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变迁,爱丽舍崛起,实用主义成主流

都说汽车是一个时代的标配,其实想看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变迁,光看那些高楼大厦其实没什么劲头,得看那些在马路上跑的各种车,特别是出租车。出租车这玩意,翻来覆去也就那么几种,不过每一代车只有在成为大家的日常工具以后,才算是真正留下痕迹。哈,说起那些年的主角,很多人脑海里都蹦出一个词:富康。但如果仔细回忆一下,在富康和捷达横行的年代,那些路上的黄色、绿色、或者白色的车里,还藏着一种中间调味剂,就是雪铁龙爱丽舍。

其实大家都知道,爱丽舍这名字听起来有点洋气,但你要是真拿法国那种浪漫跟中国马路上的现实对比,对不起,它就是妥妥的混血产物。玩车的人都说,爱丽舍是富康和赛纳的合体,一半是小家碧玉,一半是大家闺秀,外观里是富康的骨头,内里塞进了赛纳的风格。你问这俩搅一搅会是什么味道?答案很简单,能跑一百公里拉二百斤货还能不散架,这才是中国出租车最实际的需求。

有人说,变化就是进步,可到底什么叫“进步”?是不是外观亮点多点、空间大点、发动机马力狠点就是进步?其实根本就不是,关键是能不能在实际生活中派上用场。爱丽舍刚出来的时候,人家厂家搞得挺清楚,卖得比富康贵点,外观重做一番,看着高端点,里面还塞几个新鲜配件,装一个所谓的赛纳风,结果最后在出租车市场上一点不见高端,全是实打实在用。

出租车变迁,爱丽舍崛起,实用主义成主流-有驾
出租车变迁,爱丽舍崛起,实用主义成主流-有驾

当然,关键还是在发动机。大家都说一台车能不能活,得看发动机坚不坚韧。爱丽舍那一台被大家称为“不死鸟”的TU5JP4 1.6升发动机,当时用在VTS手动和SX自动上,就像是玩家眼里的神机。“不死鸟”不是说它能飞,只是因为它能撑得住,不容易坏。不容易坏,维修简单,公里数能跑得飞起,在出租车司机眼里,优点比什么都实在。

后来嘛,为了照顾市场,厂家又搞出一批更便宜的1.4升版,连价都能拉到七万以内,你说这不就是给出租车市场专门下的一盘棋吗?你看那些年,无论是北京、广州,还是汕头、乐昌,哪儿的马路上都能看到这个法国牌子的中国心。

出租车变迁,爱丽舍崛起,实用主义成主流-有驾

但话又说回来,什么是“身份”?爱丽舍虽然定位比富康高一点,可真一堆摆起来,大家还是觉得那是混血,既不是纯粹法国车,也不是纯粹中国车,这里边有一种特别的味道。你想啊,当时的出租车市场杀得无比凶猛,谁家能多省油、多耐造,谁就是老大。捷达是第一批靠脸霸场的,桑塔纳是国有企业的骄傲,富康是弄潮儿。但爱丽舍就是那种夹在中间的角色,看着没那么火,但谁用谁知道,妥妥的可靠。

出租车变迁,爱丽舍崛起,实用主义成主流-有驾

出租车市场其实就是所有实用主义的终极考场。能不能“抗造”,能不能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地跑几万公里不灭火,考验的不是豪华和品位,而是耐用和皮实。你有多久没在马路上见过一台2004年的艾丽舍了?但如果你现在偶尔瞄到一辆,车门还能关上,发动机还能点火,空调还能制冷,你会有种时光错乱的感觉,“这就是当年城市骨骼里的一块骨头。”

很多人常问,为什么中国这么多年一直没有自己家真正受欢迎的出租车品牌?为什么一直都是合资车在霸场?其实道理很简单,合资车的设计和技术刚好卡中了中国出租车司机群体的现实需求,通过性好,保养费用低,耐造到让人怀疑人生,牌子还不算丢面,价格还能压得住。爱丽舍就是这样的存在。

