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强推歧视性电动车补贴,中国车企出海遇阻,市场公平遭质疑

最近国际上发生了一件挺有意思、也挺让人来气的事儿,值得咱们大家好好说道说道。

这事儿简单来说就是,英国政府说要给大家发钱鼓励买电动车,这听上去是件大好事吧?

可他们定的规矩,却像是专门为了把咱们中国生产的电动车给排除在外一样,这操作实在是让人有点看不懂,又有点看得太懂。

英国强推歧视性电动车补贴,中国车企出海遇阻,市场公平遭质疑-有驾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是咱们的车真的有什么问题,还是有人眼红了,开始玩起了“上不了台面”的招数?

咱们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理清楚。

就在前不久,英国交通部对外宣布了一个大计划,说要投入一笔高达6.5亿英镑的巨款,换算成人民币差不多得有60多个亿,用来补贴电动汽车市场。

具体怎么补呢?

就是英国的消费者如果去买那种低排放的新能源车,政府最多可以给你报销3750英镑,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绝对是一个不小的诱惑。

按理说,这是个好事,政府推动环保,老百姓得实惠,车企也能多卖车,一举三得。

但问题就出在了领这笔钱的附加条件上,这两个条件,可以说是字字都透着“针对性”。

英国方面规定,想要拿到补贴,你卖的车必须符合两个标准。

英国强推歧视性电动车补贴,中国车企出海遇阻,市场公平遭质疑-有驾

第一个,生产这款车的汽车公司,得拿到一个叫“科学碳目标”的认证,这个认证听着就挺玄乎,得经过一套复杂的、由西方主导的体系来验证你公司的减排目标是不是足够“科学”。

第二个条件就更直接了,它要求生产这辆车的总装工厂,以及它所使用的电池的生产工厂,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须低于一个他们设定的非常苛刻的数字。

这下子,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了,这哪里是环保标准,这简直就是一道专门为中国车企量身定制的“隔离墙”。

因为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尤其是电池制造环节,大量集中在中国,而我们的工业体系和能源结构,决定了在现阶段很难在碳排放数据上完全满足某些西方国家设定的极端标准。

果不其然,英国交通部长莉莲·格林伍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几乎是毫不掩饰地把话挑明了,她说:“我们不认为任何在中国组装的汽车有资格获得这项补贴。”这话一出,算是彻底撕下了“公平竞赛”的伪装,直接告诉全世界:我这个游戏,就是不带你中国玩。

那么,英国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难道真的是为了保护地球,争当环保先锋吗?

恐怕事情没那么简单。

商业世界里,任何不寻常的举动背后,往往都藏着最直接的利益考量。

说白了,就是咱们的国产电动车,在英国市场上实在是太能打了,已经让他们的本土品牌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英国强推歧视性电动车补贴,中国车企出海遇阻,市场公平遭质疑-有驾

咱们来看看数据,就拿比亚迪来说,就在这个政策出台前的一个月,它在英国的单月销量就冲到了4583辆,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率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557.5%。

这个速度,就像是赛道上突然冲出来一匹黑马,把那些老牌选手远远甩在了身后。

还有咱们的上汽名爵,这个品牌本身就源自英国,被上汽收购后焕发了新生,凭借着英国消费者熟悉的面孔和中国制造的超高性价比,早就在英国市场站稳了脚跟,常年是中国品牌在当地的销量冠军。

除了这两家,像奇瑞、零跑这些品牌也都在积极布局,大有席卷之势。

中国电动车之所以这么受欢迎,靠的不是别的,就是实打实的硬功夫。

我们的电池技术、电机控制系统、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辅助功能,在很多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英国的消费者也不傻,当他们发现花更少的钱,就能买到一辆技术更先进、配置更丰富、设计也更时髦的电动车时,用脚投票就是最自然的选择。

眼看着自己的市场份额被中国品牌一点点蚕食,本土和欧洲的老牌车企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直接跟我们打价格战吧,他们没有我们这样完整的产业链,成本上拼不过;比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吧,他们又显得有些迟缓和保守。

英国强推歧视性电动车补贴,中国车企出海遇阻,市场公平遭质疑-有驾

既然在市场上正面竞争占不到便宜,那就只能从规则下手,利用政府的力量来“拉偏架”了。

这种打着环保旗号,实际上搞贸易保护的做法,就是所谓的“绿色贸易壁垒”,比直接加关税显得要“文明”一些,但本质上都是为了把有竞争力的外来者挡在门外,保护自己落后的产能。

其实,回头看看我们中国汽车“出海”的这几年,路途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从最早面对的各种高额关税,到后来西方媒体带着有色眼镜的各种舆论抹黑,再到今天这种精心设计的歧视性补贴政策,可以说是一路都在披荆斩棘,过关斩将。

这些障碍,一个比一个隐蔽,一个比一个难缠。

但也正是在这样严酷的外部环境下,才更凸显出像比亚迪这样的中国车企有多么了不起。

即便面临着重重围堵,比亚迪在2025年上半年,海外市场的销量依然达到了47.21万辆,产品已经卖到了全世界112个国家和地区。

这个成绩本身就说明了一个最朴素的道理:真正好的产品,是任何壁垒都无法完全阻挡的。

你可以一时改变一个市场的游戏规则,但你无法改变全球消费者的心。

当中国汽车用领先的技术、可靠的品质和真诚的价格,为全世界用户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时,这种潮流就是不可逆转的。

英国的这次操作,或许能在短期内给我们的车企造成一些困扰,但从长远来看,这种违背市场规律、损害本国消费者利益的做法,最终也只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而对于我们中国的汽车产业来说,这不过是成长道路上又一次小小的考验,只会激励我们把产品做得更好,把技术做得更强,直到让所有壁垒在我们面前都形同虚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