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拟出台新规:强制规范隐藏式门把手安全设计

2025年5月8日,工信部官网公示《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修订计划,直指隐藏式门把手在碰撞、断电等极端场景下的逃生与救援风险。这一政策标志着我国汽车安全标准正式向“科技美学至上”的设计逻辑开刀,将用户生命安全置于创新优先级。

工信部拟出台新规:强制规范隐藏式门把手安全设计-有驾

近年来,隐藏式门把手因断电失效、低温冰冻卡滞、标识混乱等问题频发。2025年3月,小米SU7高速碰撞起火事故中,隐藏式门把手因断电未能弹出,导致车内人员被困身亡;工信部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涉及隐藏式门把手的救援延误投诉同比激增67%,暴露出该设计在极端场景下的脆弱性。

工信部拟出台新规:强制规范隐藏式门把手安全设计-有驾

双系统冗余设计:隐藏式门把手必须配备机械解锁装置,确保断电、碰撞后仍可手动开启。例如,通过内置拉索连接门锁,或设置独立应急拉环;标准化标识体系:应急把手位置需用荧光或反光材料标注,尺寸不小于3cm×5cm,并统一采用国际通行的“逃生箭头”符号;结构强度升级:门把手需通过动态冲击测试,在时速50km碰撞中保持功能正常,抗压强度从现行150N提升至300N。

工信部拟出台新规:强制规范隐藏式门把手安全设计-有驾
(大众ID6上的电子加机械门把手)
新规将推动车企从“科技感优先”转向“安全冗余优先”。传统隐藏式门把手单价约200元,增加机械备份后成本或翻倍,迫使蔚来、小鹏等车企调整供应链。设计层面,极简风格被迫妥协,比亚迪“龙鳞把手”通过滑动盖板兼顾美观与安全。这场整顿不仅是技术标准的升级,更是对汽车产业价值观的重塑——当科技感与安全性冲突时,答案永远是“生命至上”。#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