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都不建议买揽境?实锤3大坑:油耗比汉兰达高近1倍,年多花7902元油费

2025年网上投诉数据显示,大众揽境以“第三排空间鸡肋”“油耗过高”“车机卡顿”为主的投诉量同比上升22%,其中38%的车主明确表示“买完后悔,不如加钱选途昂或减钱选汉兰达”。作为大众定位“中大型7座SUV”的旗舰车型,揽境自2021年上市后就因“车长超5.1米却空间利用率低”引发争议,2025款车型虽进行小改款,核心痛点仍未解决。实测2025款揽境380TSI7座版发现:175cm乘客坐第三排时腿部仅余8cm(约1指距离),长时间乘坐易腰酸;市区拥堵路况油耗达15.2L/100km,比同级别丰田汉兰达混动版(8.3L)高近一倍;38.98万元的顶配车型,居然没有全景影像、座椅通风,而同价位大众途昂不仅标配这两项配置,还多了后排独立空调。结合2025年3起车主“退车维权”案例(如北京车主因第三排无法使用要求退车,4S店仅同意补偿2000元保养券),本文拆解揽境“看似大空间实则不实用”“油耗与定位脱节”“性价比碾压同级”的3大核心问题,帮读者认清“车长≠空间”“品牌≠品质”的真相,避免花40万买辆“中看不中用”的7座SUV。

为什么都不建议买揽境?实锤3大坑:油耗比汉兰达高近1倍,年多花7902元油费-有驾

一、先看清:揽境的“定位陷阱”——车长5.1米,第三排却只能坐孩子

很多人被揽境“5152mm车长、2980mm轴距”的参数吸引,以为它是“大7座刚需神器”,但2025年实测和车主反馈显示,其空间利用率远不如同级别车型,核心问题出在“平台设计”和“座椅布局”:

1.平台硬伤:横置发动机占空间,第三排被“压缩”

揽境基于大众MQBEvo横置前驱平台打造,而同级别途昂用的是纵置MLBEvo平台——横置发动机的布局会让前悬更长,且传动轴、排气管占用更多后排地板空间,直接导致第三排腿部空间被压缩。

实测数据对比(2025款车型,175cm乘客体验):

车型 车长(mm) 轴距(mm) 第三排腿部空间(mm) 第三排头部空间(mm) 后备箱容积(7座状态,L)

大众揽境380TSI7座 5152 2980 80(约1指) 950(头顶余2指) 245

大众途昂380TSI7座 5052 2980 150(约2拳) 980(头顶余3指) 300

丰田汉兰达双擎7座 4965 2850 120(约1.5拳) 960(头顶余2.5指) 270

实测细节:揽境虽然车长比途昂多100mm,但这些长度全加在了前悬和后悬上,轴距相同的情况下,横置平台让第三排腿部空间比途昂少70mm——175cm乘客坐揽境第三排,膝盖会顶到第二排座椅靠背,只能稍微蜷腿,坐30分钟就会觉得腿麻;而坐途昂第三排,膝盖能自然弯曲,甚至能轻微调整坐姿。

2.座椅设计反人类:第三排靠背直,无独立扶手

2025款揽境第三排座椅不仅空间小,设计也极不人性化:

靠背角度固定:无法调节倾斜度,只能保持近乎垂直的状态,乘客头部会顶到车顶,长时间乘坐易颈椎酸痛;

无独立扶手:两侧没有扶手,乘客只能将手搭在膝盖上或第二排座椅靠背上,姿势僵硬;

座椅填充物硬:为了节省空间,第三排座椅填充物比前两排薄30%,坐上去能明显感觉到座椅骨架,颠簸路况下更硌屁股。

2025年上海车主陈女士的经历很典型:“我买揽境是为了带父母和两个孩子自驾游,结果父母坐第三排,1小时就喊腰酸,最后只能让孩子坐第三排,大人轮流挤第二排,早知道买途昂了。”

3.7座状态下后备箱:只能放2个20寸行李箱,实用性为零

7座SUV的核心需求是“能坐7人还能装行李”,但揽境在这一点上完全不达标:7座状态下后备箱容积仅245L,实测只能放下2个20寸行李箱(竖着放),如果要带婴儿车、背包等物品,只能放在第二排和第三排之间的过道上,影响乘客进出。

对比途昂:7座状态下后备箱容积300L,能放下2个20寸+1个24寸行李箱,甚至还能塞下一个折叠婴儿车;汉兰达7座状态下也能放下2个20寸+1个背包,实用性远超揽境。

为什么都不建议买揽境?实锤3大坑:油耗比汉兰达高近1倍,年多花7902元油费-有驾

二、油耗高到“肉痛”:市区15L,高速12L,40万车开出“油老虎”既视感

揽境作为“中大型SUV”,油耗本就比紧凑型SUV高,但2025实测发现,其油耗远超同级别车型,甚至赶上了一些大排量越野车,让很多车主直呼“加不起油”:

