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025年的日本移动出行展拉开帷幕时,会场里每一个展台都写满了丰田的未来故事。没错,这绝不只是几辆炫目的概念车摆出来拍照,而是丰田集团在全世界面前的一次“转型宣言”。它像是说,拿下未来,丰田是认真的。可别多想,这份认真并不是浮在云端的创意,更是脚踏实地的落地行动。
说实话,看到展会上的那些车,第一反应是这画风太超前了。比如那台雷克萨斯LS概念车,放在传统印象里这车不是属于“稳重豪华”的范畴吗?结果丰田直接把它颠覆到六轮都装起来了!据说车身设计灵感还是源于月球探索车,连名字里的“S”都被赋予了“SPACE”的含义。你能理解吗?过去的LS是拿来跑路的,现在它更像是在展示一块移动的奢华空间。
这一切未来感仍只是丰田日本舞台上的亮相,真正的落地场在中国。等你走进广州车展或者进口博览会,会看到丰田的“TO YOU”理念焕然一新。从“量产幸福”再到如今的个性化需求响应,丰田的全新战略在这半年间迅速扎根,尤其是在中国这个每年贡献百万销量的市场,更新速度,咋说呢,好像真的很拼。
有个细节挺有意思,你知道丰田章男,这位丰田掌舵人,他是直接参与提出这些新口号的人哦。不仅丰田品牌的“TO YOU”,连雷克萨斯的“DISCOVER”也是他亲自挂帅讨论出来的。也许有人会问,这些口号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吗?打个比方吧,从你过去买车需要去适应品牌的想法,到现在品牌开始围绕你转变设计;从追求销量的普遍性到满足综合性的个性化需求,丰田这场转变,说到底就是他们在和中国市场“更亲近”了。
当然啦,中国市场的难度不是一般得高,你看车企的大环境,电动化、智能化哪一个都不好搞。但是丰田拿出的解决方案呢,是真有那么点意思。比如它的RCE制度——区域首席工程师制度。简单说,就是把传统的研发决策权直接前置到中国,由中国的研发工程师说了算。你这就太得劲了,贴近市场的判断能直接在本土就解决掉,省了不少沟通环节。
广汽丰田的铂智3X就是这么来的,这款紧凑型电动SUV上线时,刷新了合资纯电车型的交付速度记录。粗算一下上市6个月内,它的销量就冲到了合资厂商前列,然后还成了销量冠军,堪称是RCE制度在中国市场的一记漂亮试验。今年电动混动的战略效果也显现出来了,广汽丰田电混车型占比都过半了,真不是吹的。
一汽丰田这边也不赖,bZ5是个中型电动SUV,上市之后直接切中市场心头好,那起步价不足13万是相当敏锐了。不管是销量还是市场反馈,都说明丰田聪明地摸透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到今年9月份,丰田两大合资品牌每月贡献14万辆左右的成绩,这数字说白了就是丰田在华的研发和市场切入能力很扎实。
既然说到市场,那你可以看看雷克萨斯,豪华品牌的压力大家差不多都知道,但雷克萨斯还能保持增长。在今年上半年,它进口车销量依旧拿第一,靠的是“东方豪华”的独特定位以及市场适应的自我调整。未来最重要的看点,当然是年底广州车展亮相的新一代雷克萨斯ES。这车不仅沉住气研发,还真的走了“中国智造”的路子,连核心技术和电池都通过本土产业链搞定了。
再加码的,当然是雷克萨斯的上海金山工厂。这家工厂计划在今后几年完成投产,但它不仅被设计成氢能、太阳能加持的低碳基地,本身还会成为集研发、制造、供应链一体的“封闭循环”,超前得让人觉得丰田确实是把未来瞄准了下一个阶段。挺有故事的是,这次生产的雷克萨斯电动新车会完全“中国制造”,以后还能走出国门,直接成为真正展示中国工业实力的范本。
丰田一步步走到中国市场,展现的战略能力让人挺佩服。它摸索出了适应中国市场的方法,又不忘全球布局的整体视觉。这场转型,怎么看都像是跨国企业在智电化时代的一步好棋。如果说未来车企的竞争是什么样,丰田这故事已经写了大半,就看最后几年它交出的落地成绩单能不能更得劲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