你要说爱丽舍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抱歉,其实没有多少。外观设计说不上优雅,性能指标也不是吊打同级,但它有一个最重要的优势——这个车皮实。就像很多人的普通一生,不张扬,不出彩,但一直在场,不出乱子。这才是很多城市出租车司机心目里的“本车”。

出租车变迁,爱丽舍崛起,实用主义成主流-有驾

做汽车的人往往喜欢吹嘘那些参数、工艺,媒体也热衷给新上市的车做各种花里胡哨的测试。但你去问一个开了20年出租车的大叔,什么才是好车?“能跑,不坏,费油少。”你看,这才是最真实的需求。爱丽舍某种意义上,就是被需求磨出来的产品,没毛病,不出事儿,不找事儿。

更有意思的是,爱丽舍其实经历了好几代的“变身”。从一开始的高配大能量,到后来的经济适用型,连“双燃料”都来凑热闹,给市场翻写了几次答卷。最早1.6升的版本被出租车爱得无法自拔,后来拉低售价,推1.4升,给更多城市供货。而且东风雪铁龙还疯狂地根据各地方的市场特性去定制车型,VIP加长版都能卖给出租车公司,这不就是中国式灵活应变的终极体现吗?

现代人买车时,太容易迷失在各种所谓“高科技”里。但你真把车放到实际环境里,根本还是比谁耐用,能不能“扛事儿”。爱丽舍就是这么一部“扛事儿”的车,出租车司机才不管你什么品牌情怀,只管下班时是不是还能继续省心省力多拉点活。

出租车变迁,爱丽舍崛起,实用主义成主流-有驾
出租车变迁,爱丽舍崛起,实用主义成主流-有驾

时至今日,好多城市的出租车已经换了新一代车型,老爱丽舍们基本都退役了。但如果你路过二手车市场或者偶尔在某个小地方还看到一台,还在努力挣最后几个票子的老家伙,你要不由得尊敬它几分。它代表的不是某个品牌,而是那种“实用主义至上”的生命力。

出租车变迁,爱丽舍崛起,实用主义成主流-有驾

有人问,为啥法国车在中国始终不算主流,还老被人拿出来吐槽?其实原因很简单,法国人在家搞浪漫,中国人永远在算账。爱丽舍算是合资里头把法国花里胡哨的部分砍掉了,剩下的就是中国人最需要的部分——实用。不讲究文艺和造型,只在乎能不能多跑几公里,能不能每过一个红灯都继续赶路,爱丽舍很懂事,不嫌弃不嘲讽,老老实实跟着市场走。

出租车变迁,爱丽舍崛起,实用主义成主流-有驾

更让人感慨的是,那些年开着老富康、老爱丽舍的出租车师傅,才是真正理解“什么叫好车”的那批人。用最狠的路况、最长的公里数,把法国技术和中国智慧混合出来一套专用的生存方案。哪有那么多浪漫主义?市场是现实主义,谁能活得久,谁就是赢家。

出租车变迁,爱丽舍崛起,实用主义成主流-有驾

其实爱丽舍的下场也说明一切。富康没停产,只是缩到低端市场里“安度晚年”,爱丽舍连着调价、改款,换了好几副马甲。直到新爱丽舍出来,外观变得更现代,家族脸谱上身,但本质还是那个熟悉的“骨头”,就是平台没变,基础没断。

出租车变迁,爱丽舍崛起,实用主义成主流-有驾

车圈里常说:“时代选车,人选品牌。”但在出租车市场,谁实用谁顶得上,谁耐用谁流传得久。真正的好车不是只有那些尖端参数和炫酷外观,反而可能是一台安静无闻但几乎不坏的出租车。那些在城市里默默存在的雪铁龙爱丽舍们,就这样悄悄地刻在了一个时代的马路记忆里。

出租车变迁,爱丽舍崛起,实用主义成主流-有驾

所以,如果有一天你突然想起那些年一起赶早高峰的公交出租,你会不会怀念那台前脸憨憨、内饰木讷,但却让你准时到达、从不掉链子的爱丽舍?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国民情怀”,不是热烈炫耀,而是耐心陪伴。这才是老实人的“英雄车”。

出租车变迁,爱丽舍崛起,实用主义成主流-有驾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