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亏损压顶!中国造车巨头生死战打响,乐道L90猛攻下沉市场

咱们老百姓过日子,都讲究个精打细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可您知道吗,在咱们国家的新能源汽车行业里,有这么一家企业,亏钱亏出了新高度,累计亏损的数字已经超过了一千个亿。

没错,就是蔚来汽车。

千亿亏损压顶!中国造车巨头生死战打响,乐道L90猛攻下沉市场-有驾

一千亿是个什么概念?

要是都换成一百块钱的现金,摞起来比珠穆朗玛峰都高好几倍。

这么一个天文数字的亏损压在身上,换成一般公司,可能早就关门大吉了。

但蔚来不但没倒,还活得好好的,甚至还推出了新品牌“乐道”,准备大干一场。

这就让很多人看不懂了,蔚来创始人李斌到底在下一盘什么大棋?

这一千多亿的真金白银,究竟都烧到哪里去了?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咱们得先聊聊蔚来的出身和定位。

从一开始,蔚来就没打算走寻常路。

当大多数国产车还在十几万、二十万的市场里拼性价比的时候,蔚来直接就把目标瞄准了三四十万以上的高端市场,明摆着就是要跟奔驰、宝马、奥迪这些老牌豪华品牌掰掰手腕。

这个想法很有志气,但现实却很骨感。

千亿亏损压顶!中国造车巨头生死战打响,乐道L90猛攻下沉市场-有驾

咱们中国人买车,特别是买豪车,心里都有一杆秤。

这么多年下来,BBA的品牌形象早就深入人心了,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辆车,更是一种身份、一种圈层的象征。

蔚来作为一个新品牌,想在短时间内打破这种根深蒂固的消费观念,难度可想而知。

咱们可以看看特斯拉是怎么成功的。

马斯克那个人,不光是个技术狂人,更是个营销天才。

特斯拉最开始没急着卖大家都能买得起的车,而是先造了一台又酷又炫的跑车,找了好莱坞的明星来开,一下子就把“科技、未来、时髦”的标签牢牢地贴在了自己身上。

先把品牌的高度给立起来,让大家觉得开特斯拉是一件很酷的事,然后再推出像Model 3这样的平民车型,销量自然就上来了。

这叫先务虚,后务实,先把品牌故事讲好了,再来谈规模和赚钱。

蔚来呢,虽然也学了特斯拉的很多东西,比如直营模式、用户社区,但在最关键的品牌塑造上,却没能走出自己的路。

它没有一个像马斯克那样自带流量的灵魂人物,也没能创造出那种让全民追捧的品牌文化。

蔚来非常注重服务,它的换电服务、NIO House用户中心,确实给车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但这更多是一种“海底捞式”的服务溢价,而不是像BBA那种源自百年历史沉淀的品牌溢价。

千亿亏损压顶!中国造车巨头生死战打响,乐道L90猛攻下沉市场-有驾

这就导致蔚来的客户群体,主要是一些认可其服务和理念的高净值人群,圈子相对较小,市场的天花板也比较低。

现在,蔚来推出子品牌“乐道”,把新车价格下探到二十多万的区间,就是想打破这个僵局,从一个小众的高端圈子,杀入到竞争最激烈的家庭用车市场。

这步棋走得非常关键,如果乐道能卖得好,蔚来就能靠规模化生产摊薄成本,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可如果卖不好,不仅证明了蔚来向下突破的尝试失败了,还可能会让那些花大价钱买了蔚来主品牌车型的老车主觉得自己的车“掉价”了,这对一个高端品牌的伤害是巨大的。

说完了品牌定位这个“面子”上的问题,咱们再来看看蔚来这一千多亿到底花在了哪些“里子”上。

李斌自己也说了,其中有六百亿砸向了研发和换电站。

这恰恰暴露了蔚来最大的问题,也是它花钱如流水的根源:野心太大了,什么都想做,什么都想要。

咱们可以看看蔚来身上,同时叠加了多少个行业巨头的影子。

首先,它想成为“汽车界的华为”。

蔚来一直在追求全栈自研,就是从底层的芯片、操作系统,到上层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所有核心技术都想掌握在自己手里。

这个目标非常宏伟,因为核心技术是企业的命脉。

但问题是,华为每年投入上千亿搞研发,是靠着它在通信领域强大的赚钱能力支撑的。

千亿亏损压顶!中国造车巨头生死战打响,乐道L90猛攻下沉市场-有驾

蔚来自己的主营业务还在亏钱,就要去挑战这种级别的研发投入,这好比一个还在上学的孩子,就要承担起养活一个大家庭的重任,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其次,它还想成为“汽车界的比亚迪”。

比亚迪为什么现在这么厉害?

因为它几乎掌握了新能源车全产业链的技术,从电池、电机、电控,甚至到车规级的芯片,很多核心零部件都能自己生产,成本控制能力极强。

蔚来也看到了这一点,也在布局芯片等领域。

但比亚迪的成功是建立在它几十年做电池、做代工积累下来的深厚基础上,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蔚来想在短短几年内就复制这种全能模式,战线拉得太长,资源被严重分散,每一项都是一个烧钱的无底洞。

再者,蔚来还想在能源补给领域成为“宁德时代”。

它是全世界唯一一家大规模布局换电站的车企。

对于车主来说,换电确实方便,三五分钟就能满血复活,体验远超充电。

但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重资产模式。

千亿亏损压顶!中国造车巨头生死战打响,乐道L90猛攻下沉市场-有驾

建一座换电站的成本就高达几百万,还要储备大量的电池,加上土地、人员、运营维护的费用,这是一笔持续不断的巨大开销。

蔚来已经为此投入了数百亿,但这个庞大的换电网络什么时候能盈利,谁也说不准。

就连特斯拉当年都尝试过换电,最后因为成本太高而放弃了。

李斌的这份坚持,究竟是高瞻远瞩的战略布局,还是一个美好的执念,还需要市场和时间来检验。

最后,随着李斌最近频繁在网上直播互动,以及推出更亲民的乐道品牌,我们似乎又在蔚来身上看到了“小米汽车”的影子。

它开始学习打造创始人IP,利用互联网流量来吸引更广泛的用户。

你看,蔚来既想有华为的技术,又想有比亚迪的产业链,还想有宁德时代的能源网络,现在又想学小米的营销玩法。

它就像一个武功爱好者,同时修炼四种绝世神功,每一种都博大精深,但结果可能是样样都通,却样样不精,反而把自己搞得内力紊乱,进退两难。

总而言之,蔚来这一千多亿的亏损,不是简单地因为车卖得不好,而是因为它同时在为四个宏伟的梦想买单。

这个模式从长远看,如果能成功,蔚来无疑会成为一个极其强大的全能型企业。

但眼下,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最基本的前提上:蔚来必须先在卖车这件事上赚到钱,获得持续的造血能力。

否则,再宏伟的蓝图,也只是空中楼阁。

所以,这次推出的乐道L90,就是蔚来的生死之战,它承载的不仅仅是一款车的销量,更是蔚来整个商业模式能否走下去的希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