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稳增长方案出台,上市车企行情波动,政策落地和技术突破

每当国家“两手抓”汽车行业,总有人会问:是不是上市车企就稳了,大家可以安心从事研发、扩产和发新车了?数据好看是一回事,但现实里还有多少暗礁,大家心里是不是也都明白?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方案,其实就是一场及时雨,但这么大的市场,这么多乱象,靠几条政策就能立马整顿得漂漂亮亮吗?

先说说数字。今年八月份的数据一出来,感觉汽车人都松了口气:产销都跑到10%以上的增长,8月份单月卖了285万辆,累计一年到了2100多万辆。别的不看,这一波涨幅就是靓仔。但问一句:这种增长能一直持续吗?还是说,这里面有水分、有短期刺激的成分?每次看到数据爆发,我第一反应是:谁买了那么多车,是刚需还是消耗库存?是不是又是哪家车企砸钱补贴,把消费者拉进去了?

政策一出,大家都要跟着行动,但实际效果如何?工信部联合八部门出台的《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目标很伟大,说2025年要卖3230万辆,新能源车要搞到1550万辆,还要搞出口,力争制造业增加值往上赶。要我说,数字可以刷新,但最难的其实还是“如何达标”——尤其是那个“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和“市场无序竞争”,这俩问题,总觉得比什么技术壁垒还要缠人。

扩大消费是王道,但怎么扩大?谁来买,谁负担得起? 像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这个措施,先做试点,但这些车不是一般人能决定买不买的,最后还不是被财政拨款、企业采购拉动?限购政策优化也是说说,真落地了,能有多少大城市敢把号直接放开,不担心堵车不怕污染?政策到了地方,往往是“阳奉阴违”,不是拖就是造假,所以真的想拉动消费,还得再想想招。

说到技术突破,这几年大家提得多,芯片也好、操作系统也好、AI、固态电池这些都是热门。但问题来了:这些技术国内车企都能自己搞明白吗?是不是又得依赖进口、技术外包和国外专利?你看现在部分高端车市场被合资品牌、美欧日牢牢把控,国内自主品牌再卖高性能也许还差那么一口气。所以技术路线是真的难,但厂商们不抱团不协作,想全面突破真的没那么容易。

汽车行业稳增长方案出台,上市车企行情波动,政策落地和技术突破-有驾
汽车行业稳增长方案出台,上市车企行情波动,政策落地和技术突破-有驾
汽车行业稳增长方案出台,上市车企行情波动,政策落地和技术突破-有驾
汽车行业稳增长方案出台,上市车企行情波动,政策落地和技术突破-有驾

我国汽车市场现在不单是价格战,还有营销战、虚假宣传战、诋毁踩踏战,这些乱象多少年了还没有治好。工信部带头搞专项整治,说为了规范竞争秩序,但说句实话:整治三个月能管多久?治标能不能治本?网上那些五花八门的套路,夸张吹嘘、各种假冒复制、绕着法盲地卖那些“低配高价”,消费者怎么看还不清楚?行业要回归到良性竞争,还得靠法制和舆论能给力,不然三个月过去又回归原样。

资本市场热度也不是完全靠谱。咱们说上市车企“稳了”,那是因为最近一波拉盘,股价反弹得很欢。但每次行情来了就有妖股,比如众泰汽车这次直接涨了快40%,一堆涨停,然后大家开始猜:是不是要复活了?但人家重庆分公司被强制拆除,主力车型也没法复产,难道涨停能拯救企业实际困境?这就是典型的“情绪市”,投机比实际还要猛。有多少上市公司靠一波消息、一个题材火一阵,等热度一下来还是烂账一堆。

真正有实力,还是那些能扎实做产品、搞定供应链、形成自己的技术护城河的企业,比如负极材料的龙头杉杉股份,固态电池赛道一拍即合,股价冲高是水到渠成。但大众化的上市公司,光靠蹭热点就想爬上去,那是吃老百姓的“韭菜”,时间长了,谁还信你?再比如新蹿头的小公司,刚纳入榜单,多氟多、森特股份等,一口气涨得欢,但真正能站稳脚跟、产品能畅销,才是硬道理。

