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豪华中大型SUV市场,奥迪Q7一直顶着"标杆选手"的光环,大尺寸格栅、quattro四驱这些标签听着就有吸引力。但作为实测过3款竞品、采访过10多位Q7车主的自媒体人,今天必须说句实话:别被品牌滤镜忽悠了,这款车的硬伤真不少,多数家庭买了都后悔。尤其这4个问题,比降价16万的诱惑更值得关注。
一、内饰廉价感拉满,几十万的车开出十几万质感
豪华车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内饰质感,但奥迪Q7在这方面完全没拿出该有的水准。一位开了1年多的3.0T车主吐槽:"第一次坐进车里就懵了,中控和门板到处是硬塑料,摸上去的触感还不如二十万的合资车"。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细节设计。作为售价五六十万的豪华SUV,居然还用最传统的玻璃喷水方式,连同级竞品早就普及的隐藏式喷水嘴都没有,雨天行车时视线很容易受影响。内饰配色也极其单一,全系只有黑色可选,想要点层次感都没机会,长时间看难免视觉疲劳。
新车异味问题更是重灾区。多位车主反馈,车子开了一年多,暴晒后车内还是有明显异味,相比同价位沃尔沃、奔驰的环保用料,差距不是一星半点。本来买豪华车是图舒适,结果每天上车都要先开窗散味,体验感大打折扣。
二、空间设计反人类,7座纯属"摆设"
奥迪Q7主打"5座/7座灵活布局",但实际体验下来完全是另一种情况。先看第二排,座椅尺寸偏小,哪怕是身材偏瘦的车主都觉得包裹性不足,调整角度后也找不到舒服的坐姿,长时间乘坐很容易腰酸背痛。
最鸡肋的当属第三排,官方数据显示车身长度超过5米,轴距近3米,但第三排空间只能用"局促"形容。成年人坐进去膝盖直接顶到第二排座椅,头部离车顶也只有两三指距离,别说长途出行,就算是短途代步都让人坐立难安。有车主调侃:"这第三排也就放个儿童安全座椅,或者临时放些杂物,根本算不上真正的7座"。
更不合理的是储物空间设计。门板储物格开口偏小,放不下大瓶矿泉水;中央扶手箱内部造型不规则,利用率很低。作为一款家用定位的SUV,连基础的储物需求都满足不好,实在说不过去。
三、动力操控双拉垮,开着像"大型玩具"
很多人买奥迪Q7是冲着重度四驱和3.0T动力去的,但实际驾驶体验远不如数据亮眼。3.0T车型账面数据有340马力,百公里加速6.2秒,但车主普遍反映"初段动力很肉",必须把转速拉到很高才能感受到动力输出,跟同价位的宝马X5、揽胜运动版比,推背感差了一大截。
操控性更是短板。由于轴距过长,车身显得格外笨重,过弯时侧倾比较明显,相比同门的途锐灵活性差很多。一位之前开途锐的车主说:"同样是大众集团的车,Q7开着总感觉不跟手,变道时要预留更大的转向幅度,完全没有驾驶乐趣"。
变速箱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虽然搭载了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但低速换挡时偶尔会出现顿挫感,尤其是在拥堵路段频繁启停时,这种顿挫感更明显。本来以为豪华车的调校会更细腻,结果连平顺性都没做好。
四、车机难用+小毛病多,可靠性堪忧
车机系统是奥迪Q7的重灾区,几乎所有受访车主都吐槽过这个问题。首先是操作逻辑混乱,很多功能藏在三四级菜单里,想要调个空调温度都要翻好几页。全触屏设计看似科技感十足,实则反人类,部分功能需要轻按,部分需要重按,连老车主都记不住操作规范,开车时操作很容易分心。
语音控制更是"摆设",识别准确率低,还不支持连续对话,说半天不如自己动手调。对比宝马的iDrive系统、奔驰的MBUX系统,奥迪Q7的车机无论是流畅度还是智能化程度,都落后了不止一个时代。
小毛病多的问题也很突出。有车主反馈新车开了半年就出现右门难关、后视镜收折异响等问题;更让人头疼的是故障码频繁跳动,每次启动车子都可能跳出不同的故障提示,重启后又恢复正常,去4S店检查也查不出明确原因,让人心里没底。
结语:不是不能买,而是有更优选择
客观说,奥迪Q7的底盘质感和隔音表现确实不错,降价后性价比也有所提升。但如果追求综合体验,同价位的宝马X5国产后加长了轴距,后排空间更宽敞;奔驰GLE的内饰豪华感和舒适性也更胜一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