭代,汽车底盘、三电系统得测上万小时,哪是喊几句口号就能成的?” 之前有媒体测小米汽车续航,标注 650 公里实际只跑 420 公里,工作人员居然说 “是用户没掌握省电技巧”,这话让在场记者都看傻了眼。

老米粉最懂这种落差。阿凯晒出当年小米 2 的包装盒,上面印着 “为发烧而生”,参数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时候买小米,不用怕被坑,参数摆在那,价格透明。现在倒好,数字要猜,宣传要抠,连雷军道歉都变少了。”

雷军在年度演讲里说 “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可维权群里的车主们更相信眼前的体验:补个漆面要跑 700 公里,出了问题先甩锅,承诺的技术成了 “目标”,4.2 万买块装饰板。

小米这波操作太败好感!拼命对标保时捷,却只学到怎么玩文字游戏-有驾

其实大家不是反对小米做高端。消费者愿意为真技术买单,就像当年为初代小米的性价比买单一样。可现在的小米,把热泵空调叫 “全域热管理黑科技”,把杯架氛围灯说成 “智能生态模块”,研发跟不上,全靠话术凑,这哪是高端化,分明是套路化。

我们想要的,不是一个会讲情怀的雷总,而是一个敢把研发成果真正让利给用户的公司。

否则,再多的“1.98秒”“135度”“16.8亿种模式”,也不过是写给打工人看的数学谜语。你生产出来的产品,终究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劣质品,成为华而不实的工业垃圾。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