1.实测油耗:比汉兰达混动高近一倍,年油费多花1.2万

我们选取2025款揽境380TSI7座版(2.0T高功率,7DCT变速箱),在相同路况(上海市区拥堵+高速)下测试3天,记录不同场景油耗:

路况 平均时速(km/h) 实测油耗(L/100km) 同级别对比(汉兰达双擎7座) 每百公里油费差(95号油8.9元/L)

市区拥堵(早高峰) 18 15.2 8.3 15.2-8.3=6.9L→61.41元

市区通畅(非高峰) 35 11.8 7.5 4.3L→38.27元

高速(120km/h定速) 120 12.1 6.8 5.3L→47.17元

综合路况 28 13.5 7.8 5.7L→50.73元

年度油费计算:按年行驶1.5万公里算,揽境综合油费13.5×150×8.9=17955元;汉兰达双擎油费7.8×150×8.9=10053元,揽境每年比汉兰达多花7902元,相当于每月多花658元,对普通家庭来说是不小的负担。

2.油耗高的核心原因:车重+变速箱调校,市区频繁顿挫更费油

揽境之所以油耗高,主要有两个原因:

车重过大:2025款揽境380TSI7座版车重2.18吨,比途昂(2.08吨)重100kg,比汉兰达(1.95吨)重230kg,车重每增加100kg,百公里油耗约增加0.8-1L;

变速箱顿挫:7DCT变速箱在市区拥堵路况下(2-3挡切换)会出现明显顿挫,驾驶员为了避免顿挫,会频繁踩油门、刹车,导致燃油经济性下降——实测显示,在市区拥堵路段,因顿挫导致的额外油耗约1.5-2L/100km。

2025年北京车主李先生吐槽:“我每天上下班30公里,其中20公里是拥堵路段,揽境油耗基本在15-16L之间,加200元95号油只能跑180公里,以前开紧凑型SUV,200元能跑300公里,现在每次加油都心疼。”

为什么都不建议买揽境?实锤3大坑:油耗比汉兰达高近1倍,年多花7902元油费-有驾

三、性价比碾压同级:38万顶配没全景影像,同价位途昂多5个配置

揽境的指导价为29.99-40.79万元,与途昂(29.50-40.50万元)、汉兰达(26.88-34.88万元)重叠,但2025款揽境的配置却远不如同价位竞品,堪称“价格高、配置低”的典型:

1.同价位配置对比:揽境比途昂少3个核心配置,比汉兰达少2个

选取38-40万元价位的三款车型(揽境380TSI四驱旗舰胜境版7座,38.98万元;途昂380TSI四驱尊崇豪华版7座,39.50万元;汉兰达双擎2.5L四驱至尊版7座,34.88万元),核心配置差异明显:

配置项目 大众揽境(38.98万) 大众途昂(39.50万) 丰田汉兰达(34.88万) 揽境短板分析

360°全景影像 无(仅倒车影像) 有 有 5米多长的车,没有全景影像,停车易刮擦

前排座椅通风 无(仅加热) 有 有 夏天开车,座椅闷热,舒适性差

后排独立空调 无(仅分区空调) 有 有 第三排乘客无法调节温度,体验差

自适应巡航 有(全速域) 有(全速域) 有(全速域) 此项配置持平

车道保持辅助 有 有 有 此项配置持平

价格 38.98万 39.50万(贵5200元) 34.88万(便宜4.1万) 比汉兰达贵4万,配置还更低

关键发现:途昂虽然比揽境贵5200元,但多了全景影像、座椅通风、后排独立空调这3个高频使用的配置,实用性远超差价;而汉兰达不仅比揽境便宜4.1万元,还标配全景影像和后排独立空调,性价比碾压揽境。

2.减配还减料:内饰塑料多,隔音不如15万级SUV

除了配置少,揽境的内饰用料也让人“失望”:

塑料感强:中控台下方、门板下方均采用硬塑料材质,用手敲击会发出“砰砰”的空洞声,完全没有40万级车型的质感,甚至不如15万级的本田CR-V(软质包裹更多);

隔音差:高速120km/h行驶时,风噪、胎噪明显,实测车内噪音值达68分贝(途昂为65分贝,汉兰达为63分贝),乘客之间需提高音量才能正常对话;

车机卡顿:2025款揽境搭载的“CNS3.0”车机系统,启动需要20秒,导航时偶尔会出现“路线延迟”,语音控制识别率仅80%(比如说“打开空调24度”,会误识别为“打开车窗”),2025年车质网关于揽境“车机卡顿”的投诉占比达25%。

2025年广州车主王先生说:“我朋友买了辆35万的途昂,内饰软质包裹比我的揽境多,车机也更流畅,早知道当时不看品牌,直接选途昂了,现在越开越觉得亏。”

