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车市场变天 比亚迪霸榜 合资车降价求生

#教师节出游记录#

A级车市场变天 比亚迪霸榜 合资车降价求生

市场真的变了。

曾经稳坐钓鱼台的合资品牌。

如今被迫降价求生。

而国产车已强势崛起。

2025年1月。A级轿车批发量同比下降22%。环比下降35%。但比亚迪的三款车却杀入前三。这绝非偶然。

日系车惨淡。德系只剩“独苗”。自主品牌占比超六成。

❓发生了什么?

一、市场格局颠覆:自主品牌主导,合资车份额暴跌

A级车市场。曾经是合资品牌的天下。

轩逸。朗逸。卡罗拉。这些名字耳熟能详。

但如今。

比亚迪秦L。9月销量4.3万辆。稳坐头把交椅。秦PLUS。3.25万辆。驱逐舰05。1.68万辆。

自主品牌在A级车前十榜单中占比超63%。

日系车呢?冰火两重天。思域同比降幅超70%。卡罗拉销量不足0.5万辆。

德系仅剩速腾和朗逸苦撑。

二、技术突破:国产车凭什么逆袭?

核心技术。

比亚迪第五代DM混动技术。全球最高发动机热效率46.06%。全球最低百公里亏电油耗2.9L。全球最长综合续航2100公里。

A级车市场变天 比亚迪霸榜 合资车降价求生-有驾

油耗只有燃油车的三分之一。续航是燃油车的三倍。

❌这还不是全部。

智能化配置下放。A级车拼技术。小鹏MONA M03。采用纯视觉智能驾驶方案。20万以内唯一具备高阶智驾能力。上市后连续三个月交付量破万辆。

长安深蓝S05。以“可拍可投”为亮点。支持使用华为DLP大灯进行对地投射。播放视频。与行人交互。上市40天交付量突破1万辆。

激光雷达交付成本降低。部分品牌尝试将这一配置下放至20万元级别车型。

广汽埃安RT。顶配和次顶配版本配备126线可变焦激光雷达。英伟达Orin-X高算力芯片。

比亚迪也被传有意将高阶智驾功能下放到10万-20万元级别的车型上。

吉利银河星舰7 EM-i。奇瑞风云A8L。以低能耗和超长续航为卖点。CLTC工况下的亏电油耗低至3.75L/100km。综合续航可达1420km。极限综合续航或达到2000km以上。

国产车已掌握核心技术。

三、价格战:合资车被迫降价,部分车型跌破6万

价格防线崩塌。

比亚迪秦PLUS荣耀版。起售价7.98万。直接喊出“电比油低”。

A级车市场变天 比亚迪霸榜 合资车降价求生-有驾

合资品牌被迫迎战。

别克君越2025白金款。推出5万元限时优惠。入门价降至15.99万元。较2018年30万元以上的售价几乎折半。

大众迈腾、本田雅阁、丰田凯美瑞等热门合资B级车。叠加各项补贴后。起售价低至15万元以下。

部分A级车价格甚至下探至6万元区间。

但降价并非万能药。

2024年1-11月。传统燃料乘用车的销量仍主要集中在10万-15万价格区间。累计销量453.9万辆。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主要集中在15万-20万价格区间。累计销量296.6万辆。同比增长18%。

消费者要的是价值。而非单纯低价。

四、消费者认知革命:从看重品牌到追求实用

购车观念巨变。

十年前。看标。

现在。看实用。

90后、00后成为购车主力。他们更在意车机能不能联网。有没有辅助驾驶。甚至后排能不能放倒当床用。

A级车市场变天 比亚迪霸榜 合资车降价求生-有驾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在油电补贴标准差异化影响下。置换用户更大程度地利用政策的利好。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

续航里程。屏幕尺寸。智能化配置。这些都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车辆充电速度。车内是否配备无线充电功能。HUD抬头显示。也在购车决策中起到关键作用。

❌品牌溢价削弱。

合资品牌过去依赖品牌溢价获取高利润。但消费者逐渐转向务实选择。合资车溢价空间被压缩。

消费者用脚投票。这才是最真实的市场反馈。

五、未来格局:全产业链竞争与全球化布局

价格战只是开始。

接下来拼的是全产业链能力。

比亚迪发布“兆瓦闪充”技术。5分钟充电407公里。推动整个行业从“续航竞赛”转向“补能效率竞赛”。

全域千伏高压架构。电池、电机、电源等核心部件升级至1000V。内阻降低50%。支持1000A超大电流。充电效率较行业主流800V平台提升近60%。

全产业链自研能力。自研1500V碳化硅功率芯片。3万转高功率密度电机。1360kW液冷充电终端。

生态闭环。规划2025年前建成4000座兆瓦闪充站。

比亚迪的垂直整合模式。锂矿开采-电池生产-整车制造的闭环体系。使单车电池成本较同行低20%。

A级车市场变天 比亚迪霸榜 合资车降价求生-有驾

这种模式迫使传统车企加速自研电池技术。2025年。全球前十大车企中6家宣布建立电池合资公司。

全球化布局。

比亚迪在泰国、匈牙利等地的本土化生产。使海豹07 DM-i欧洲售价较本土低15%。直接冲击大众ID.4、特斯拉Model Y市场份额。

2025年一季度。比亚迪海外销量达21.4万辆。同比增长117%。在泰国、巴西等市场超越丰田登顶销冠。

技术标准输出。

比亚迪主导的800V高压平台和双枪超充技术被纳入中国充电标准。其刀片电池针刺实验方法成为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推荐测试标准。

总结:汽车产业格局重塑,中国品牌从跟随到引领

这场变局。

是中国汽车工业的缩影。

从燃油时代的“跟跑”。到新能源时代的“领跑”。

比亚迪、吉利们用技术和价格撕开了口子。

合资品牌并非不想反击。是技术迭代跟不上。日系车混动技术吃老本。德系车电动化转型慢。

等反应过来时。国产品牌已经把技术和价格壁垒都筑好了。

未来已来。

你准备好了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