说到行业跌的,也有不少典型案例。比如曹操出行,网约车和Robotaxi都算尖货,但最近两天暴跌,就是因为市场觉得烧钱模式撑不住了。券商可以喊“买入”、给高价目标,但说到底,能不能在未来两年扭亏,能不能靠自动驾驶、低空经济这些新噱头拔得头筹,还真得看内功,不能光靠讲故事和签合作。没人能打包票曹操就一定能逆袭成功,市场喜欢猜测,但最后多数还是靠业绩说话。

汽车行业稳增长方案出台,上市车企行情波动,政策落地和技术突破-有驾
汽车行业稳增长方案出台,上市车企行情波动,政策落地和技术突破-有驾

还有一类,是那些高喊创新、被资本捧着的新能源企业,比如电池、材料、动力系统这些上市公司,涨的时候全靠市场预期,跌起来又是信心崩塌。就像固态电池这个概念,谁抢先一步、谁率先实现量产,业务飞起来股价也能拉疯了;可一旦被证实技术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资金立马就见风使舵。现在国内这些热门赛道,很大程度上是被资金搅起来的泡沫,真正能留下稳扎稳打的企业不多。

汽车行业稳增长方案出台,上市车企行情波动,政策落地和技术突破-有驾

你再看国外,欧美传统汽车巨头这两年也开始慌了。在德国慕尼黑车展,中国品牌全员参战,洋品牌一边防守、一边学步,市场舆论倒是挺热闹。比亚迪们的势头根本挡不住,连欧盟加关税都未必能打压“出海潮”。但这边德国大众直接喊今年美国关税太狠,压力山大,连保时捷都觉得卖车不好使。法国的Stellantis都开始说早点改目标不追求纯电动,怕赶不过中国速度。

汽车行业稳增长方案出台,上市车企行情波动,政策落地和技术突破-有驾
汽车行业稳增长方案出台,上市车企行情波动,政策落地和技术突破-有驾
汽车行业稳增长方案出台,上市车企行情波动,政策落地和技术突破-有驾
汽车行业稳增长方案出台,上市车企行情波动,政策落地和技术突破-有驾
汽车行业稳增长方案出台,上市车企行情波动,政策落地和技术突破-有驾
汽车行业稳增长方案出台,上市车企行情波动,政策落地和技术突破-有驾
汽车行业稳增长方案出台,上市车企行情波动,政策落地和技术突破-有驾

全球格局其实在重塑,中国车企可能将成为未来几年的最大变数。但咱们自己也不能小瞧了问题,中国的自主品牌上市公司,既要有忧患意识,也要有创新定力,不能只是跟着政策一波又一波起伏。我总觉得,不管是价格战、技术战还是资本战,其实最后拼的还是供需关系和产业升级,是老老实实做产品,把用户利益放在前面,才有机会不被淘汰。

国家确实给了定心丸,政策加持下,板块行情也能有戏。但市场不会因为几条规矩就永远风平浪静。尤其是所谓“金九银十”,大家都盼着旺季大爆发,但有多少购车需求其实是被去年、前几个月提前消耗的?真正看市场,还得落到用户体验和长期信心上。汽车这么大个产业,上下游链条每耽搁一天都在花钱烧钱,上市公司也一样,不做好准备,资本市场的热情转瞬即逝,谁也保不准下一个风口轮到谁。

最后说一句,汽车行业能不能稳增长、上市车企能不能真的稳,要看国家政策能不能落地,消费者能不能买得起,企业能不能真正有技术突破,有良性竞争。吹牛、炒作、作秀都没用,踏踏实实才是王道。三个月专项整治过去了,下一个三个月又有什么新花样?大家心知肚明。

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变,车企们最怕的永远不是“卷”,而是不知道自己下一个方向在哪里。政策可以给方向,但执行力、创新力、韧性才是自己的护身符。涨涨跌跌让炒股的心跳加速,但搞车的还是得脚踏实地熬日子。金九银十会来,但黄金能不能捡到,就看谁的手够硬、心够稳。

大家还是多看看产品和实际。暂时稳了不代表永远稳,上市公司千万别高枕无忧。做好自己,就是最好的底牌。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