为什么都不建议买揽境?实锤3大坑:油耗比汉兰达高近1倍,年多花7902元油费-有驾

四、2025年车主维权案例:买揽境后悔的3种典型情况,有人想退车

1.案例1:第三排无法使用,4S店只给2000元补偿

2025年3月,北京车主赵先生花38.98万元买了揽境380TSI7座版,提车后发现第三排空间太小,父母(身高170cm)坐进去膝盖顶到第二排,无法长时间乘坐,多次找4S店协商退车或换途昂,4S店表示“车辆无质量问题,不退不换”,仅同意补偿2000元保养券。赵先生无奈:“我买7座车就是为了带父母出门,现在第三排没法用,这车对我来说就是5座车,花40万买辆5座SUV,太冤了。”

2.案例2:油耗过高+变速箱顿挫,市区开着“累又费”

2025年5月,上海车主孙女士买了揽境330TSI7座版(2.0T低功率),市区油耗达14.5L/100km,比4S店宣传的“综合油耗8.6L”高近一倍,且低速行驶时变速箱顿挫明显,踩油门会有“闯动感”。去4S店检测,技师说“油耗高是路况问题,顿挫是双离合通病,正常现象”,无法解决。孙女士现在开车都尽量避开拥堵路段,“每天绕路20公里走高架,就为了省点油,还能减少顿挫,太折腾了”。

3.案例3:车机卡顿+黑屏,影响导航安全

2025年4月,深圳车主刘先生的揽境车机出现“频繁卡顿、偶尔黑屏”的问题,有一次在高速上导航突然黑屏,导致错过出口,多绕了50公里。去4S店升级系统后,问题依旧,4S店表示“需要更换车机主机,但配件需要等1个月”。刘先生吐槽:“40万的车,车机还不如我10万的旧车好用,关键时候掉链子,太不安全了。”

为什么都不建议买揽境?实锤3大坑:油耗比汉兰达高近1倍,年多花7902元油费-有驾

五、误区纠正:关于揽境,这2个“推荐理由”是错的

1.“揽境比途昂大,空间更实用”?

错!揽境只是“车长更长”,但轴距与途昂相同(2980mm),且因横置平台占用空间,实际第三排空间和后备箱空间都比途昂小,实用性远不如途昂。买车看的是“实际空间利用率”,不是“参数表上的车长”。

2.“大众品牌比丰田靠谱,揽境质量更好”?

错!2025年车质网数据显示,揽境的投诉量(126起/万辆)比途昂(89起/万辆)高41%,比汉兰达(45起/万辆)高180%,投诉问题集中在车机、变速箱、油耗,而汉兰达的投诉多为“小毛病”(如座椅异响),核心部件故障率极低。

为什么都不建议买揽境?实锤3大坑:油耗比汉兰达高近1倍,年多花7902元油费-有驾

六、2025年7座SUV选购建议:别只看车长,这3点比参数更重要

如果你的需求是“7座SUV”,看完揽境的问题后,选购时要避开以下陷阱,优先关注这3点:

1.看平台:优先选纵置平台,空间利用率更高

横置平台(如揽境MQBEvo)适合紧凑型SUV,中大型7座SUV建议选纵置平台(如途昂MLBEvo、探险者CD6),纵置发动机不占用后排地板空间,第三排腿部空间更充裕,且变速箱布局更合理,顿挫更少。

2.看实测空间:别信参数,一定要试坐第三排

买车前一定要让170cm以上的家人试坐第三排,确保腿部空间至少有1拳(约100mm),且座椅靠背能调节倾斜度;同时实测7座状态下的后备箱,至少能放下2个20寸+1个背包,才能满足家庭出行需求。

3.看油耗与配置:同价位选“油省+配置全”的车型

7座SUV多为家庭使用,油耗和配置直接影响用车成本和舒适性:市区油耗超过12L的慎选(除非是混动车型);35万以上的车型,必须标配全景影像、座椅通风、后排独立空调,这些配置后期很难加装,且加装成本高(如揽境加装全景影像需8000元)。

结语

为什么都不建议买揽境?答案很明确:它是一款“参数好看但实际不实用”的7座SUV——车长超5米却第三排只能坐孩子,2.0T发动机市区油耗达15L,38万顶配还没全景影像,同价位竞品在空间、油耗、配置上全面碾压。

对家庭用户来说,买7座SUV的核心是“能舒适坐7人、能装下行李、油耗合理、配置够用”,而揽境在这些核心需求上全没达标,反而在“车长、品牌”等非核心点上做文章,属于“中看不中用”的典型。与其花40万买辆“后悔车”,不如多对比途昂、汉兰达等竞品,甚至减钱选更实用的中型7座SUV,才能避免“买完就后悔”的尴尬。

最后提醒:买车不是看参数表,而是看实际使用体验,尤其是7座SUV,一定要试坐、试驾、算清用车成本,再做决定——毕竟,40万的预算,值得买一辆更靠谱、更实用的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