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星,还能支棱起来么?
01
极星真快完了
最近后台有人发给我一篇文章。
讲的是作为背靠沃尔沃、手握技术,有吉利控股的极星品牌算是快完了。
我顺手在网上搜了一下,好像确实是。
就整个6月份,这牌子的月销量用一只手都能数过来,另一只手你还能用来拿咖啡。
而这种数据,不管是放在燃油还是新能源市场,都相当罕见。
就这么说吧,这种销量的品牌,说好听点还有机会,毕竟底子不差。
但说难听的,基本上没什么希望能在这种卷得离谱的市场,重新打出自己的名气。
即便有心,但可能也无力。
因为得使劲砸钱去填坑。
你们看,品牌需要找到销量不好的原因—重构品牌影响力—铺开销售渠道—卖车。
就这几个流程,你们猜得抽品牌多少血?
这,还只是理想状况。
实际上。
现在没有多少人想买这个品牌。
放着热门不选,买极星?开玩笑呢?
转到极星车系这边。
Polestar是沃尔沃的改装/高性能部门,有技术、贼牛掰。同时在有吉利的扶持下,有钱有热度,所以一开始他们是真狂,甚至一度开发出了上百万的产品—Polestar 1。
当时营销做得还挺大,说自己多有底蕴多有格调。这也没说错,毕竟又是古典又是北欧又是赛车性能之类的,品牌档位一下子就被拉到了保时捷的层次。
多说一句。
以前我经常看到这品牌经常发什么路试图,还有腔调直接就是顶满的背景,充分体现了什么是优雅高级。所以这品牌的气质,卖的价能低嘛。。。
再者就是。
产品本身也挺夸张,可能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地方。
但要知道,那是2019年。
600匹马力、碳纤维车身和大批量的技术名词。
光是看到这些,都会觉得这车很离谱。
但没什么用。
Polestar 1真拿不到什么数据,因为做得实在没有预期的那么优秀,而且价格已经超出了不少人对新能源价格的心理防线。
所以这车理所当然的G了。
后来又推出了Polestar234之类的车型。
只不过技术/品牌力/产品理念并为打动市场,而且定价体系和管理层不稳定等因素。
从21年到24年。
整个品牌的销量数据均在2000台上下浮动。
到了25年。
极星更惨了,从25年2月份开始,这品牌的销量已经是个位数的状态。
说真的,我要是消费者,我真不敢碰。
不过有点离谱的是,极星这品牌在国外居然活得还蛮不错......就销量来说,可是几倍几十倍的差距。
但能理解。
因为国外你还能买到什么电车......
除了特斯拉,可不就只有极星的名气大么?
况且它的爹是沃尔沃。
只不过国外销量好不意味着国内也要同步。
而在这个时间段。
国产车早就脱胎换骨压着BBA的电车猛打。
要怎么选?这一看就很清楚。
另外。
你们在路上有见过极星的车嘛。
反正我一年到头是真看不到几回,那概率比我买刮刮乐中500块还低。
02
极星是好车么?
去年试驾了几次2和4。
老实说,体验感很好,特别是底盘和动态部分的表现。
可以看得出来,这一点依旧是继承了沃尔沃的优势。
悬挂的弹跳控制、底盘的平整度,以及在中高速工况中的超强发挥,这些都是极星品牌的优势。虽然2/4不是以舒适为主导的车型。但就驾驶感受来说,这两台车的的确确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开车。
但要记住要记住要记住要记住要记住要记住要记住要记住要记住要记住要记住要记住。
这种定位的车,在国内掀不起什么浪花来。
底盘好,没错。
驾驶手感好,没错。
开起来高级,没错。
但当把目光转移到其他部分,你还敢说极星的表现牛掰么?国内市场喜欢的东西、喜欢的配置,极星是真不想给太多,甚至连车机,也烂得一匹......
更不用说什么配置和细节上的情绪价值。
就算极星2/4降价了,但都到这价了,是不是也能看一下极氪的大满配001?
所以这品牌凉成这样,真不奇怪。
03
最后
我想说的是。。。
极星挺没必要在国内投入太多成本。
真的还不如直接猛冲海外市场和特斯拉一决高下。
而且讲句实话。
这品牌一看就很有国外电车的腔调,因为它真的很符合国外市场的审美和要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