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豪华中大型SUV终端销量变局:揽胜反超GLE
七月的天气闷得很,车市里也没消停。听做销售的老表说,这阵子豪华中大型SUV的竞争就像菜市场抢最后一筐西红柿——谁都想多捞点,但摊位太多,买的人却没那么急了。尤其二线豪华品牌,价格一个劲儿往下探,有些原本高不可攀的车型,现在贷款方案算下来,比前几年便宜不少。
宝马X5依旧挂在榜首,不过气势不如去年猛了。七月份终端销量4829台,前七个月总共39344台。有车友群里调侃,说自己那辆2022款X5后备箱电动门最近有点抽风,每次关到一半卡住,还得手推一下,“这叫德味人机交互”。倒是它那位轿跑身材的兄弟X6,一个月才卖108台,总量1220台,路上碰见概率比买彩票中个三等奖还低。
奔驰GLE这回被揽胜给超过了——7月只跑出1868辆,而揽胜干到了2210辆。这事我是在洗车店听来的,当时隔壁工位一个大哥正擦着他新提的长轴版GLE,说等北京产加长款出来,他可能会换,因为“后排空间能躺平”,而且价格估计更顺耳一点。同场还有个开G级来的年轻人吐槽,他那套AMG运动排气虽然声浪好听,但高速巡航时嗡嗡进耳朵,让副驾老婆一路黑脸;G级和G AMG分别卖350和205台,看着不多,其实对这种定位来说已经稳当了。
路虎今年高端系列倒是挺风光,本土化生产的不行,高价进口货反而有人抢着要。我邻居老李就是卫士车主,他说7月份全国1210辆里有一辆就是他的。他最爱的是那个全地形反馈系统,上个月去川西翻山越岭的时候,在碎石坡上切到“岩石模式”,轮胎抓地感像吸在地上一样。不过他也抱怨过一次保养,小配件等了两周才到货——毕竟进口件嘛,要命的是工单写错型号又退回去了。
卡宴这个名字曾经是马路上的常客,可现在呢?1525辆,比六月掉得厉害,总数9902。一位修理厂师傅说,新款发动机舱布局紧凑得吓人,更换火花塞要拆半天塑料盖板,不少小毛病都是因为散热空间不足引起。而玛莎拉蒂Levante更惨,一个月32台,一年126……看数据就知道,它在街头几乎成稀有动物了。同集团奥迪Q7则靠降价拉了一波销量(834),但沃尔沃XC90因此受冲击,只剩743,多多少少印证了“同价区间打架”的老话儿。
宾利添越、兰博Urus、法拉利Purosangue这些超豪SUV基本属于偶遇型存在,我朋友拍婚纱照租过一次添越,说内饰真香,就是空调出风口镀铬圈夏天晒烫手;Urus 20台、Purosangue 28台,这数字放哪都显眼但离大众生活远得很,还有阿斯顿·马丁DBX才18,不知道售后网点一年能接几单活儿。红旗HS7则从巅峰滑落到844/月,不过内饰木纹质感还是蛮讨好家里长辈眼光的;凯迪拉克XT6依然冷清166/月,有销售私下叹气:“要是真敢定30万以下,也许还能救回来。”英菲尼迪QX60和林肯飞行家情况差不多,各自70来至百余单位徘徊,即便V6动力诱人,也挡不住消费者嫌它们“不够精致”的心思。雷克萨斯GX倒是挺另类——326/月,全靠硬派定位撑腰,还有些玩家专挑平行进口的大排量版本玩改装避震升高套件,那画面相当霸道(字面意思)。捷尼赛思GV80就别提啦,全国3个人买,你可能永远碰不到其中之一。
纯电阵营表现普遍一般,比如宝马iX只有75/月,我试过朋友的一次,从零加速确实猛,但方向盘转向阻尼调校偏轻,高速变道让人心慌;奔驰EQE SUV稍微好一点,总数1801,不过群友吐槽充电口位置奇怪,下雨天蹲着插枪裤腿全湿;IQ锐歌634/年,更尴尬。有钱人的逻辑简单:油钱一年两万算啥,可修一次刹车碟片动辄五六千,他们宁愿继续烧油图省心。
昨天傍晚楼下停车场,又看到李叔把卫士停进角落的位置,小心翼翼怕蹭掉漆。他笑说年底准备带孙子去东北玩雪,要试试冰雪模式。我想起他之前抱怨配件难等,就提醒一句:“早点检查蓄电池啊,到时候冻坏可没人送。”他说放心,这次提前备好了。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